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请忠贞侯为天下长安!背负一世骂名?”秦良玉笑着复述一遍,在王九期待的眼神中!话锋一转:“本使可非甚忠贞侯,而是石砫的宣慰使!王将军可别乱叫。”
“朝廷…”
“朝廷册券未下,说啥子都是造谣!另外,将军良谋苦虑经年,何需本使一老妇添乱?”
这话说的!
秦良玉她是不愿卷入啊!就差下逐客令了。“忠贞侯不必急于推辞,您其实已卷入其中。“
“愿闻其详!”
王九不慌不忙回忆起一段往事。
万历四十八年五月,山东妖乱刚发。身为强将却无强兵的王九,当时正冥思苦想如何剿妖。
而当时,有两支强军一路艰辛!经过年余跋涉,终于已走到通州。换言之,妖乱也是等他们过境山东后,且离山东已远!正要经通州赴辽时,这才密谋爆发。
而这两支被熊廷弼寄予厚望的强军,就是秦良玉的白杆兵,以及戚金的浙兵。
两军于通州行军途中偶遇,起于琐事的“片言之争”,却越闹越大!“炮声与喊声齐鸣几至天地动摇,城砖与瓦屋皆震”。
据说死伤众多,还波及平民,导致“毙及民命”“折及民房”。
事件惊动万历皇帝,朝廷严厉斥责双方将领约束不力,但仅责令地方官调解,未予深究。
冲突后,秦良玉感到被孤立,甚至上书请求增兵以“振军声”,暗示军中关系紧张。而戚金也上书朝廷,“愿为辽事再练数万精兵”。
一时剑拔弩张……
秦良玉脸颊微红,开始低头喝茶当中。
因为此事朝野皆知、影响甚巨!但许多事情外行也就看个热闹,被带个节奏!内行才懂门道。
而王九恰恰就是…跟双方将领一样懂得门道之人。
真实情况怎样?
的确打得很热闹!造成“死伤颇大”——那是一路艰辛的死伤!
也确实蛮剑拔弩张!双方主将不断上书,似乎不共戴天!却在浑河之战中互为肩背、生死相依。
白杆兵先渡河而浙兵不渡?浙兵是车厢火器阵!怎么渡?若无浙兵的坚守,白杆兵能全力杀敌!又能败后撤过河?
文儒的很多话,你多信一个字都算输!一是其从来谎话连篇,二是许多事他们本就在不懂装懂。
真实原因是啥?
两支闻名遐迩!刘岩熊廷弼都十分看重的强军,本就一直受贵人们的猜忌、仇视、打压!若他们惺惺相惜何得了?
他们之间,只有形如斗鸡的剑拔弩张!恨不得一有机会就灭了对方!那才符合贵人的制衡之道。
那才让人放心……
贵人们怎会这么喜欢制衡?因为贵人干的事从来见不得人!不同刺头谈制衡?难道同你谈价值观!处处制衡(民猪)才是其价值观。
言归正传,秦良玉已懂王九回忆这段往事之意!更明白王九所说的“你已卷入其中“……
当今天下只有两支强军!他们的首领正坐在一个房中。
……
良久后,秦良玉正容开口:“平叛至今如犁庭扫穴!这一切,都是你王九深谋远虑的一个局。
女英雄双目如炬!“更是张对南北党张开的网!就等其策划西南叛乱。而蒙在鼓里的南北党……
却想着:怎么利用西南叛乱?发圣旨逼你…从长兴岛去万里平叛!从而除掉眼中钉王九。”
“哈哈哈!可笑。”
转而神色黯然!“熊廷弼大人曾多次评价将军:国士无双!将军所行亦有目共睹,然而…
非秦良玉惜名,非秦良玉不配合将军!我不但是大明将军,亦身负石砫百万军民之重啊。
当年,先夫被南党算计、陷害、折磨至死!若非万历爷慧眼如炬、且机心如海……石砫与今日之永宁何异?巨利引诱加如山逼迫!他们比豺狼蛇蝎更毒。
将军想要秦良玉所行之事,我也隐约清楚!然而,一旦南北党察觉?将军的长兴岛挡得住!秦良玉的石砫军民,怕就得灰飞烟灭…”
秦良玉突然长身而起!“不过,将军天纵英才!且不避斧钺、不惧污名、不惜家人。良玉中人之资,又何惜贱名、何惧生死?
天下长安?良玉不敢奢望!纵然就为西南一世之安,我干了!”
言毕拔剑大吼:“来人啊!捉拿反贼王九!”
在秦良玉的招招致命中,未着甲、未带刀剑的王九时滚时爬、时跳时窜!一路从其房中,被追杀出门、生死追杀了几条街!
让全城百姓,都旁观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打斗!秦良玉本就强手,又有兵刃在手,再有身边的亲兵协助!还加上那毫不留情的招招致命……
可苦煞王九了!一路或滚或爬、上窜下跳,刚泥里一滚,又血里一扑!险象环生中,还是负伤数处!直到其亲兵终于赶到……
接过武器的王九怒发如狂、吼声冲天!带亲兵又一路反攻得秦良玉……狼狈不堪地一直退回军营。
一来一回精彩而惊险的追杀,以及报复打斗!竟持续近半个时辰。这下,又惊动了两军!纷纷开始列阵,眼见贵阳又要再遭一次兵戈之灾……
巡抚李云同代巡抚侯恂都出动了!冒死拦于双方阵前,这才平息住两军的火拼。
两位尊敬又尊贵的将军怎么了?救贵阳几十万百姓于战火中的两军!他们究竟怎么了?
昨夜还并肩杀贼、浴血互依、同生共死!今夜,一个大骂对方是朝廷反贼,人人得而诛之!一个怒吼对方割土祸民、还恩将仇报。
世事令人唏嘘。
……
第二天,所有人知道原因了。
王九明发塘报、且千里特急。
钦差四川平叛副将 兼长兴岛副总兵官王 谕告西南军民檄:
照得播州杨应龙、永宁奢崇明等辈,恃土司之旧制,挟夷兵以自重,致使西南百年锋镝不息。
今本将奉敕讨逆,观诸司治政,犹见此制草创之弊!为大明万古长盛以永绝后患计,特颁新令:
其一 改制安民。
凡云贵川桂宣慰、宣抚等司,限三十日内缴还符印。其地划为州县,其民录入黄册,其兵归本将整编。
敢藏甲杖逾十副者,视同谋反——此令不涉忠良,石砫秦氏、酉阳冉氏等世受皇恩者,可改授卫所世职,岁禄加赐。
其二 剿抚并行。
现有五万雄师驻贵阳、三万水师扼江河,更得圣上密允\"便宜行事\"之权。
凡顺令裁撤者,本将当奏请高官厚禄、世袭荫萌。忠顺王化,朝廷不吝赐以爵禄、荫及子孙,使沐皇恩于青史。
胆敢阳奉阴违?无论是否参与叛乱,本将必亲率长兴岛铁骑,踏平其寨、剐其首恶、籍没家产、枭其宗族、九族连坐绝无姑息!
各寨头人当劝导百姓,凡献土归流者,蠲免三年赋税;凡阻挠新政者,依《大明律》凌迟。
附告南北诸公:
王某自知练私兵、行酷法,早触庙堂忌讳。然播州之乱时,水西安氏忠贞!今何在?奢崇明受封时,金印尚温!转眼已反!致生灵涂炭、西南浩劫、国事疲弊。
土司制度不除,西南永无宁日。纵他日王某因\"擅权\"问罪?此天下长安之策!断不可废。
另录实情:
黔国公沐府深明大义,特遣部将率劲卒协防驿道。
然有石砫宣慰使秦良玉,骄横跋扈、不纳善言,本将遣俾将十员,分驻水西、永宁、忠州酉阳等处。
各司裁撤事宜,改流前皆暂由本将代管!待朝廷另委流官。
嗟尔土司头人,莫谓王某不教而诛!自接檄文之日起,凡愿自解兵权者,可持此檄至长兴岛军中,申领免死铁券;凡负隅顽抗者,且看来年坟头新草!
天启元年十二月丙戌
(官印旁)急递于十二月二十四日辰时。
(此檄抄送南北两京六部九卿并石砫宣慰使司)
……
这封明发的塘报,却是又一道檄文!令西南所有土司胆寒的檄文。王九已毫不掩饰獠牙的杀气腾腾。
实在是霸道无比!
但他却有这本钱。
之前,王九通过万里袭取…叛军占据的坚城重庆!已证明其用兵神鬼莫测。而奢崇明的快速败亡!与趁虚袭取水西老巢、强攻贵阳十万叛军、取安邦彦性命……
这几件有目共睹的大事!已再次向西南土司…摄人心魄地证明:他是大明当之无愧的战神!
单论打仗?西南土司联合起来,都自觉没法抗拒其兵威!但土官们岂愿放弃世代富贵?
他们还有底牌:那就是南北贵人一定会坏此大计。
于是,剩下的让王九够不着之事!就看秦良玉的表演。
能为国孤忠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