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式微:学府之变
卫渊听完周谋士的耳语,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仿佛能夹住一只苍蝇。
他鼻翼翕动,似乎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
“学府……”他低声重复,声音低沉而沙哑,像一块粗粝的磨刀石。
周谋士面色凝重,拱手低声道:“世子,王士族首领虽在朝堂上溃败,但士族在地方根基深厚,尤其是各地学府,多为士族把持。他们暗中煽动学子,抵制新政,甚至……”他顿了顿,压低声音,“甚至扬言要‘清君侧’,将您……视为眼中钉。”
周谋士的声音不大,但在卫渊听来,却如惊雷般震耳。
他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变得粘稠而沉重。
卫渊的眼神却陡然变得锐利起来,宛如出鞘的利剑,闪烁着寒光。
他紧紧地握住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走,去会会他们。”卫渊的声音冰冷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像从牙缝中挤出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地方学府内,气氛异常紧张。
张夫子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他身着古朴的儒袍,却难掩其内心的躁动与狂热。
“诸位学子!”张夫子挥舞着手臂,声音嘶哑而激昂,“卫渊小儿,倒行逆施,推行所谓‘新政’,实则包藏祸心!他要毁我士族根基,断我等传承!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我等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岂能坐视不理?”
台下,数百名学子群情激愤。
他们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愤怒与迷茫,眼神中燃烧着被煽动起来的火焰。
他们紧紧地握着拳头,仿佛随时准备冲上去与敌人厮杀。
“抵制新政!还我正统!”
“打倒卫渊!清君侧!”
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在学府内回荡,宛如滚滚闷雷,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就在这时,学府的大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
卫渊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缓步走进了学府。
他身着一袭锦袍,腰间悬挂着象征身份的玉佩,气度沉稳,步履从容。
学子们看到卫渊,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更加激烈的喧嚣。
“看,是卫渊!”
“他来做什么?”
“定是来耀武扬威的!”
各种充满敌意的目光,如利箭般射向卫渊,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场面瞬间陷入了僵持,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卫渊的脚步停在了台阶前。
他抬起头,直视站在讲台上满脸得意的张夫子。
“张夫子,久仰了,你这‘清君侧’,不知想清的是谁?”
卫渊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没有理会那些充满敌意的目光,径自走上台阶,站在了张夫子的面前。
“诸位学子,今日卫某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是想和大家谈谈。”卫渊环顾四周,目光平静而坦诚,“你们说我推行新政,毁士族根基。可我卫渊想问问大家,这士族根基,是靠着垄断知识,压榨百姓得来的吗?”
他顿了顿,提高了声音:“我卫渊所推行的新政,是要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让每一个寒门子弟都有机会读书,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是要让百姓不再受地主豪强的压迫,能够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卫渊开始引经据典,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深入浅出地讲解新政的意义。
他讲述了科举制度的改革,讲述了兴办学堂,普及教育的重要性。
他用生动的例子,描绘了一个公平公正,人人都有机会出人头地的美好未来。
“诸位,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钥匙,而不是士族用来巩固地位的工具!我们不能让少数人垄断知识,而应该让知识惠及所有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强大,我们的民族才能更加繁荣!”
卫渊的声音充满激情,他的话语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子们迷茫的心。
那些原本充满敌意的目光,渐渐变得柔和起来,取而代之的是思考和疑问。
张夫子的脸色铁青,他没想到卫渊竟然如此能言善辩,竟然能用几句话就动摇了学子们的决心。
他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一种深深的失败感涌上心头。
最终,卫渊赢得了学子们的尊重。
他没有用强硬的手段压制他们,而是用真诚和智慧打动了他们。
夜幕降临,卫渊回到府邸,还没来得及歇息,便看到谢小姐早已等候多时。
她身着一袭轻纱罗裙,精心打扮过的脸上透着妩媚,眼神却充满了哀求。
“卫郎……”谢小姐缓缓走到卫渊面前,拉住了他的手,声音娇柔而颤抖,“求求你,放过我的家族吧。他们也是一时糊涂,才会做出那些错事……”
卫渊看着眼前这个楚楚可怜的女子,心中涌起一丝不忍。
他轻轻推开谢小姐的手,表情严肃地说:“此事关系重大,并非我一人能够决定。”
“卫郎……”谢小姐的
“此事暂且不提,早些歇息吧。”卫渊说完,转身离去。
留下谢小姐孤零零地站在原地,眼神复杂难明。
第二天清晨,卫渊召集了众位官员,准备商议如何处置那些被煽动的学子。
可他万万没想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竟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卫渊环视众人,沉声道:“这些学子,虽受人蛊惑,但罪不至死。我意,非但不罚,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机会,开办夜校,增设书库,凡寒门子弟,皆可免费入学。”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周谋士更是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疑惑。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劝谏,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卫渊一眼,眼神复杂难辨。
卫渊察觉到周谋士的目光,微微一笑,解释道:“周先生可是觉得我此举过于仁慈?”
周谋士拱手道:“世子仁德,下官钦佩。只是,这些人受士族煽动,险些酿成大祸,如此轻易放过,恐难平民愤,也恐士族更加肆无忌惮。”
卫渊摆了摆手,目光深邃:“先生所虑,我岂会不知?但我们要的,不是一时之快,而是要从根本上争取民心。今日我若严惩,只会让更多人对朝廷心生怨恨,对士族产生同情。反之,我若宽容以待,并给予他们更多学习的机会,便能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恩惠,明白谁才是真正为他们着想。”
卫渊顿了顿,语气坚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瓦解士族的根基,让他们彻底失去民心!”
然而,士族并未就此罢休。
见在学子中煽动失败,他们便将矛头指向了学府本身。
夜深人静,一群黑衣人潜入学府,砸毁了教学设施,焚烧了书籍,整个学府一片狼藉,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
翌日清晨,卫渊踏入学府,看到眼前的一幕,怒火中烧。
他紧握双拳,指节泛白,额头上青筋暴起。
“查!给我彻查!我倒要看看,是谁如此大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卫渊的声音冰冷刺骨,仿佛来自九幽地狱。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感,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调查很快就有了结果。一条条线索,都指向了王士族。
卫渊看着手中的证据,眼神冰冷,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王士族……你们这是在自寻死路!”
他猛地将手中的证据拍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响,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
“来人!”
卫渊的声音在房间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名侍卫应声而入,单膝跪地,低头听候吩咐。
“备轿,我要进宫……”
卫渊的动作快如闪电,王士族还没来得及反应,府邸已被重兵包围。
搜查出的罪证,桩桩件件,都指向了王士族煽动学子,破坏学府的恶行。
人证物证俱在,王士族百口莫辩。
次日,卫渊在京师最繁华的街道上,当众宣读了王士族的罪状。
他声音洪亮,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惊雷般在人群中炸响。
百姓们听得义愤填膺,纷纷咒骂王士族的卑劣行径。
“没想到王士族竟然如此歹毒,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竟然不惜毁坏学府,残害学子!”
“卫公世子真是明察秋毫,为民除害!我等拥护卫公世子!”
百姓的赞扬声如潮水般涌来,卫渊心中升起一股巨大的满足感。
他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
他仿佛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向他招手。
阳光照耀在卫渊的脸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他站在高台上,俯视着下方欢呼的人群,宛如天神下凡。
然而,在一片欢呼声中,卫渊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
他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些人,虽然也在鼓掌,但他们的眼神却闪烁不定,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卫渊心中警铃大作,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意识到,事情远没有结束。
王士族虽然倒台,但士族的势力依然盘根错节,他们不会轻易放弃。
果然,当夜,卫渊收到了一封匿名信。
信中只有短短几句话,却让卫渊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卫公世子,你以为你赢了吗?好戏才刚刚开始……”
卫渊紧紧地攥着手中的信,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仿佛要洞穿夜幕,看清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
“来人!”卫渊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如同野兽的低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