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湖将俞大海提出的新方案汇报给了孟海公司的约翰。约翰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听着俞湖的介绍,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约翰先生,这是我们提出的新方案,在马家镇郑家庄西面山谷建设花生研究所。你看是否可行?”俞湖小心翼翼地问道。
约翰沉默了一会儿,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繁华的街景,说道:“俞先生,这个方案听起来似乎可行,但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新选址的土地稳定性如何?会不会影响研究所的长期发展?其次,周边的交通、配套设施能否满足我们的需求?”
俞湖赶忙说道:“约翰先生,据我们了解,郑家庄西面山谷的土地条件良好,适合建设。关于交通和配套设施,马家镇政府承诺会同步进行完善,确保满足研究所的运营需求。” 约翰转过身,看着俞湖,说道:“俞先生,我希望你们能提供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包括土地情况、建设规划、经济效益预测等。我们孟海公司需要根据这份报告来决定是否继续推进这个项目。”
“好的,约翰先生。我们会尽快准备好报告,呈递给你。”俞湖连忙说道。 回到长江集团后,俞湖立刻组织团队,加班加点准备可行性报告。
经过数天的努力,可行性报告终于完成。俞湖带着报告再次来到孟海公司,见到了约翰。 约翰接过报告,仔细翻阅起来。他时而皱眉,时而点头,表情严肃。俞湖坐在一旁,心中忐忑不安,眼睛紧紧盯着约翰的表情。 过了许久,约翰合上报告,抬起头看着俞湖,说道:“俞先生,这份报告整体还算详细,但关于土地获取的风险评估部分,我觉得不够全面。你们有没有考虑到当地政策变动可能对土地使用造成的影响?还有,经济效益预测部分,数据似乎过于乐观,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支撑。”
俞湖心中一沉,赶忙说道:“约翰先生,是我们考虑不周。我们会立刻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补充相关内容。”
回到公司后,俞湖对负责报告的团队大发雷霆:“你们怎么做事的?这么重要的报告都能出问题!赶紧重新调研,把约翰先生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
团队成员们不敢懈怠,立刻投入到紧张的修改工作中。他们深入调研市场,与土地政策专家沟通,对报告进行了全面修改。
就在大家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马家镇政府成功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解决了土地政策方面的一些潜在风险。这一消息让俞湖看到了转机,他立刻将这一情况补充到报告中。 经过再次修改完善,一份更加全面、详实的可行性报告呈递给了约翰。
约翰看完后,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俞先生,这份报告比之前的好多了。我们孟海公司会考虑按照这个方案推进花生研究所项目。但在正式确定之前,我们还需要派专业团队到实地考察。”
孟海公司的专业考察团队来到了马家镇。俞大海亲自陪同考察团队前往郑家庄西面山谷。考察团队成员们拿着各种专业设备,对山谷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勘察。 在考察过程中,一位地质专家皱着眉头对俞大海说:“俞书记,山谷的地质结构总体稳定,但在西北角有一小片区域存在轻微的地质隐患,需要在建设时加以注意。”
俞大海连忙点头,说道:“专家,你放心。我们会请专业的工程团队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消除隐患。” 考察团队还对周边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了评估,并与镇政府相关部门就未来的配套建设规划进行了沟通。 考察结束后,孟海公司的考察团队回到公司,向约翰提交了考察报告。报告认为,虽然项目存在一些挑战,但总体上具备可行性。 约翰再次召开公司高层会议,讨论是否推进花生研究所项目。经过激烈的讨论,高层们最终达成共识,决定按照俞大海提出的方案,在郑家庄西面山谷建设花生研究所。
花生研究所项目终于迎来了启动的日子。然而,就在奠基仪式前夕,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支当地的考古队在山谷附近进行常规勘探时,发现了一些疑似古代遗迹的线索。这一消息传出后,项目不得不暂时搁置。
俞大海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立刻与考古队负责人取得联系,了解情况。 “张队长,这遗迹情况到底怎么样?会不会影响我们花生研究所的建设啊?”俞大海焦急地问道。
张队长皱着眉头说:“俞书记,目前还不能确定遗迹的规模和价值。我们需要进一步勘探。但如果确定是重要遗迹,可能这片区域需要进行保护,建设项目就得重新规划。”
俞大海心中暗暗叫苦,但他还是冷静下来,说道:“张队长,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全力配合你们的勘探工作,希望能加快进度。同时,你们能不能先给我们一个大概的时间节点,让我们心里有个底?”
张队长思索片刻后说:“行,俞书记。我们争取在半个月内完成初步勘探,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在等待考古队勘探结果的日子里,俞大海一边安抚孟海公司和长江集团,一边与镇政府相关部门商讨应对方案。
半个月后,考古队的勘探结果终于出来了。张队长找到俞大海,说道:“俞书记,经过详细勘探,遗迹规模较小,且年代相对较近,不具备特别重大的保护价值。我们已经和上级文物部门沟通,在采取一定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不影响花生研究所的建设。”
俞大海听后,大喜过望:“太好了,张队长。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俞大海立刻将情况告知俞湖和孟海公司。约翰得知后,说道:“既然问题解决了,那就尽快推进项目吧。希望不要再出现其他问题了。”
俞大海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组织施工队伍进场。奠基仪式如期举行,现场彩旗飘扬,鞭炮齐鸣。俞大海、俞湖以及孟海公司的代表等出席了仪式。
“我宣布,花生研究所项目正式开工!”俞大海在仪式上大声宣布。随着一声令下,施工设备开始作业,山谷里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
然而,机器没响几天就停了,项目建设暂时搁置下来了。
原来,约翰因为风水问题,对项目建设按下了暂停键。
在孟海公司那间装修奢华,弥漫着雪茄烟味的会议室里,俞湖正在和约翰详谈。
“约翰先生,我弟弟俞大海提出的这个选址,从商业角度看,周边土地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也较为合理,且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很大,对我们项目推进十分有利。”俞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约翰的表情,试图从他那冷峻的面容上捕捉到一丝情绪变化。 约翰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俞先生,商业因素固然重要,但在东方国做事,有些传统因素也不得不考虑。我听说你们东方国很看重风水,这关乎到项目的长远发展。”
俞湖连忙点头称是:“约翰先生所言极是,风水在东方国确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各类事务的影响不容小觑。”
约翰眼神一闪,说道:“这样吧,我让罗伯特带队,组织你们东方国顶尖的风水师去考察一下郑家庄西面山谷的风水究竟如何。只有各方面都符合要求可以继续推动项目建设。” 俞湖心中一喜,赶忙说道:“约翰先生考虑得如此周全,实在是英明。我相信,经过专业风水师的考察,一定能为项目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接到哥哥约翰的指令后,罗伯特迅速行动起来。他联系了狗腿子陈去病和关云,在商会里,热情地接待了两个狗腿子。
陈去病身着传统的中式长袍,留着一缕山羊胡,眼神深邃而神秘;关云则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商业精英而非风水师。
“二位大师,此次邀请你们前来,是有一项重要的考察任务。我们公司计划在郑家庄西面山谷建设一个花生研究所,想请二位大师去考察一下那里的风水。”罗伯特微笑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陈去病轻抚胡须,微微点头:“罗伯特先生客气了,既然你相邀,我们定当全力以赴。只是不知此次考察,有何具体要求?”
关云也附和道:“是啊,罗伯特先生,你不妨详细说说,这样我们考察起来也更有针对性。”
罗伯特坐直身子,认真地说道:“二位大师,我们希望能全面了解山谷的风水格局,包括地气、龙脉走向、山水的形局以及对未来事业发展的影响等等。总之,越详细越好。” 陈去病和关云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明白,罗伯特先生放心,我们定会仔细勘察,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