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啃难记的书,被赵言翻来覆去读了无数遍后,总算是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
尽管书里大致的意思赵言还不是非常理解,起码现在他能完整背出来了,过程偶有卡壳,但也算流畅。
多亏有原主的记忆在,为赵言增添了不少助力,不然在这落后且遍地文盲的村里,他有问题都不知道该请教谁,村长只是阅历多但只读过一年的书,书里的东西村长也无能为力。
赵言除了自力更生,别无他法。
顾衡的病还需要慢慢养着,除了去送药,赵言并不打算和顾衡多接触,并非是他怕顾衡又故技重施让他作诗,而是顾衡得的是肺痨,终究是有传染的风险存在,赵言每次和顾衡接触过后,回到家里第一时间就是沐浴,简单的清水清理并不能达到消毒的效果,赵言是个中医,自然按照中医的法子来。
艾草混合菖蒲熬水再沐浴好处多多,不仅能消毒,还可以祛湿安神,每次奔波过后用药草煮的水沐浴,赵言都睡的格外香。
本来就经常跟中草药打交道,赵言身上都被药味浸透了,赵云时常说他身上有股说不出来的味道,赵言每次都是笑而不语。
时间久了,赵云也悟出了点门道,猜测赵言身上的味道肯定跟中草药有关。
对于药味,有人喜欢有人嫌弃,赵云很明显就是前者,在她缠着赵言足足求了八次以后,赵言才假装勉为其难的样子也给赵云煮了一锅艾草水,当天效果很显着,赵云身上都是艾草的清香味。
乐的她逢人就嘚瑟,赵言只觉得没眼看。
谷雨将至,气温渐渐回升,降雨量也比前些日子多了不少,偶尔出门还能看到悬挂在天空的彩虹。
每次出现彩虹,远远的就能听到孩童们的惊叹声,每个人都在争执着彩虹到底是谁家的,在他们吵闹之时,彩虹渐渐消失不见他们也没有留意到,等回头再看时,天空依旧是蔚蓝色,可那绚丽的彩虹仿佛与他们捉迷藏似的,怎么找都找不到。
垂头丧气的孩童们被各自的爹娘拿着棍子赶回家,昙花一现的彩虹他们早已抛之脑后。
谷雨的水贵如油,这时候许多农作物都需要水的滋润才能更茁壮的成长。地里的农事得提上日程后,赵言也没空再去折腾药材和死记硬背古文,不管会不会不管行不行都得下地干活。
说来惭愧,地里的主力军依旧是陈氏,赵言依旧是打杂的那一个,他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自己技术不到位,经验还欠缺,赵言非常有自知之明,陈氏指哪他打哪,绝对不添乱。
家里田地不少,不能只靠陈氏来干,赵言深知自己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绝对当不了主力。
于是乎福娃和喜娃兄弟俩又被他请来了,兄弟俩做事踏实能吃苦,而且他们家里又没田地,与赵言家的情况呈现出完美的互补。
赵言请人做事减轻压力,兄弟俩干活挣钱养活自己,双方之间都很满意。七亩水田不是小数量,陈氏一个人干一周都干不完,有了兄弟俩的加盟,陈氏也来劲儿了,天天哼哧哼哧的干活也不喊累。
地里的活有人干,赵言转换战场,天天在厨房搞研究,每天滋补的药膳都不断,在那么累的情况下,愣是把陈氏喂胖了。
陈氏每次一摸自己胖出来的肉,她都是喜笑颜开的,还不断的自言自语,“胖点好。”
事实证明,选择福娃兄弟俩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赵言家的水田收工最早。陈氏回归灶房后,赵言成功卸任厨师长,老老实实回屋读书,当个“正经”读书人。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赵言一直用来激励自己的。书的内容本就枯燥,况且读起来还极度拗口,赵言能看一下去,与他给自己的催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读书绝非易事,这是赵言上辈子就懂得道理;事实证明,懂得理解并不能代表接受,枯燥乏味的读书过程,容易使人心生厌烦,赵言想过无数次放弃,接着又逼自己一步步捡起来,这书他必须得读,这徭役他必须得搞掉。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不走也得走。
“三百千”赵言已经自学完了,他现在本就是笨鸟先飞,只能自己私下偷偷努力,起码要把原主童生的名声保住才行,以他现在肚子里的墨水,是远远比不上原主的。
要是再出现之前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赵言都可以拿块豆腐撞死了。
从记忆里看,赵言觉得原主算是书痴,饭都可以不吃书不能不读,这是原主记忆里的画面。
扪心自问,赵言知道自己做不到,首先他的职业病就不允许,按时吃饭是他的底线,没有一副好的身躯如何能成就大业守住大业。
小满那天,赵言再次赶着牛车去镇上,这次他和往日不同,他是空着手去的。顾衡已经基本痊愈了,不用继续喝药,是药三分毒喝太多药对身体也不好,这次要给顾衡把的是平安脉。
牛车到镇上时正是热闹的时候,街道本来就窄,人来人往挤的水泄不通,人都挤的扭曲的情况下,牛车肯定是过不去的。
赵言绕了远路去到专门看牛车的地方,一天只需两文钱,确实为赵言提供了不少便利。
马三一早就拿着个小凳子坐在草棚里 ,看到来往的牛车就招呼一声,生意很快就招揽到了。
来镇上次数多了,赵言和马三也熟了不少,起初两人还会相互客套两句,现在的对话相当简单。
“来了。”
“马哥,老规矩,未时三刻我来取。”
“好勒。”
之后赵言往北走,马三继续坐他的小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