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睛细瞧,那“消失”的地方竟藏着一条深深的壕沟。
敌军士兵趴在壕沟里,不间断地向他们射击。
这一刻,陈宽彻底愣住了。
还有这样的战术?这在京城的军事学习中,可是闻所未闻!不只是陈宽呆若木鸡,就连……朱瞻基也是瞠目结舌。
他未曾料到,对方竟然挖掘了如此深邃的壕沟。
敌军战士趴伏于壕沟之内,向他的部队倾泻火力,毫无衰减之意。
而他们的回击,多半落空,不是击中地面,便是扬起壕沟壁的尘土。
此刻,他们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般战斗,别说他们仅有十万人,即便是……百万人,恐怕也难以伤及对方分毫。
“撤退!撤退!”
朱瞻基毫不迟疑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如此僵持,只会增加无谓的伤亡,他必须找到减少损失的办法。
朱瞻基的命令即刻得到执行。
陈宽迅速传达了撤退的指示。
可最令朱瞻基和陈宽头疼的一幕出现了。
他们刚一撤退,天津卫的守军便从壕沟中一跃而出,紧追不舍。
当陈宽组织反扑时,那些守军又迅速退回壕沟,利用壕沟作为掩护,躲避燧发qiang的子弹。
双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下来。
天津卫的守军如同牛皮糖,你攻我退,你退我攻,甩也甩不脱。
陈宽气得几乎跳脚。
朱瞻基察觉到,照这样下去,局势堪忧。这几轮下来,己方士气已显露出衰退迹象,若找不到破解之法,不用等到攻克天津卫,他麾下的士兵就可能自行崩溃了。
这时,他猛然注意到随行而来的粮车队。
一辆辆满载的粮车,堆积如小山,本是朱瞻基为海上行程准备的补给。
望着这些粮车,他忽生灵感,当即喊道:“来人,把这些粮车推向前线!”
陈宽听闻朱瞻基之言,望向粮车,眼睛一亮。
此时此刻,已无暇顾及粮食能否保全,他们急需赢得这场战役!“来人,把粮车推至最前,所有人都躲在粮车之后前进!”
随着陈宽的命令,近千辆粮车被迅速移至队列前端,构筑成一道粮车防线。
陈宽手下的叛军们猫腰藏在粮车之后,时不时透过缝隙,对壕沟里的敌人放上一qiang。
此招果真有效,阻挡了天津卫守军的攻势。
那些射来的子弹,全被粮车小山般的体积挡了下来。
眼见陈宽的叛军推着粮车逼近,天津卫的守军毫无惧色,他们纷纷在燧发qiang上装上了刺刀,静待敌军的接近。
双方距离缩短至五十米以内时,壕沟内的守军毅然跃出,向着近在咫尺的叛军发起冲锋!“杀!”
伴随着怒吼,两军陷入激烈的肉搏战。
“杀!杀!杀!”
呐喊声此起彼伏,在两军间回荡。
叛军与天津卫的守军迅速缠斗在一起。
面对冲锋而来的守军,许多叛军尚未及拔刀,就被装备了刺刀的燧发qiang手刺了个对穿。
短兵相接,守军瞬间占据绝对上风。
但随着战斗的胶着,凭借人数优势,叛军逐渐扳回了劣势。
双方激战正酣,守军得益于程轩在南京时严苛的训练,摒弃传统的战刀,改用qiang口装配的刺刀,采用简单而高效的突刺技巧,往往能以一敌多。
而叛军,作为昔日京城的守备力量,战斗力也不容小觑。尽管初时被天津卫的刺杀战术打得措手不及,但他们很快调整策略,稳扎稳打,加之人数众多,逐渐扩大优势。
然而,守军的意志坚韧异常,即便断手断足,也会咬牙坚持,与叛军拼死相搏。即便失去武器,也会用拳、用脚,乃至牙齿,狠狠撕扯叛军的血肉。
在数万守军疯狂的攻势下,一时之间,战局陷入胶着。
面对如此顽强的守军,无论是……朱瞻基还是陈宽,心头都不免泛起寒意。
大明何时孕育出这样一支可怕的军队?这哪是战争,简直就是一群亡命之徒在拼命!过去,除非万不得已,大明军队一旦有人受伤,都会立刻撤离战场,不会继续战斗。
毕竟,生存是每个人的本能。
但眼前的军队,显然不走寻常路,甚至有人将生死置之度外。
这样的战斗,实在令人胆寒。你永远不会料到,那个你以为早已无力反抗的家伙,啥时候会猛地蹦到你跟前,狠狠地在你脖子上来一口。要么就是,你正和敌人斗得难解难分,忽然那个你觉得快要不行的人,一把拽住你的腿,结果,你反而被对手干掉了。
朱瞻基和陈宽目睹这些……城防军的战士展现出如此骇人的一面,心里直发凉,这特么简直就是一群疯子!两人都经历过战火,但如此拼命的军队,还真是头一回见。
不只是他们俩,就连那些正和叛军激战的士兵,个个心惊肉跳,导致的结果就是,没亲眼确认对手彻底咽气前,谁也不敢收手。
战斗仍在激烈地持续。
这时,天津卫的城门豁然大开。
原来,城墙上的守军看不下去了。
城里三万人,在天津卫指挥使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冲出来,支援城防军。
朱瞻基和陈宽自然瞧见了这三万援军。
他们那时真想撤兵,或分一部分兵马拦住这三万援军,但战局太过胶着,他们根本腾不出人手。
随后,三万生力军涌入战场,战况瞬息万变,本就苦战的叛军,立刻陷入劣势。
陈宽声嘶力竭地指挥叛军顽抗,但这三万援军的加入,让战局成了不可逆之局。
朱瞻基已看出败局已定,悄悄后撤,身旁的亲卫能感受到他撤离战场的心思。
正当他刚退出战场边缘,地面猛然震动,随之而来的是隆隆的马蹄声。
朱瞻基回头一看,脸色骤变。
“龙骑兵!!!”
这话不是朱瞻基说的,他还没那么傻,是旁边的亲卫喊的。
朱瞻基想阻止却来不及了。
这一声“龙骑兵”仿佛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濒临崩溃的叛军,听到这个词,本能地四处张望。
紧接着,惊叫声四起:“糟糕,龙骑兵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