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屯。
五万精锐,一朝尽丧,杨氏在播州数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各大城寨或是望风而降,或是坚城自守。
杨子聪失魂落魄的坐在象征他播州节度使、镇南大将军的宝座上,人也变得憔悴、苍老。
“大将军,田氏军队以防御大理为名,侵占了我们云门屯、三度关等地。”
“南境诸城皆被罗氏、宋氏瓜分!”
“大理军队正在向海龙屯挺进,请大将军早做决断!”
……
面对手下人的禀报,杨子聪发出一声苦笑,仰天长叹道:“我杨氏三百年基业,毁于我手,我是杨氏的罪人!”
“大将军,大理与我杨氏乃是世仇,眼下播州四分五裂,已是独木难支,不如彻底归顺朝廷,还能保有富贵!”
杨氏族人劝说道。
杨子聪点头道:“只能如此。”
他当即写信交给宗绍,让他转呈给王焱,希望归附。
而王焱一直都在观望杨氏和大理之间的战争。
得知杨氏兵败,已经退到了海龙屯,便知道杨氏如今只有归附自己这一条路可走。
因为无论是投降大理,还是逃往田氏,寻求庇护,都是自寻死路。
聪明人都知道怎么选择。
果然,没两天。
宗绍就带着杨子聪的书信,面见王焱,献上了归附的书信。
在信中,杨子聪先是强调自己本就是大周官员,先前因盗匪横行,致使播州与外界道路受阻,朝廷政令屡屡难入播州。
如今大人打通贵州诸地,杨氏回归朝廷之心日益加剧,今泣血书信一封,以示杨氏之心。
王焱看罢书信,很是无趣的扔到一旁。
宗绍见状,赶忙将播州一百二十五城、县、寨、洞诸地的地图、人口献上。
“播州共有人口四十六万八千五百人,海龙屯内,储存粮草辎重百万石,金银钱财折合铜钱二百亿!牛羊牲畜五千余头!”
宗绍在王焱翻看舆图和档案时,恭敬的立在一旁说道。
听到这些数目,王焱内心暗暗激动。
如此庞大的财富,足够他招兵买马,大干一场了。
“此乃杨氏三百多年的积累,底蕴深厚,可见土司在贵州这些年的剥削压榨之深!”
王焱将档案放下,感慨万千。
宗绍道:“除我杨氏之外,还有田氏、宋氏、罗氏以及八番,若是大人能将这些土司,尽皆掌握,以贵州一地,可养雄师百万!”
王焱深深的看了眼宗绍道:“海龙屯的地形,我也有所耳闻,易守难攻,杨氏虽败,仍有数千兵马,兼有如此多的粮草牲畜,如果死守海龙屯,以大理军队的战斗力,就算给他们三五年时间,也未必能攻破,为何选择来归顺朝廷?”
宗绍道:“我杨氏屡遭战败,人心已散,将卒无心死战,纵然大将军想要据城死守,也难有胜算,倒不如为杨氏谋一条生路!”
王焱点点头,道:“镇南将军识时务,知天命,乃贵州人杰,我会向朝廷禀明此事,杨氏以后的荣华富贵,必然无忧。”
“多谢大人!”
宗绍拜道。
王焱思虑片刻,立刻召来马洞锡,命他领军一万,火速进入海龙屯,悬挂大周国旗。
与此同时,王焱又书信一封,命人送给高元。
告诉他,海龙屯以北诸城,已被贵州经略安抚司接管,大理军队禁止靠近。
水牛城、桑木关等地也撤下了播州杨氏的大旗,将大周国旗高高的悬挂而起。
已经逼近海龙屯城下的大理军队,忽然见到海龙屯挂起了大周国旗,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迅速将此事禀报给了高元。
高元得知后,认为可能是杨子聪故意狐假虎威,想要吓退自己。
于是他下令不必理会,全力进攻海龙屯。
马洞锡站在海龙屯城头之上,见到大理军队发起进攻,当即率部抵抗。
凭借海龙屯的地形,一万兵马,足以抗衡十万大军。
大理军队本就不善攻城,一番强攻,死伤无数,被迫后撤。
先锋部队受到阻击,只好向高元求援。
高元这时恰好收到了王焱的书信,得知贵州军真的接管了海龙屯,气得暴跳如雷,大骂王焱不讲信义。
大理军队在前线拼死拼活,在付出了巨大伤亡为代价后,才算打到了海龙屯。
眼看就要摘取果实时,王焱横插一脚,捷足先登,属实可恶。
“大元帅,弟兄们死伤无数,他王焱却来坐享其成,如此卑劣行径,真乃人神共愤!”
“他贵州军不过数万,而我们大理的军队有十万,何必怕他,他要是不将海龙屯交出来,我们就灭了他!”
大理诸将群情激愤,挫败播州军,令大理军上下变得非常膨胀,已有了中南半岛所向披靡的幻觉。
高元表现的还算克制,他听说过王焱的事迹,知道此人可不是杨子聪那样的庸才。
从他主动联络大理,夹击杨氏就可以看出,他善于从大局着手。
眼下大理军深入播州,后勤补给十分困难。
如果这个时候,与王焱发生矛盾,大打出手。
很可能连已经打下来的地盘都保不住。
但要是吃下这个哑巴亏,自己如何向段太明交代。
而且还会让王焱看轻。
冷静思索许久,高元先是分兵抢占播州各地,尽可能多占地盘,多抢人口。
而后集结部分兵力,在海龙屯外五十里驻扎。
同时致信给王焱,商议海龙屯归顺问题。
“大人,这是大理军大元帅,高元,亲笔书信,请大人过目!”
洪鹤将高元的信呈给王焱。
王焱不用看也知道高元在信里写了什么,无非就是自己先下手为强,占了海龙屯,大理军没有得到实际好处,在这跟自己抱怨呢。
杨氏数百年的积累,全都储放在了海龙屯,其余各城寨县洞,都是一贫如洗。
大理虽然占了地盘,得了人口,但是钱粮财物,收获太少。
将士们拼死拼活,到头来分不到钱财,必然心生不满,斗志消沉。
果然,高元在信中要求与王焱平分海龙屯的钱粮财物。
只要王焱答应这个条件,大理可以放弃对海龙屯的治理权。
王焱将书信丢进了火炉之中,冷笑道:“高元还真是天真,凭借一封书信,就想分走我一半的钱粮财物!”
洪鹤道:“大人,大理与我们联系频繁,只怕会引起武德司的注意,如果他们将此事禀报给陛下,那我们这些人可就麻烦了!”
王焱道:“眼下贵州动荡,各方土司虎啸龙吟,大理入境播州,皇帝如果在这个时候撤下我,你说会有什么后果?”
洪鹤皱眉道:“临阵换帅,固然不好,但我们的皇帝不是寻常之主,就怕他剑走偏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