贰大妈看到贾张氏和秦淮茹都在家,大声招呼这婆媳二人。 “好的,贰大妈,知道啦,我和我婆婆这就去。”
秦淮茹干脆地应了一声。
贾张氏却打着哈欠,埋怨道:“街道办又开啥会呀?我昨晚熬夜纳鞋底做布鞋,刚打个盹补觉,就把我给弄醒了。”
“行了,妈,您别再说了,赶紧下床,把鞋穿上,衣服穿好。” “咱们去街道办开会。”
“您刚睡醒,一定得穿厚点,别着凉了。”
秦淮茹嘴上这么说着。
心里却在吐槽她这位恶婆婆。
天天纳鞋底做布鞋,也没见给家里拿回一分钱。
别以为我不知道,您一旦做好一双布鞋,就拿到 ** 上去卖了。
卖的钱自己偷偷买好吃的,剩下的钱拿回来悄悄放进您自己的钱匣子里。
这个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您说您天天纳鞋底,您可曾拿出过一分钱来补贴家用?
要不是靠着我在街道办打零工赚钱,说不定咱们这个家早就垮了。
贰大妈告知完秦淮茹家之后,又去通知了壹大妈。彼时,壹大妈正在给孩子做鞋子。
当下,她儿子易希望在红星小学读书,女儿则在聋哑学校就读。她男人重新回到轧钢厂工作,家里便只剩壹大妈一人。
虽说依旧如往昔那般,常常独自在家。
但现今,壹大妈有了盼头,言行举止都和从前大不相同。
往昔,因她家一直没孩子,出门跟邻里打招呼,她心里都没什么底气。
可如今,她儿女双全,无论走到何处,都充满底气。和他人闲聊,也不再避讳谁家没孩子这类话题。
这人呐,就是这般奇妙。
“好呀,贰大妈,我这就去街道办开会。”
壹大妈放下手中针线活,干脆利落地应了一声,随即穿上厚衣服。关好房门,锁上,便朝大院外走去。
贰大妈瞧了瞧何雨柱家的房门,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个何雨柱,他们两口子自打有了孩子,就没在家好好住过几天。”“算了,连街道办都不管, ** 这份闲心干啥?”
贰大妈自言自语了几句,转身走进后院。
再次从后院出来时,贰大妈搀扶着聋老太太,身旁还跟着许大茂的母亲。大院里的男人们都上班去了,只留下一些家庭主妇和老弱病残之人。
“王主任这次又要开啥会啊?”
“这段时日,咱们街道貌似也没发生啥大事吧?”
聋老太太旁侧敲击地询问贰大妈。“没发生啥事儿呀。”
“谁晓得呢,反正到了街道办就清楚了。”
贰大妈是个心直口快之人,简直就是女版的刘海中。
除了不常打孩子,她的思维模式跟刘海中如出一辙。
聋老太太笑眯眯地看了一眼搀扶着她的贰大妈,心里想得特别活络。“大院里开会,不就两件事?”
“要么表扬某人某事。”
“要么通报批评某人某事。”
“最近这段时间,街道上没出现啥 ** 人怨的事儿,应该不是批评通报某
“可最近这段时间,街道上也没听说哪位街坊邻居,做了啥好事啊。”聋老太太怀着这般疑惑,跟着贰大妈和许母来到大院外。
没多久,就赶上了贾张氏和秦淮茹,还有叁大妈和刘成媳妇。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
更别提这一群妇女了。
几个女人一路走一路议论,叽叽喳喳个不停,最终来到街道办。
街道办的院子里,已经聚集了众多街坊。所有街坊都有条不紊地站好队列。
通常都是以各自所在的大院为单位,形成一个小圈子。
街坊邻居们在各自的小圈子里,好奇地探讨着此次开会的目的。十分钟后。
差不多人都到齐了。
街道办王主任从办公室走了出来。原本喧闹的大院,逐渐安静下来。
黑面神现身了,没有哪个邻居敢去触黑面神的霉头。不论男女老少,没有不畏惧王主任的。
“所有人都到了,接下来我要为大家宣读一篇《工人日报》的报道。”
“这篇报道全篇讲述了咱们街道的何雨柱同志,研究并发明出国内首台摆臂挖掘机的过程,还有何雨柱同志的内心想法。”
5.0“希望大家都仔细听,用心听。”
“据咱们国家的机械专家判断,咱们国家首台摆臂挖掘机的出现,将会成为咱们国家工业**的重要标志!”
“街坊们,邻居们,同志们,咱们都应当为拥有何雨柱这样的好街坊、好邻居、好同志,感到骄傲!!”
一向沉着稳重的王主任,今日的情绪竟然有些激动。
王主任话还没说完,贾张氏和秦淮茹就相互对视了一眼。 婆媳二人都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震惊和嫉妒。
贾张氏:这大冷的天,王主任让咱们来街道办事处开会,居然是为了让咱们听他宣读关于傻柱的报道?
秦淮茹:没错,妈,看样子傻柱又在轧钢厂立功了,傻柱又上报纸了。这家伙真是走了大运!
“……何雨柱同志,有次偶然出城,看到一个公社的几百名社员,热火朝天地挖水渠。”
“何雨柱同志深切体会到人多力量大的同时,又感慨这样挖水渠实在是耗费时间、人力和精力。”
“于是产生了发明一台专门用于挖掘水渠的机器的想法,从而造出了国内首台摆臂挖掘机……”
“街坊们,邻居们,同志们,大家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这是一种高尚的、完全不为自己只为他人的精神!”
“同志们,咱们都要向何雨柱同志好好学学。”
“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学习他的榜样力量,学习他完全不为自己只为他人的精神!”
王主任情绪激昂,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大声宣读了一遍有关何雨柱的那篇报道 。
下面的街坊邻居听得心潮澎湃。
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来自农村,自然清楚挖水渠的辛苦和劳累。
而何雨柱为了减轻农民挖水渠的负担,居然专门发明了一台挖掘机。 这真是太好了!!
很多街坊邻居都恨不得亲眼瞧瞧,何雨柱发明出来的挖掘机到底是什么模样?
贾张氏嫉妒得几乎要发狂。
她压低声音问秦淮茹:“淮茹,傻柱研究出来的那个挖掘机,轧钢厂会奖励给他多少钱。”
钱,在贾张氏的心里,一直是排在首位的。
她一点儿都不关心,何雨柱发明出来的那台挖掘机,到底能给农民减轻多少负担,到底能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
贾张氏只关心一点,那就是何雨柱发明出来的那个东西,轧钢厂会奖励给他多少钱?
秦淮茹思考了一会儿,轻声说道:“我估计又会奖励傻柱十块钱。”
一听到“十块钱”这三个字,贾张氏心中的嫉妒之火,燃烧得愈发猛烈了。
40.5%
21:37
凭啥呀?
凭什么傻柱随便搞出个东西,轧钢厂就要奖励给傻柱十块钱? 十块钱,够咱们家两个月的生活费了。
我得纳多少双鞋底,才能够卖上十块钱哟?!!
贾张氏于心底疯狂地叫嚷着,然而她半点儿声音也不敢发出。那黑面神还在前面讲话呢,她要是胆敢搅乱会场。
黑面神绝对会让她滚出大院,把她送回乡下种地去。终于,街道办的这场会议结束了。
街坊邻居们兴奋地谈论着,何雨柱发明的那台挖掘机,纷纷离去。
也有些好事之人,将王主任围了起来,瞪大眼睛,仔细瞧了瞧王主任刚刚宣读的那篇报道。
“乖乖,何雨柱发明出来的挖掘机,长这副怪模样啊。” “确实挺奇怪的,看起来是个大家伙。”
“听刚才王主任宣读的报道,这台大家伙两天时间,就能挖好上百米的水渠,真的假的?”
“既然是机械专家说的,那肯定是真的。” “两天?上百米水渠?这简直太吓人了。”
“就以前,我们村一百多个青壮年劳动力,挖上两天也挖不了一百米水渠啊。”
“怪不得何雨柱发明的这台挖掘机,登上报纸了,这必定是一台极为重要的机器。”
一些街坊围着王主任,紧盯着报纸上的图片,兴奋地探讨着。王主任脑筋一转,笑着对身旁的小李说道:
“小李,你再去区里申请二十份今天的《工人日报》。” “把报纸拿回来后,给每个大院都在大院门上贴一张。”
“咱们得让街道上每个大院里的街坊邻居,都晓得何雨柱发明出来的这台挖掘机!”
小李赶忙应了一声:“好嘞,王主任。”
“我这就去申请报纸。”
“雪茹,好妹子,在忙啥呢?”
徐慧真手持一份报纸,满脸笑容地走进雪茹绸缎庄。 “慧真?你咋来了?”
陈雪茹放下手中的丝绸卷,转过身,笑着问道。 “雪茹,看样子你还不清楚吧?”
“你家男人又上报纸啦。”
“来,快瞧瞧,《工人日报》用了整版篇幅报道了,你们家男人发明出来的挖掘机呢。”
徐慧真笑着展开一份报纸,指着上面的报道,给陈雪茹看。
陈雪茹定睛一瞧,乐坏了。 “还真是我们家柱子。”
“嗨,这可不是我们家柱子第一次上报纸了。” “有啥可大惊小怪的?”
嘴上虽说得轻松,可陈雪茹却笑得嘴都合不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