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胆智部威克卷》是冯梦龙所着《智囊全集》第四部胆智部中的一卷。以下是相关讲解:
命名由来
“威克”取自“以威克敌”之意,强调凭借威严、威势以及果敢的行动来战胜对手、解决问题。卷名体现了本卷主要收录的是那些依靠强大的胆略与智慧,以威服人、以智取胜的故事。
核心思想
《智囊全集·胆智部威克卷》的核心思想是胆与智的结合。冯梦龙认为,处理天下事,胆量是基础,而事情能否成功则取决于智慧。仅有胆量而无智慧,往往会盲目行动;只有将智慧与胆量相融合,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做出正确决策并采取有效的行动。
代表故事
- 班超鄯善灭匈奴使:东汉时班超随窦固出击匈奴后,奉命出使西域。初到鄯善时,鄯善王广热情有礼,后因匈奴使者到来态度转冷。班超敏锐察觉,招鄯善侍卫官问出匈奴使者情况,召集36部属,趁夜火攻匈奴营地,杀匈奴使者。此壮举使鄯善王震怖,遂与汉朝交好。班超以非凡胆量和智慧,先洞察局势,又果断决策并执行,以少胜多,威慑鄯善,展现“威克”力量。
- 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为鼓舞士气,下令破釜沉舟,只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的决心。士兵们受其威势和勇气感染,奋勇杀敌,最终以少胜多击败秦军。项羽凭借强大的威势和果敢的决断力,激发了士兵的斗志,体现了“威克”卷中以威服人、以勇取胜的特点。
- 诸葛亮空城计退司马懿:诸葛亮在空城计中,面对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焚香抚琴。他凭借非凡的胆识和智慧,以空城之姿展现出强大的威势,让司马懿心生疑虑不敢进攻,成功退敌。这体现了“威克”并非单纯的武力压制,而是智慧与胆量结合形成的一种综合气场和影响力。
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团队负责人,都需要具备“威克”的能力。在面对竞争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做出决策,以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行动来影响和激励下属,凝聚团队力量,共同应对困难。对于个人而言,也应培养自己的胆略和智慧,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抉择时,能够凭借自身的“威克”之力,勇敢地迎接挑战,做出正确的选择。
以下是《智囊全集·胆智部威克卷》中的其他案例:
宗泽平抑物价
宋朝金人进犯京师,皇帝南逃。金人退兵后,宗泽任开封府尹。当时开封物价暴涨,百姓叫苦连天。宗泽先暗中派人估算米面及糕饼、酒的成本,发现糕饼成本六钱,市价二十钱;酒成本七十钱,市价二百钱。他先召来制饼师傅,质问后拿出府中所做饼,称成本六钱,卖八钱有利润,若擅自加价就处斩,借师傅人头立威,次日饼价恢复。又召来掌官酒买卖的任修武,令其减价一百钱,并禁止私酿,很快酒价也恢复,其他物价也随之下跌,百姓称其为“神明之政”。
薛元赏杖杀军将
唐代薛元赏任京兆尹时,有一次,他得知神策军的一名小将倚仗权势横行不法,便派人将其抓捕。该小将被抓到后,神策军使前来求情,希望薛元赏能网开一面。薛元赏没有理会,而是当着神策军使的面,下令将小将杖打致死。这一行为震慑了军中的不法之徒,维护了京城的治安和法纪,展示了他以威严手段治理地方、不畏权势的胆智。
黄盖肃石城
三国时期,黄盖曾被孙权任命为石城县县令。石城县的官吏们一向狡猾难治,黄盖到任后,深知若不立威难以治理。他挑选了两名官吏作为主管,分别负责诸曹事务,并对他们说会以厚待回报他们的功绩,但如果有奸诈欺骗的行为,也不会加以鞭杖刑罚,而是会加重惩处。开始时,两名官吏畏惧黄盖的威严,都能认真办事。时间一长,他们认为黄盖只是说说而已,就渐渐懈怠,还出现违法之事。黄盖将他们招来,列举了他们的罪状,二人无话可说,黄盖立即将他们斩首。其他官吏见状,都大为震惊和恐惧,从此石城县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智囊全集·胆智部威克卷》中案例的底层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洞察本质
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往往能敏锐地洞察事物的本质。如宗泽平抑物价时,先派人估算成本,精准找到物价飞涨的根源是商人哄抬,而非物资短缺等其他因素。
以势压人
通过营造强大的威势来震慑对手或治理对象。项羽破釜沉舟,向秦军及诸侯军展现出决一死战的强大气势,在心理上先声夺人;薛元赏杖杀军将,以强硬手段向神策军及京城其他势力展示了维护法纪的决心,形成强大威慑力。
果敢决策
在关键时刻能够果断做出决策,不拖泥带水。班超在鄯善发现情况有变后,迅速决定夜袭匈奴使者;黄盖在石城发现官吏重犯旧错,立即将其斩首,不给对方辩驳和反抗的机会,利用果断行动树立权威,让对方没有机会形成对抗力量。
巧用智慧
智慧是“威克”的重要支撑。诸葛亮空城计,是巧妙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心理,以虚张声势的手段吓退敌军;宗泽通过抓典型、算成本等方式巧妙调控物价,既达到目的又避免了强行打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
善用规则
这些人物善于利用已有的规则或创造新规则来为自己的“威克”行为服务。黄盖事先明确告知官吏奖惩规则,在其犯错后依“法”处置,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合法,让其他人无话可说,从而顺利树立权威,实现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