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公演.16:30
这次公演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几支乐队都把重心放在了舞台表演上,就像第一次面对这个舞台那样。把自己能想到的舞台形式,或者是自己最喜欢的舞台形式,都表现了出来。
其中几个特别出彩的地方是:胖子他们乐队,他们做的那首雷鬼音乐,阿卡贝拉部分的演唱做了特别的设计,代替了乐器做间奏。给整个歌曲先上超车道再极速转弯,丰富的层次带领观众飞跃云层又飞下云霄!
冯紫英他们乐队的表演也日渐成熟,冯紫英好像也不在乎是不是比赛了。他像个花孔雀似得和台下观众做着互动,拼命展示他新学的演唱技巧,在几个高音的位置不停炫技,乐队的配合度也极高,他反正是玩开心了,把这场比赛当成了在live house的舞台上演出。
临近公演的最后两个节目,是林颦儿她们乐队的新歌展示。
舞台上,灯光似汹涌浪潮,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
鼓手大露露,双颊因用力而微微泛红,发丝随着鼓点肆意飞舞 。她的手臂肌肉紧绷,手中的鼓棒如灵动的精灵,在鼓面上跳跃、敲击,每一次落下,都砸出震撼灵魂的声响,鼓点似密集的枪炮齐鸣,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贝斯兼主唱谢雅宁,修长的手指在贝斯弦上灵活游走,富有磁性的嗓音从她喉咙深处迸发,与贝斯厚重的音色交织。
键盘妮妮,双眼紧盯着琴键,十指在黑白键间飞速穿梭,一串串灵动的音符倾泻而出。
她们沉浸在音乐里,肢体随着节奏自然摆动,在舞台上尽情挥洒汗水与激情,每一个眼神的交汇,每一次默契的配合,都将摇滚乐的自由不羁与热烈奔放展现得淋漓尽致 。
刚热烈过后又迎来了极致美学的舞台,舞台的舞美准备花了一些时间。等舞台灯再次由暗到明,背景画面以一种水墨画的形式展示,画中画的不是山水也不是人物,而是朵朵含苞待放的菊花。
林颦儿的新歌《菊梦》,整首歌以中西乐器弹奏为主,诗歌吟唱为辅。重乐而轻唱,歌曲前半段采用了林颦儿上一世,螃蟹宴上所作的诗词: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林颦儿身着月白色锦缎长裙,头发在脑后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的颈边,宛如从画中走来的仙子。她安静地落座于古琴前,玉指轻扬,触上那七根琴弦。只见她指尖灵动,时而轻抚,时而勾挑,琴弦在她的拨弄下发出泠泠之音,似山间清泉,又仿若秋风拂过菊丛,带着丝丝缕缕的哀愁,将《菊梦》中那份清幽的梦境缓缓勾勒。
一旁,霓娜身姿轻盈,一袭鹅黄罗裙,手中长笛银光剔透。她微微闭眼,朱唇轻启,吹奏出的笛声婉转悠扬,如夜莺啼鸣。笛声与古琴声相互交织,时而高,时而低,在舞台上空盘旋回荡,为乐曲增添了几分空灵的韵味,仿佛是梦中那缥缈的云雾,将众人引入如梦似幻的境地。
bobo身着玫红云锦旗袍,端坐抱着琵琶。她的手指灵活地在琴弦上跳动,轮指、扫弦一气呵成,琵琶声清脆悦耳,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明快的节奏,似是秋风中摇曳的菊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又与古琴、长笛的声音相互映衬,使乐曲层次更加丰富。
莫云舒一袭黑色长裙,神色沉稳,手中的大提琴在她的拉动下,发出低沉醇厚的声音。琴音如同一股暗流,在其他乐器的旋律之下缓缓流淌,为整首曲子奠定了深沉的基调,恰似梦中那难以言说的情感,深沉而又浓烈。
窦蔻身着淡绿汉服,坐姿优雅,专注地弹奏着中阮。她的手法娴熟,中阮独特的音色,柔和而温暖,如同一缕微风,轻轻拂过。那细腻的音符,与其他乐器完美融合,为乐曲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就像在菊梦之中,那些温柔而美好的回忆。
五人的演奏配合默契,眼神交汇间,便能读懂彼此的心意。她们沉浸在《菊梦》的旋律之中,将林颦儿笔下那充满诗意与哀愁的梦境,通过音乐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台下的观众们也都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那片菊花成海的梦境之中,感受着那份如梦如幻的国风之美。
有趣的转折在曲子的后半段,林颦儿改了新词,特意与几百年前的诗词作了一个对比,待新诗吟唱出来的时候,整个舞台的颜色也变得更加鲜艳,连那朵朵含苞待放的菊花也在一瞬间绽放。
“暖阳煦煦照篱东,菊影翩翩绮梦中。
粉蕊招摇迷蛱蝶,金英绚烂醉薰风。
常思逸韵同云舞,每念幽怀共日融。
醒后犹留馨馥味,霞光染就意无穷 。”
林颦儿对这首歌的表现形式使用了很强烈的对比,她自己仿佛也要冲破束缚和枷锁,对那个多愁善感的自己说再见,她今天特意做了古装打扮,就是要让自己不再畏惧,之前她总是怕别人说她古典美,说她与这个世界的人不同。
可现在她特意拿出之前在意的东西来做对比,好像一副:不管你们喜欢原来的我,还是现在的我,我都能接受的样子。
她在坚毅之后又收获了洒脱,这次演出之后她又会跟之前有所不同。
*
王熙凤听说林颦儿好像是吃腻了外卖,特意把之前园子里的厨师请了来,按林颦儿之前的口味做了家常饭菜送来。
当然不能只做林颦儿的,知道她交了不少的朋友,特意准备了几十个人的量送来。
依旧是用可以保温的食盒装着送来,尹月帮着送到了餐厅,王熙凤还准备了两份素食的饭菜,送去给苏妙玉,只说是林颦儿安排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