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秋高气爽
心情 依旧沉重
保皇司密探失联,
高敬之紧急部署。
看来是被逼急了,
稳妥布局不要急。
回至大理王都,悠悠一月有余。高峰的伤势全然康复,顺理成章重掌御林军副统领之印。
这段日子,朝堂诸事顺遂,政务平稳有序,连威楚府那颇为棘手的水渠修复工程,在新派精锐军队的严密守护下,也如同精密时钟的指针,沿着既定进度稳步前行。
然而,我心中的烦闷却如夏夜的蚊虫,赶不走、驱不散,急需寻一处出口得以排解。
于是舞乐阁便成了我常去之地。在冲田杏花与吉野琴琴的温柔环绕中,我暂且忘却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寻得片刻心灵的宁静。
今日,遵从御医恳切的建议,我独自于御书房静心调养。或许是近些时日过度操劳,只觉身体每况愈下,往昔的精气神已悄然褪去,如今只剩下满心的疲惫与倦怠。百无聊赖之际,我在御书房中缓缓踱步,脚步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更添几分寂寥。
忽然,门外传来随侍太监那尖锐而又熟悉的声音,仿若划破寂静夜空的一道利箭:“陛下,保皇司指挥使高敬之求见。”这声音,仿佛许久未曾听闻,我微微一怔,旋即连忙说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高敬之迈着沉稳且有力的步伐踏入御书房。他身形挺拔,面容严肃,甫一进门,便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动作规范而又虔诚,尽显对皇家的尊崇与敬畏。我抬手轻轻一挥,示意御书房内的太监宫女尽数退下。他们脚步轻盈,悄无声息地鱼贯而出,待最后一个太监小心翼翼地关上御书房的门后,整个房间陷入一片静谧,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
我抬眸看向高敬之,神色平静,语气平和却又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威严:“敬之,此番匆匆前来,可是有要事相禀?”
高敬之听闻,原本平静的脸色瞬间微微一变,犹如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那忧虑如同乌云,瞬间笼罩了他的面容。他向前一步,动作干脆利落,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却又带着几分谨慎:“陛下,保皇司派去监视畅旺的密探,已然失联五日之久。臣等经过一番艰苦且细致的彻查,现已查明,这些密探竟全部惨遭杀害!”
说到此处,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愤怒与震惊之情溢于言表,紧握的拳头因用力而指节泛白 。“此等恶行,实在是对我皇家威严的公然挑衅,其心可诛,其罪当斩!如何应对这等恶劣事态,还请陛下圣裁。”
听闻此言,我的脸色瞬间阴沉得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杀害保皇司密探,这无疑是在向我皇权发起赤裸裸的挑战,说其造反谋逆也毫不为过。可更让我内心纠结痛苦的是,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的,竟然是我自己的亲生儿子!
刹那间,小琴最后那决绝的表情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进我的心间,在我脑海中反复浮现,挥之不去。
我只觉一股怒火从心底熊熊燃起,迅速蔓延至全身,每一根血管都仿佛要被这愤怒的火焰点燃。
我紧紧握住拳头,指关节因用力而发出“咯咯”的声响,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留下一道道月牙形的痕迹,可我却浑然不觉疼痛。
我强压着内心那几乎要将我吞噬的愤怒,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狂躁的情绪平静下来。片刻后,我睁开双眼,端起桌上的茶盏,轻抿一口。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却无法驱散我心中的寒意。
我长舒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沉稳:“这表明,即刻在威楚府和附近几个州郡实行连坐制,彻底断掉他们的粮草供给。保皇司即刻继续加派人手,全方位监视,务必加大力度搜集证据。不惜一切代价,查清这些死士的藏身之处。”
高敬之听闻,立刻躬身领命,动作迅速而又坚决,仿佛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赴汤蹈火,不负陛下所托!”说罢,他转身大步离去。
几日后,高敬之再次前来复命。他走进御书房时,神色依旧恭敬肃穆,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眼中隐隐透露出一丝兴奋与紧张,那是一种对重大任务即将完成的期待与不安交织的复杂情绪。
他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声音微微上扬,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启禀陛下,臣幸不辱命,已查明威楚府的死士藏匿于威楚府与秀山郡交界的秀山的一处山洞内。只是,洞内的具体情况目前依旧迷雾重重,尚不明朗。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还请陛下明示。”
他的话如同一把双刃剑,让我心中瞬间喜忧参半。
喜的是,只要能成功将这股潜藏的准军事力量连根拔起,接下来我便能腾出手来,安心清理朝中那些与我那不孝子昶王交往过密、意图不轨的官员,彻底肃清朝堂,还我大理国一片清明政治;
忧的是,如何在行动中做到绝对隐秘,不打草惊蛇,同时又能以雷霆之势一举将这些死士一网打尽,这实在是一个棘手的难题,稍有差池,便可能功亏一篑,甚至引发更大的动荡。
我微微皱眉,目光紧锁手中的茶盏,神色平静如水,语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有多少人现在查明了吗?”
高敬之微微抬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忐忑,下意识地快速看了我一眼,见我神色平静,并无波澜,便连忙定了定神,回道:“具体人数目前还难以确定,犹如雾里看花。但从目前所掌握的消息和粮草运送的蛛丝马迹来看,洞内人数不下一百人。另外,昶王在威楚府以他人作掩护购置的庭院中,也藏有五十多名死士。”
我轻轻点了点头,神色淡然,仿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说了一句“知道了”,便让高敬之退下。
其实,我的内心早已波涛汹涌,有些事,确实需要我再静下心来,好好深思熟虑一番。
待高敬之离开后,我独自一人坐在御书房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可我却无心欣赏这美景。
我心中的怒火再次莫名的熊熊燃起,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岩浆在心底翻涌。但我强行压制住这股怒火,理智告诉我,此时绝不能意气用事,冲动行事只会让局面更加难以收拾。我必须冷静下来,以沉着冷静的心态,制定出一个周全详尽、万无一失的计划。
我开始在脑海中仔细梳理目前所掌握的所有信息。威楚府与秀山郡交界的山洞,地势极为复杂险要,四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易守难攻。要想悄无声息地靠近并发动突然袭击,其难度可想而知,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且,据情报显示,洞内的死士必定都是经过严格训练、身手不凡之辈,他们装备精良,戒备森严,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一场恶战,导致我方损失惨重。
至于昶王在威楚府购置的庭院,虽然藏有的死士数量相对较少,但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庭院位于城中繁华地段,周围百姓众多,街巷交错。若贸然行动,不仅难以达成目标,还极有可能伤及无辜百姓。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利弊,我决定先从保皇司入手。保皇司作为我最信任、最得力的情报机构,在此次至关重要的行动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我要他们继续深入调查,不仅要精准掌握死士的具体人数、武器装备情况,还要详细了解他们的作息规律、防御部署,甚至是每一个死士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百战不殆。
在高敬之把所有情报汇总之前,我要见几个人。他们的意见和态度都决定了这次行动能不能顺利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