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智慧应对
林尘站在简陋的居所内,神色专注,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隐士那一道道刁钻的关于武林历史和武功原理的难题,如同汹涌而来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他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极限。然而,林尘凭借着在官场摸爬滚打所培养出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在江湖中闯荡积累的丰富阅历和知识,稳稳地应对着每一个问题。
隐士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缓缓开口问道:“武林中有一古老门派,名曰灵霄阁,其兴衰鲜有人知。你且说说,灵霄阁在鼎盛时期,所独创的镇派神功为何,此神功又因何而失传?”
林尘微微皱眉,灵霄阁这一门派在如今的武林中确实近乎绝迹,相关记载也极为稀少。但他在早年游历江湖时,曾偶然在一座荒废的道观中,于一本残破古籍上瞥见过关于灵霄阁的只言片语。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在脑海中拼凑那些模糊的记忆,缓缓说道:“前辈,据晚辈所知,灵霄阁鼎盛之时,镇派神功名为‘霄云御气诀’。此功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引导天地间一种极为特殊的灵气——霄云之气,融入自身内力之中。这种霄云之气极为纯净且蕴含强大的能量,使得修炼者内力不仅雄浑无比,而且施展武功时会带有一种独特的威慑之力,仿佛能震慑对手的心神。至于其失传的原因,相传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灵霄阁所在的山脉发生了罕见的地动山摇,门派所在的洞府被深埋地下。阁中弟子大多在这场灾难中丧生,而记载‘霄云御气诀’的秘籍也一同被掩埋,从此世间再无此功法的传承。”
隐士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轻轻抚须点头道:“嗯,竟能知晓得如此详细,实属难得。”
紧接着,隐士话锋一转,又问道:“在武功修炼的境界划分中,从‘练气’到‘化神’,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感悟与突破关键,你详细阐述一番。”
林尘对此早有研究,不假思索地说道:“前辈,‘练气’乃是习武之初,此阶段关键在于感知天地灵气,并尝试将其引入体内,锤炼自身经脉。武者需心无杂念,通过特定的呼吸吐纳之法,逐步引导灵气汇聚,这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经脉的坚韧程度直接影响后续修炼。待‘练气’圆满,便进入‘筑基’阶段。此时,武者需以汇聚的灵气为基,在体内构建一个稳固的内力循环系统,如同搭建一座房屋的框架,只有框架稳固,后续内力的积累与提升才能顺利进行。
“‘筑基’完成后,便是‘凝元’。在这一阶段,武者要将体内的内力进一步凝练,使其化为更为精纯的元力。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修炼时间,还需借助一些天地灵物辅助,以加速元力的凝聚过程。元力相比内力,更为醇厚,施展武功时威力也更为强大。
“接下来是‘通脉’,此阶段武者要以元力冲击全身经脉,打通那些尚未完全贯通的细微脉络。全身经脉如同一张大网,每一条脉络都至关重要,一旦全部打通,内力的运行将更加顺畅无阻,武者也能发挥出更强大的实力。
“‘通脉’大成后,便踏入‘化神’之境。‘化神’的关键在于武者的精神力与内力的融合。当精神力足够强大,便能与内力相互呼应,达到一种人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此时,武者施展武功不再仅仅依靠招式和内力,更能凭借强大的精神力感知对手的意图,预判对手的行动,从而在战斗中占据先机。”
隐士听完林尘的回答,眼中满是赞赏之色,笑道:“对修炼境界的理解如此透彻,看来你在武学理论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然而,隐士并未就此罢休,紧接着抛出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江湖中有一奇功,名为‘逆心九转功’,此功修炼方法奇特,需逆行经脉运转内力。常人皆知内力逆行经脉会有极大风险,为何此功却能以此为修炼法门,且修成之后威力惊人?”
林尘心中一凛,“逆心九转功”他只是略有耳闻,知道这是一门极为邪异的功法。他低头沉思片刻,脑海中迅速分析着各种可能性。突然,他灵光一闪,说道:“前辈,晚辈猜测,‘逆心九转功’之所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