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他还只是卖一小部分,尝到甜头后,后来他的胆子就越来越大,从粮仓的十分之一,再到后来的半个粮仓,直到今年他想干一票大的,直接把整个西粮仓全都卖了出去。
反正年前统帅检查粮仓的时候,他已经用砂石做了掩护,除了统帅检查的粮仓外层,整个西粮仓都已经算是砂砾了。
萧北乾气极反笑。
“哈哈!好!好啊!苟廉,你的胆子有够大的。这么多粮食,我倒是想知道,谁的胆子比你还大,能吞掉我甘州这么多粮食?”
事已至此,苟廉自知自己活不成了,为了让统帅给他一个痛快的死法,他并没有隐瞒其中的任何事情。
“是一个姓雨的男人,每年都会与我联系,无论我这边有多少粮食,他都能吃下,算起来,也有十几年了。”
姓雨的男人?萧北乾从来不知道还有雨这个姓氏,要么真的是一个罕见姓氏,要么,这个人就是藏头露尾,用了假姓,不想让人知道。萧北乾更相信是后者。
“十几年?呵!”
他萧北乾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亏!他本以为甘州已经被他治理的如铁桶一般了,可没想到,在他眼皮子底下就发生了这种事。
冷静过后,萧北乾迅速做出安排,这么大的事情,绝不可能是一个苟廉就能做到的,里面牵扯到的人必定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董衡。”
“属下在。”
随着萧北乾一声令下,董衡立马冲入帐内。
“带下去,仔细审问!凡是有参与的人,一律给我押进大牢!从现在开始,封禁甘州城,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出入。我倒要看看,这群蛀虫还能往哪里跑!”
“是!”
今天的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萧北乾好久没有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了,现在他只想回家,回去看看乖巧的小孙女。
可粮仓的事情还没解决,他得知道其他粮仓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北粮仓的粮食调给了并州,那至少说明北粮仓是有粮的,剩下的就是东、南两个粮仓,还有各个县城的粮仓。
他不相信只有西粮仓发生了这种事,往往在屋子里发现一只臭虫的时候,其他看不到的地方,其实早就被臭虫占领了。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萧北乾带着三个暗卫,骑着快马,快速往返于东南两个粮仓之间。
东粮仓还算好的,至少还有半个粮仓的粮食,而南粮仓,整个粮仓就只剩一个底了!也就是说,现在甘州城的粮食储量,刚刚只够甘州的军队大营消耗的,该死的苟廉,算的可真准啊,一点误差都没有!
地方粮仓就更难说了,虽然现在去不到各个县城视察,萧北乾也不能保证地方粮仓就有充裕的粮食,毕竟上梁不正下梁歪。粮司总司都在偷偷倒卖粮食,其他各地的分司呢?肯定是有样学样的吧。
眼看战事在即,粮草突然不够了,他该从哪调一批粮食?!
萧府
回到家里的时候,萧北乾脸上的焦虑和担忧一点都没有消退。
时间已经很晚了,他不想让孙女看到这样的自己,所以只打算在窗外偷偷看一眼小家伙的睡颜。
但等他走到雷茵院子里的时候,却发现雷茵的卧房里还亮着灯。
这孩子还没睡,是想她爹了吗?也怪自己不好,没让孩子跟她爹告别,就匆匆的把儿子轰走了。还是自己哄一哄吧,免得孩子熬一整夜。
于是萧北乾深呼了两口气,调整好了面部表情,这才敲响了雷茵的卧房门。
“咚咚咚”
“是谁呀?”
“茵茵,是我,怎么还没睡呢?”
“爷爷!”雷茵眼神一亮,踢拉着鞋子就赶紧跑去给爷爷开门。
打开门,雷茵就见爷爷一脸疲态。她直接扑向萧北乾,一个猛子扎进了他的怀里。
“爷爷你怎么才回来啊,茵茵等你好久了。本来想去军营找你的,可军营的士兵不让我进去。我爹呢?我爹怎么还不见回来?”
雷茵一连串问了好多问题,萧北乾把她抱进怀里,非常有耐心的一个一个回答着她的问题。
“并州的事太多了,爷爷一直忙到现在。你爹最近有事要忙,都不能回家了,茵茵要是想爹了,就来军营里找爷爷,爷爷一会儿给你块令牌,你拿着令牌就能进军营找爷爷了。”
“嗯嗯。茵茵早就长大了,没有爹陪着也能睡着的,今天之所以没睡觉,是因为有事要找爷爷商量。”
萧北乾抱着孙女坐到了床上,耐心的听孙女一点点讲话。
“爷爷现在回来了,有什么事?讲给爷爷听听吧。”
雷茵弯着小眼睛,坐在萧北乾的大腿上,两条腿一晃一晃的,细细的把今天的事讲给萧北乾听。
“是这样的,我今早听说并州发生了地动,我就想着,并州百姓一定急需救灾物资。所以我就把昭月姐姐,嫣然姐姐,反正就是那天晚上的哥哥姐姐都叫了过来。我们筹集了一批银子,已经换成粮食和草药。爷爷能不能给我一批人啊?我想拿着物资去并州赈灾。”
嗯?五岁的小孙女说她筹了一批赈灾物资,想去并州赈灾,这怎么越听越魔幻呢?
不过孩子有这颗心是好的,哪怕只是一小批物资,那也是孩子的心意,更能说明她心怀天下,是天生的皇家人。
萧北乾十分满意,大掌轻轻抚了抚小孙女的毛茸茸的小脑袋。
“好,我孙女真棒!等明天爷爷就给你一个百人小队,一定安排他们顺利的把你们的物资送到并州,救济灾民。”
雷茵掰着手算了算,百人小队听起来挺多,但仔细一算还是太少了,光是押送这批粮草就不太够,更别说分出来一批人在路上守护了。
于是雷茵摇了摇脑袋,并不满足。
“爷爷,人还是太少了,我们筹了一万六千多石粮食呢,一百个人根本运不走。”
这次买的粮是压了三年多的陈粮,价格比新粮便宜了一大截。原本一石新米就算在粮食充足的南方地区,也要卖到二两银子,而这陈米,卖到甘州这个缺粮的大州,却也只要一两半一石,可以说雷茵这次算是捡到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