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火车,乔一时松口气,小春撑着帘子,让她给冬瓜南瓜喂奶,小葡萄喊了几声爸爸妈妈,一会就忘了,躺床上听草莓讲故事。
“小葡萄,饿不饿?姐姐给你泡奶粉喝。”
听说有奶粉喝,小葡萄配合的摸摸肚子:“饿了,喝奶。”
在火车上怕草莓倒开水烫着自己,小五接过泡奶粉的活。
“小舅泡,不烫了你再喂她。”
乔爷爷乔奶奶第一次坐火车,坐的还是卧铺,笑道:“这火车真好,还能睡觉,能上厕所。”
“咱们坐的是卧铺,你坐硬座试试,二十多个小时到京市,你得腰酸背痛。”
小五跟他们坐卧铺,方便照顾一家老小。
“你哥他们困了,让他们过来睡会。”
他们买了四张下铺,草莓西瓜爬中铺睡觉,四个带小娃娃的睡下铺,
他们人多,晚上轮班值夜的人也多,到京市下车时,准备的食物吃完,背包轻减了不少。
一行人刚出火车站,就听到小六声音:“大姐,草莓西瓜。”
“六哥,我们来了。”
“嫂子,把孩子给我。”
孙启程接过乔一时怀里冬瓜。”
路爷爷谢爷爷孙启程,一共找了三辆吉普车接他们,京市路况好,三辆车挤一下都坐下了。
路爷爷谢爷爷在四合院等他们,知道他们人多,看见这么多人也没惊讶,笑着说。
“以后在京市住下,有事就跟我们说。”
谢爷爷看着这一群大学生:“好好读书,国家未来发展需要人才,你们要珍惜这个读书机会。”
“谢爷爷,我们会的。”
周母进了四合院,眼睛不够看了:“这么大院子,都是老大家的?”
周父乐呵呵道:“这还能有假,先进屋暖和一会,一会我带你到处看看,没人带着,我怕你走丢。”
“大嫂,你这大院子真好。”
赵青书是京市人,他家住的是大杂院,他懂的更多些。
“大嫂这是四合院。”
孙启程把人领东厢房两个屋:“这两个屋炕都烧热乎了,大伙先到这两个房间歇会。”
把冬瓜南瓜放炕上,双胞胎给两个娃娃换尿布,刚才在外面没敢揭开孩子围巾,孙启程没看清两个孩子的脸,这会看清两个孩子脸蛋。
“嫂子,冬瓜南瓜长的都像我川哥。”
提到周子川两家人都怔了一下,周母笑道:“两个孩子都像子川,西瓜跟冬瓜更像一些,南瓜眉眼像妈妈,脸型像爸爸。”
“嫂子,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我们耐心等待,川哥一定回来的。”
西瓜挺着小胸脯:“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
路老爷子:“小孙说的对,你们把家照顾好了,耐心等待小周回来。”
乔一时问孙启程:“大头现在咋样了?”
“办退伍回老家休养了。”
他们一起出的任务,每次提到这些战友,他心里都不好受。
“嫂子,我现在在朝阳治安大队当队长,离咱家不远,有事你们就去找我,我跟川哥亲如兄弟,你们就是我的家人。”
提到大儿子,周母偷偷擦了下湿润眼角。
路老爷子也说:“在京市有事你们就吱声,咱们都老熟人了。”
乔一时没打算跟他们客气:“还真有两个事,一个是草莓西瓜上学的事,另一个,我存了些布,想做点衣服,继续让红英姐卖,会有影响吗?”
“孩子上学的事我给办,跟小六一个学校,现在政策还在改革中,衣服你们少做一点,没事。”
这一家老小,总要吃喝,做点衣服挣点钱,在京市有他们护着,不会有事。
“谢谢路爷爷。”
不是,刚到京市屁股还没坐热,大姐就要做衣服,厉害,大姐永远是大姐大,这速度,服气了!
“我们没时间做衣服,我打算把大春和大头喊来,大春做衣服,大头帮着照看一下家里,我们上学了,家里就剩老人和孩子了。”
田小红那边先等等,现在还不到时候,大春一个人做的少,不会有事。
好兄弟能来京市,孙启程很高兴,大头当时身体没有康复,也没有工作安排,大春有一份收入,两个人日子也好过些。
“我一会就往大头生产队打电话,嫂子,他们年前还是年后过来?”
“都可以,看他们方便。”
两个老爷子都知道大头的情况,媳妇能做衣服挣钱,有一份收入,一家人生活就有保障了。
“让他们来吧,有啥事我们给办。”
聊了一会,几人回去了,小六留下玩,回去就得照顾弟弟,他不回去。
环境小春都熟悉,休息一会就擀面条去,家属院东西,孙启程都给拉过来了,居家过日子,什么都不缺,这么多人直接拎包入住。
小五和双胞胎规整好东西,跟乔一时说。
“路爷爷和孙哥给拿的粮食,冻缸还买的肉,柴火蜂窝煤给准备了不少,饭厅炉桶也给接上了。”
周父感叹道:“都是实心实意的人。”
吃面条时又开了个简短的小会。
“爹娘和周玲住西厢房,小五你们跟爷奶住东厢房,以后爷奶主管厨房,小春住我旁边,跟爹娘主管孩子,我们谁有时间都搭把手。”
乔奶奶笑道:“老了,我还成厨房管事的了。”
“奶,我们都听您指挥。”
乔泰健打趣道:“奶晚上吃啥?”
乔奶奶立即行使职权:“碴点粥,贴点饼子,整点咸菜完事,还想吃啥?”
奶奶管厨房,日子又跟在老家一样了。
炕烧好,东西拎回自己屋里,周父带着几人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老头子,这院子多少钱?”
“别问了,反正不便宜,以后爱惜点。”
乔爷爷看几个大院子,空地很多:“开春咱把空地都种上玉米和菜,空地赶上两块自留地了,不种白瞎了。”
庄稼人,看不得地空着,什么花花草草都不如粮食精贵。
孙启程到单位就给大头打电话,大头左眼瞎了,左小臂截肢了,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士,他算是幸运的,他能回来,家人都很高兴,他干不了活,他们就养着他。
听到大队广播有自己电话,大头和大春一起去大队部接电话,大头是英雄,大队长对他很和善。
“京市打来的,说是你战友孙启程。”
“谢谢大队长。”
豫省冬天也很冷,两人都穿着军大衣,电话响了三声,大头接起电话。
“大头,嫂子他们到京市了,嫂子考上京大了,小五他们都考上大学,都在京市,周叔周婶也来了,嫂子想做衣服,让你和大春过来帮忙。”
“哈哈哈,嫂子真厉害,给周副团争光了。”
大春在旁边也听到了,大姐真厉害,跟小五他们都考上大学了,真好!大春也乐得合不拢嘴。
两人打了五分钟电话,挂断电话大队长乐呵问:“有好事?”
“大好事,我们副团媳妇考上京大了,他们两家出了九个大学生,牛逼不?”
大队长一拍桌子:“太牛逼了。”
他们一个大队考上三个大学生,他都觉得老光荣了,两家就考出那么多大学生,太厉害了,妈的,这是祖坟着火了,不是冒青烟。
交完钱,出了大队部,大春着急问:“咋回事?我咋听说嫂子让我做衣服?”
“你没听错,回家跟爹娘一起说。”
袁大娘袁大爷也在等着儿子,想知道谁打的电话,到家大头说了跟孙启程通话的内容。
袁大娘夫妻也为乔一时高兴:“小乔真厉害,能考上京市的大学,还有小五他们,一个比一个能耐。”
“我大姐一家人读书都厉害。”
高兴了一会,聊到去京市的事,袁大娘问:“去京市做衣服安全吗?”
“应该没事,老孙也喊我们过去。”
大春对大姐是绝对信任:“大姐做事有分寸,京市有路爷爷谢爷爷他们,大姐叫我们过去,肯定把什么都考虑好了。”
大头这样在家挣工分也难,大春想尽快去京市做衣服。
“你们想啥时候去?”
“爹娘,我们想年前去,一是可以早点做衣服,二是年后开学,嫂子他们都去上学,家里就剩老人和孩子,我们在那也能帮着照看一二。”
周队没回来,他想就近护着嫂子和孩子们。
“那你们去吧,大牛放家里还是带上。”
大牛现在是小机灵,抱着爸爸腿:“跟爸爸妈妈去找哥哥姐姐。”
“大牛跟我们一起,嫂子家住得下。”
袁大爷袁大娘,都是通情达理的人,知道孩子还是跟着父母好。
“那你们多带点粮食,早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