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雷权只当这是个正常的研究课题,并没有考虑这项技术会对世界带来的影响,直到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一个结合了AI、扫描隧道显微镜和电控系统的芯片制造计划产生了。
他的本意是解决一下本国cpU和GpU芯片被“卡脖子”的问题,人类虽然早都提出了量子计算机技术,并且有了一些成果,但基于其结果不确定性和成本等原因,始终没有得到太大发展和普及,反倒是“云计算”这种基于网络的算法近年发展突飞猛进。
究其原因,雷权认为算力的提升不一定要全靠芯片本身的能力,也得看外部结构的合理性。
基于神经网络计算机概念的提出和金刚石立体网状结构的启发,雷权冒出了一个开发多层立体结构cpU的想法,相当于把以前的单层cpU扩展成“千层饼”结构的多层cpU,这样不但可以大幅提升单颗cpU的算力,还可以从某些方面减少cpU内部电路冲突,减少设计时间成本和增加可拓展性。
自己做这个东西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雷权是个懒人,当然是招呼劳务外包了。
于是一个单独的技术项目组成立了,3个计算机结构专家、2个半导体技术专家、2个材料学博士、一个机电学专家,10台扫描隧道显微镜,若干实验材料,专业实验空间......一切准备就绪。
相对年轻的团队、激进的项目领导人、崭新的机器、充足的资源支持——项目开始了。
光是设计就用了3个月,从最初的简单拼凑,到结构优化,到功能改革,除了从国外抄过来的先进结构,这个新芯片还采用了两项新技术——备用线程和直返处理技术。
备用线程技术是一种保险措施同时也是一种超频技术,假设原先的cpU设计一般都是一个线路出问题了,整个cpU运行就会被妨碍,严重的甚至导致整个芯片报废。
而采用这项新技术虽然需要两倍空间,但是某条线路一旦出了故障,另一条线路立刻就能接替它的工作,如果两条线路都没有问题,那么备用线路还可以对主线路辅助加速运算。
直返处理技术是一种简化运算法、也是对cpU的另一种精细化分工。
就像人类的眼皮的开合会因为眼睫毛的受触发而启动,一个沙子打到眼睫毛上眼睛就会立即闭合,这是一种人体的局部应激反应,这个动作有点像是本能或是应急处置措施,这个过程甚至都不会经过大脑同意就会自动执行。
这项技术会把一些不需要核心cpU就可以处理的逻辑运算单独分离出来,专线专用、独立内存、独立钟频,既可以有效加快新型cpU运行效率,还可以减少核心cpU的算力占用。
新型cpU相当于把老式cpU立式互联了,整体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绕路”线路,以前很多弯弯绕绕只为避免冲突的线路都可以省略了。
新cpU还针对有些专业功能进行了超级细化分割,比如以前电脑上放音乐、放视频、看网页、压缩软件、文字处理、表格处理等功能,都是靠程序转化数据然后交给cpU处理的,顶多是多分几个线程去处理而已。
新型cpU则是直接把一些专业的功能给固化到硬件里面了,一个小的专业cpU分区就是一个软件+专业格式的数据处理器,专业芯片的好处不用多说了吧,懂的都懂。
新cpU除了专业cpU该有的功能外还多加了几层GpU的功能层,好处更是不用多说,由于直返处理技术,很多以前要打一堆运行环境补丁的、且必须要directx、physx等辅助接口程序的软件,现在都可以交给专业GpU分区处理了,结果直接反馈到软件运行效果中。
这样一枚新型的cGpU预计能直接让一台pc机占用空间缩水大半,如果开发完成配套设施,主机甚至只要一个标准保温杯大小的机箱就可以容纳。
初步设计完成了,理论验证也完成了,成品制作有点麻烦,因为国内光刻机技术略差国际先进水平,所以雷权准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挖”出一块原版样片。
一个原子一个原子的挖过去,什么光刻机能有这样的精度?
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工作量太大,如果用人来操做扫描电镜,可能30年了还没完成一个样板,所以雷权让机电专家帮忙做了一个自动的扫描镜操作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按照设计蓝图放大到一定程度生成的点阵图来操作基础模板上的原子。
每一个点阵上的点对应一个原子,要一个个操作挖出来至少一个砂砾大小的电路板图,如果是人来做的话,枯燥程度可想而知,还容易出错,这个操作只能由电脑和自动操作系统来完成。
好在使用的是扫描电镜,电脑程序可以判断单个原子的定位,所以只要按照蓝图来,最终成品是不会出问题的,而且雷权采用的是阴模技术,只需要在原版上挖掉非电路部分就行了,进一步减小了工作量。
10台扫描电镜分别制作总数达到60多个cGpU标准部件分区模板,耗时近一年,然后是翻模、拼合、焊接、封装。
100份材料得到新型cGpU样品66份,成品率尚可,然后就是接到为新型cGpU专门设计制造的专业主机箱内,接外设,试机!
成果喜人,小小的芯片、大大的功能,一个大拇指甲盖大小的cGpU性能直逼小型计算机,什么压力测试、什么显卡杀手统统安排,结果也是毫无压力。
接着改进,不要停!
雷权带领团队进一步优化芯片物理结构、组装方式,进一步集成芯片功能、进一步降低功耗、进一步增加细化的专业功能固化运算单元、进一步增强散热功能、进一步增加成品率......总之芯片越来越强。
整个芯片还融入了一部分神经网络结构,使得运算所需要数据量大大减少,性能直接呈指数级增长!
信息时代,算力强则国强。
随着第三代改进型NNcGpU(中央神经网络数据图像运算控制器,简称神经网络处理器)被国内各大电脑厂商采购、仿制、魔改,一个基于中文内核编程的超级芯片家族和其生态圈在大国内迅速形成。
以前的I芯和A芯制霸天下的格局迅速被一股新兴的中芯势力蚕食、挤占、压制,无他,唯性能太强悍、太香。
雷权小组研发出来的中兴系列芯片,以其算力碾压、能耗低、线程多、内置固件程序多打败了几乎所有同期,再加上中文内核编码对国内人天生友好,迅速火遍了国内,再加上国家背书,迅速占领了国内的市场。
一时间,一片外芯的国内市场突然就被肃清了,清一色的中芯欺行霸市,那些外芯的股市纷纷大跌,很是让国人出了一口恶气。
虽然中芯一代和二代颇有瑕疵,但到了第三代有了配套的操作系统之后,一切就开始迅速变好。
基于超级强悍的单个pc算力,大国内部的云算力一飞冲天,国内依赖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很多行业更是得到了极大进步,尤其是游戏行业和自动化加工行业。
以前都是国内玩家追着玩别人家的3A大作,还抠抠搜搜的不敢开全特效,现在是国内的3A大作外国人不敢玩了,因为他们开的哪怕最低特效都卡。
为此网络上还出了个梗图:“中芯一手掐着I芯一手掐着A芯问——什么玩意?”
大家苦“卡脖子”已久,这次终于扬眉吐气了,换我方来“卡脖子”了!
手机行业更是最大的受益者,芯片由国内提供,物美价廉不说还能很大程度上防反编译。
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真不是开玩笑,基于中芯系列开发的手机少了很多App,因为这些App功能基本都整合到了“系统常用功能”一项,而且算力和能耗都大幅下降。
随着各种利好因素出现,手机不再受限于电池、屏幕技术限制,整体核心部件现在只需要一个5号电池大小,这就给了各个厂商更多发挥空间,第一款异型手机出现了。
随着近几年国风大为流行,各个厂商都想尽办法在手机系统内加上各种风格化元素,各种自定义界面层出不穷、花里胡哨。
但其中一家另辟蹊径——直接改形状——一款手机变成了竹简样式,屏幕采用多段刚性折叠屏,卷起来只有一个手电筒大小,但是展开屏幕却有一个某果平板大小,颇受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的喜欢,又帅又小巧。
随着这款“卷轴”手机的热卖,各种奇形怪状的手机纷纷诞生,扇形、碟形、菜刀形、护臂形、眼镜形手机纷纷亮相,甚至还引发了一次小型的大国文化侵略。
世界就是这样,成为强者自然就没人敢欺负了,骨头软的甚至还会跑来跪舔。
大国的很多短板基于中芯的出现,已经反超以前的列强,一派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