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说道:“自由,这世界最珍贵的就是自由,谁又能真正自由?”
杨康目光望向远处,似是透过宫墙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即使是皇帝,看似身处高位,看似掌控一切,实则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国家兴衰、万千子民。
每次决策,都要权衡利弊,稍有差池,便是生灵涂炭。”
董婉婉手上动作一顿,心中泛起一丝波澜,她抬眸看向杨康,眼中疑惑一闪而过。
“陛下所言,民女未曾细想。可即便如此,也不该以战争、杀戮去换取所谓的太平,百姓何其无辜。”
杨康收回目光,直视董婉婉,眼神锐利如鹰,“无辜?宋金百年征战,双方早已死伤无数,何来无辜。”
杨康突然抓着董婉婉手说道:“你是,宋国民间来的,你真的不认同孤的统一之战吗?”
杨康还是挺在意民间看法的,作为一个皇帝,他已经很难了解到基层民众声音,所看所听都是官员给他看的给他听的。
董婉婉被杨康突然抓住手,身子一僵,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轻轻抽回手,往后退了一步,正色道。
“陛下,民女虽来自民间,可战争带来的伤痛,不论宋金,百姓皆感同身受。”
董婉婉微微低下头,声音不自觉地颤抖,“民女见过太多因战争家破人亡的场景,年幼的孩子失去双亲,年迈的老人无人赡养,那些鲜活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只留下无尽的悲伤。”
杨康沉默一会说道:“也许你说的是对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判?你走吧!跪安吧!”
董婉婉福身行礼,缓缓退出殿外。
待董婉婉离去,杨康独自一人坐在养心殿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殿内华丽却冰冷的装饰。
窗外,微风拂过宫墙柳,沙沙作响,在这静谧的氛围里,董婉婉的话却如重锤,一下下撞击着杨康的心。
杨康收拾好心情,回到后宫去自己的征伐大业。
京都,天皇高坐龙椅之上,大家就北上抗金还是南下保京都争论不休。
柳川神一刀说道,“盛冈是我们北方的门户,不可丢弃,一旦金军占领盛冈,便可长驱直入,国家危在旦夕!我们必须集结兵力,北上御敌。”
柳川神一刀神色凝重,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盛冈往下就是仙台,仙台是后世国民党大佬的集中地,很多的国民党大佬都是仙台大学出身。
仙台在往下就是柳川神一刀的基地。柳川神一刀当然想要拉住皇室军,不让皇室军南下回京都。
一位老臣却忧心忡忡地站出来反驳:“柳川神大人,话虽如此,可如今皇室军兵力有限,若是敌人声东击西,在京都周边登陆,该当如何?”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议论纷纷,众人神色各异,有的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有的则面露犹豫之色。
天皇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焦虑,他敲了敲龙椅扶手,试图让大殿安静下来。
“诸卿不要慌乱,如今金国入侵,乃国之危难,当务之急是共商御敌良策。柳川神爱卿,若北上,你可有把握守住盛冈?”
柳川神一刀单膝跪地,沉声道:“陛下,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守住盛冈,提头来见!
臣已暗中联络了一些忠义之士,只要能调配足够的粮草和兵器,定能与金军在盛冈一决高下。”
这时,另一位年轻武将站出来:“陛下,臣以为可先派一支精锐部队佯装北上,吸引金军主力,再暗中调集大军,从侧翼突袭,打金军一个措手不及。
同时,可派人前往神奈川,再次劝说北条思齐,即便他不愿出兵相助,也务必让他保证在国战期间,不生事端。”
天皇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此计虽险,却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只是粮草和兵器的调配,还需诸位爱卿尽快落实。柳川神爱卿,你即刻着手准备,挑选精锐,三日后便出发北上。”
柳川神一刀领命起身,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大殿内,众人又开始商讨具体的作战细节,气氛紧张而凝重。
此时北方,确实是地广人稀的荒凉之地。金国军队登陆后,道路条件堪忧,只能一边前进这边修路。
陆乘风上书:是不是可以从南方进攻,南方地区天气暖和,人口稠密。
杨康复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是征倭统帅,不要事事都请示,知道了。
陆乘风收到杨康的复电后,心中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陆乘风仔细端详着手中的倭国地图,目光在盛冈与福冈之间来回游移,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南北对进的作战蓝图。
陆乘风即刻召集麾下将领,在军舰作战室中展开紧急会议。室内,灯火摇曳,将领们围坐四周,神色专注。
陆乘风指着地图,沉声道:“诸位,如今我军于北方登陆,倭国想必已将重心放在盛冈一线。依我之见,我们可趁此机会,派遣一支奇兵在南方福冈登陆。”
一位副将面露疑虑,开口道:“将军,福冈虽地处南方,看似有机可乘,但倭国想必也有所防备,贸然登陆,恐有风险。”
陆乘风微微颔首,神色镇定:“我自然知晓其中风险。但正因其为倭国防御的薄弱环节,我们才更要出奇制胜。
盛冈这边,我们加大攻击力度,摆出全力进攻的态势,吸引倭国主力。
待其主力被牵制在北方,福冈的防御必然空虚,此时我们的奇兵登陆,便能迅速撕开他们的防线。”
另一位将领提出:“将军,登陆福冈后,我们应如何与北方部队呼应,实现南北对进呢?”
陆乘风思索片刻,道:“待福冈登陆成功,我们迅速向内陆推进,攻占沿途城镇,快速向京都推进。
同时,各军注意电报联络,根据战场形势,适时发动总攻,将倭国军队合围在中间,彻底消灭。”
众人纷纷点头,对陆乘风的计划表示认可。随后,陆乘风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任务,调配兵力、筹备粮草、准备船只。
陆乘风深知,此次行动关乎着征倭战役的成败,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
而在倭国京都,柳川神一刀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北上事宜。
柳川神一刀四处奔走,集结兵力,检查兵器粮草,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柳川神一刀心中始终隐隐担忧,总觉得金国军队不会如此轻易地按他们的设想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