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贾政接过板子后,狠狠朝宝玉身上抽去。看着眼前鲜血淋漓的场景,贾政却仍觉得不够解气,于是一脚将一旁负责掌板的仆人踹倒在地,并一把夺过木板,亲自上阵。
随着贾政咬牙切齿地挥动木板,一下、两下、三下……宝玉承受着雨点般落下的板子,口中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声,但贾政并没有停手的意思。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认为这样的惩罚对于宝玉来说远远不够。
一旁的众门丫鬟和婆子们看到宝玉已经被打得不成样子,连忙上前试图阻止贾政继续动手。然而,贾政却不肯听从她们的劝告,甚至更加愤怒地吼道:“你们难道不知道他犯下的罪行吗?这种行径简直无法饶恕!平日里都是你们纵容他,让他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现在你们居然还有脸来劝解我?明天等他弑君杀父的时候,你们再来劝解吧!”
众人听到贾政如此严厉的斥责,明白此刻他已经怒不可遏,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纷纷退出门外。但他们担心事情会变得更加严重,于是赶紧派人去寻找其他人前来劝说。
此时,王夫人匆匆赶到房间里,她刚一进门,贾政的怒火就如同火上浇油一般愈发旺盛起来。而手中的板子也更加凶狠无情地落在宝玉身上。
宝玉身旁的两个小厮看到情况不妙,赶忙松开了手,迅速离开了现场。而此时的宝玉早已没有力气再挣扎,只能静静地躺在地上,忍受着身体传来的阵阵剧痛。
就在贾政准备再次挥起板子的时候,王夫人突然冲上前去紧紧抱住了贾政手中的板子。
王夫人紧紧抱着宝玉,看着眼前的孩子面色苍白如纸,气息也十分虚弱,再看他身下穿着的那条绿纱小衣,上面已经沾满了血迹。她忍不住解开宝玉的汗巾,想要看看他身上到底受了多重的伤。结果这一看,让王夫人心疼得差点晕过去。从臀部到小腿,宝玉身上满是淤青、紫色的伤痕,有些地方甚至还被打得皮开肉绽,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
看到这样的惨状,王夫人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喊道:“我那苦命的儿啊!”就在她哭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丫鬟的禀报声:“老太太来了。”话音未落,就听见窗外传来一阵颤抖而又愤怒的声音:“你们先把我给打死吧,然后再打死他,这样不是更干净利落吗!”
听到这个声音,贾政心中一惊,急忙迎了出去。他一眼就看到贾母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走过来,脸色十分难看。他赶忙快步上前,恭敬地弯腰陪着笑说道:“母亲,这么冷的天,您怎么生这么大的气,还亲自过来呢?要是您有什么事要吩咐,只需派个人来叫儿子进去就行了。何必让您老人家辛苦一趟呢?”
贾母听了这话,停下脚步,喘了几口气,怒气冲冲地看着贾政说:“哦,原来你还知道我是你母亲啊!我今天就是专门来找你的,当然有话要对你说。只可惜我这辈子都没生出一个好儿子,这些话我能对谁说呢!”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拐杖用力敲打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贾政见状,连忙双膝跪地,低头不语。贾母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贾政骂道:“你这个不孝子,竟然下如此狠手!宝玉可是我的心头肉,你怎敢这样打他!”
王夫人也哭着附和道:“老太太,您要为宝玉做主啊!”
贾政磕头如捣蒜,连连认错:“母亲,儿子知道错了,都是儿子一时冲动,请母亲责罚。”
贾母稍稍平息了一些怒火,缓缓说道:“罢了,起来吧!日后切不可再如此鲁莽行事。”
贾政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立在一旁。
贾母转头看向贾宝玉,眼中满是疼爱和怜惜,“我的儿,受苦了,快让太医好好诊治。”说着,一行人
走进房间。太医们忙碌地为贾宝玉检查伤势,贾母则坐在床边,拉着贾宝玉的手,关切地询问着。王夫人在一旁默默垂泪,而贾政则低着头,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
过了一会儿,太医们诊断完毕,向贾母禀报说贾宝玉的伤势并无大碍只是皮肉伤,只需静养一段时间便可康复。贾母听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嘱咐众人要好生照顾贾宝玉。
随后,贾母将贾政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道:“政儿,此次之事就算了,以后切不可再动怒打宝玉了。宝玉虽淘气,但也是我的心肝宝贝。你若再这般纵容下人欺负他,我绝饶不了你!”贾政连连称是,表示今后一定会注意。
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下来,贾府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然而,贾宝玉心中却始终难以释怀,他觉得他没错,越发的惧怕贾政,讨厌读书。
在贾宝玉在家养伤的这段日子里,京城中弥漫着一股风雨欲来的压抑氛围。
由于中风瘫痪的太上皇帝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病情愈发严重,皇帝为此忧心忡忡,上朝时脸上总是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贾元春因曾侍奉过太上皇和甄太妃,太上皇病重后,她经常前去侍奉,这一行为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使她在宫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而贾元春的受宠,使得宫外的贾家更加得意洋洋。他们全然不顾即将到来的风雨,只顾沉浸在自家出了一个得宠的皇妃的喜悦之中,认为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大事。
然而,林如海对贾家的态度感到无奈,摇着头表示叹息。作为皇帝的心腹之一,他深知一些宫廷内幕。贾家自以为贾元春得宠就可以高枕无忧,但实际上,真正的情况却是......
然而,林如海深知,贾家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太上皇一旦驾崩,贾家很可能会因为站错队而遭到牵连。可他之前多次劝说林黛玉离开无果,无奈之下,林如海决定真的要放弃这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