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武劲荣迈进屋内,动作格外小心地从柜子深处翻找出一件新袄子。
这件袄子,她一直宝贝似的藏着,平日里连碰都舍不得多碰一下 ,只因那是小虎给他买的,上面满满的都是小虎的心意,她想着逢年过节的时候才穿。
再看那件被划了不少口子的旧袄子,虽说破旧不堪,她却依旧视若珍宝,仔细叠好放在一旁,打算等手头的活儿闲下来,就寻个时间,找些针线,好好把那些口子补上。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人家家户户的衣服,都是补丁摞着补丁,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实在穿不了了,还能拆了,做成鞋底,循环利用。
这边,黄屠夫杀猪的手艺堪称一绝,动作行云流水般利落。只见他手起刀落,不一会儿,一块鲜嫩的猪肉便被分割出来,递到了武劲荣和张凤珍手中,让她们拿去做菜。
猪晃子在一旁的老红盆中已经凝固,呈现出诱人的色泽。
生产队里人多事杂,左邻右舍的婶婶们听说,王奶奶要宴请生产队的所有人,二话不说就赶来帮忙。
有的村民一路小跑回家,费了好大劲儿把家里的大桌子扛了过来;有的则抱着自家的大板凳匆匆赶来,不大一会儿,院子里就热热闹闹地摆好了十来桌。
烧水的,打杂的,摘菜的,剥葱的,大伙忙的不亦乐乎,不多时,阵阵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一道道以猪肉为主的美味佳肴被端上了桌,粉蒸肉,香气扑鼻;猪肉炖粉条热气腾腾,粉条吸饱了肉香,让人垂涎欲滴。
整个生产队的人都被邀请了过来,唯独吴浩传一家三口不在其中。
此时此刻,他们一家三口,连同那些作恶的歹徒,正待在派出所里接受审讯,为自己犯下的过错付出代价。
张凤珍心里一直记着张景华、王桂荣、方德凤三位老师的恩情。
当初若不是这三位老师拼尽全力拉住吴浩传与刘玉娥,浩宇恐怕早就被他那狠心的哥嫂打得遍体鳞伤。
这份救命之恩,怎能不报?于是,张凤珍亲自登门去请三位老师。
三位老师一听浩宇回来了,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也没推辞,欣然前往王奶奶家。
浩宇远远瞧见三位老师的身影,眼眶瞬间红了,赶忙快步迎上前去,声音里满是感激:“张老师!王老师!方老师!谢谢你们当初对我的救命之恩!”说着,便对着三位老师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低低的,久久没有直起。
王桂荣与方德凤见状,眼眶一热,泪水夺眶而出,赶忙上前轻轻扶起浩宇。
王桂荣声音带着哭腔,满是心疼地说:“浩宇!真是太好了!你能平平安安地活着,真是太好了!当初我们四处找你,找了好久好久,却怎么也找不到,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过了好久才从你失踪的阴影里走出来!你这孩子,真是太让人心疼了!”
方德凤也是泪流满面,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道:“你这孩子呀!可把我们这些老师给想坏了!刚开始,我们还以为你溺水了呢,我心疼得好几晚都睡不着觉,心里一直揪着,生怕你真的出了什么事!”
张景华站在一旁,眼眶同样湿润,他抬起手,轻轻摸了摸浩宇的脑袋,语气温柔又欣慰:
“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浩宇看着眼前三位敬爱的老师,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声音有些哽咽:“张老师,王老师,方老师!赶紧到屋里坐,菜都已经端上桌了,就等你们了!”说着,便在前面引路,带着三位老师往屋里走去,一路上还不停地询问老师们的近况,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
来到堂屋,浩宇一脸热忱,脚步轻快地走到三位老师身旁,赶忙向他们做着介绍,言语间满是对家人的自豪与亲近:
“张老师,王老师,方老师!这位是我的爸爸吴老师,他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学生们都很尊敬他;这位是我的妈妈陈老师,她温柔又耐心,学生们都特别喜欢她;这是我的小凤姐,别看她年纪不大,特别机灵能干;那位是我干爸的司机陶师傅,他开车技术一流,特别厉害!”
紧接着,浩宇又转身,将三位老师一一介绍给自己的爸妈等人认识。
“爸妈!这位是张老师!这位是王老师!这位是方老师!他们都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当初我离家出走的那一天!若不是他们三个死死的拉住吴浩传和刘玉娥,估计那天我就被那两个恶人给打死了!”
听完浩宇的讲述,吴学栋与陈淑芬对眼前的三位老师充满了由衷的感激,纷纷伸出手,异口同声的说道∶
“谢谢!谢谢您们!谢谢你们当初救了我们的儿子!”
张老师笑着伸出手,说道:“吴老师、陈老师,不用客气,我们还要谢谢你们,好心收养了浩宇,并把他教导的如此优秀,真是令人钦佩啊!”吴老师连忙握住张老师的手,回应道:“张老师过奖了,还得感谢您在学校对浩宇的关照呢。”双方客气地互相握了握手,脸上都挂着亲切的笑容。
陈淑芬也与两位女老师纷纷握了握手,表达了感激之情。
彼此客套后,便是一番激烈而又热情的让座。
在那个时候,农村对于座位的讲究可谓细致入微。
若是屋内仅有一张桌子,摆放时桌缝必须直上直下,这可不是随意为之,其中大有门道。
靠近供桌的那一方,被尊为上座,那是家族长辈的专属位置,承载着晚辈们满满的敬重;而靠近门口的则为下座,通常是晚辈就坐之处。
上座的左手边,由上往下依次是头座、三座;上座的右手边,由上往下是二座、四座。这四个座位,一般都是留给重要的宾客,彰显着对客人的重视。
至于四个角,被称为加座,一般坐家族成员,或是那些常来常往、关系亲近不容易怠慢的常客。
若是堂屋同时并排摆上两张桌子,摆放方式就有了变化,桌缝得横过来。
此时,两张桌子靠近供桌的一面,同时设有头座、二座,而其他座位相对就没有那么严格的讲究了,但大家在落座时,依旧秉持着谦逊有礼的态度。
“吴老师、陈老师,你们远道而来,可一定要坐头座。”王老师热情地招呼着。
吴学栋赶忙推辞:
“使不得使不得,你们才是贵客,应该你们坐。”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谦让,场面好不热闹。
最终因为吴学栋、陈淑芬、陶师傅、吴应凤是远方来的客人,实在拗不过众人的盛情,吴学栋与陶师傅坐在左边桌子的头座和二座,吴学栋戴着眼镜,身姿挺拔,面带微笑,尽显儒雅;陶师傅则憨厚地笑着,稍显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