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捷智部·应卒卷》主要讲述了人们在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运用智慧灵活应变、解决问题的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事例:
- 张良献策封雍齿: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封赏了二十多位功臣,未封赏的将领争功不断。刘邦见将领们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询问张良。张良认为,刘邦所封皆旧友,诛杀的是仇怨之人,导致将领们担心自身安危,可能会谋反。他建议刘邦先封刘邦最讨厌但又有功劳的雍齿为侯,刘邦照做后,群臣果然安心,认为连雍齿都能封侯,自己也不会有问题。
- 孔子下令救火:鲁人烧积泽,因北风火势向南蔓延,哀公鼓励百姓救火,但百姓只愿驱赶野兽不愿救火。孔子指出,驱赶野兽轻松且无责罚,救火辛苦危险又无奖赏,所以无人愿救火。且事急来不及行赏,国库也不足以支付所有人的奖赏,于是建议哀公下令,不救火者比照战败降敌之罪,只驱赶野兽者比照擅入禁区之罪,命令下达后,火很快被扑灭。
- 刘巴铸钱平物价:刘备攻打刘璋前,承诺获胜后府库财物归士兵。攻下成都后,士兵哄抢财物,导致军用不足。刘巴建议刘备铸直百钱,稳定物价,并设立官市,刘备采纳后,几个月便使府库充实。
- 黄炳买饭犒士卒:宋理宗嘉熙年间,峒丁在吉州造反,万安宰黄炳召集军队防守。五更时巡逻兵报告峒丁将至,士兵还没吃早饭,黄炳让士兵先去御敌,称早饭随后就到。他亲自率人带着木桶、竹筐,趁百姓煮早饭时,高价买饭送给士兵,士兵吃饱后一战破敌,黄炳也因功擢升为临川太守。
- 赵从善应急备物件:赵从善在京城任职时,太监以皇帝名义让他一天内筹集三百张红桌,他派人从酒坊、茶馆找来相似的桌子,洗净糊白纸、涂红漆完成任务。还有一次,皇帝和太后驾临聚景园,要求准备三千把火炬,他派人从妓院取来竹帘,涂上油脂卷起来绑紧,固定在松树上,点燃后明亮如白昼。
- 侯叔献治水: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睢阳筑汴堤排水时,汴河水位暴涨,堤防崩塌难以抢修。都水臣侯叔献发现上游有座废弃古城,于是命人掘开部分堤防,引水入古城,使下游水量减少,得以抢修堤防。第二天古城积水满,河水复流,但堤防已修复,再堵塞古城处掘开的堤防,使河水平稳流动,城内积水也迅速消退。
《智囊·捷智部·应卒卷》聚焦在突发状况下的应变智慧,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可从多方面进行扩展:
- 核心策略
- 洞察人心:以张良献策封雍齿为例,张良深刻洞察将领们的心理,明白他们因封赏不均产生恐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也需洞察员工心理。如年终考核后,若奖励机制不透明,员工易产生不安。管理者可参考张良的做法,公开公平地表彰不同岗位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稳定团队情绪,激发工作积极性。
- 权衡利弊:孔子下令救火时,精准权衡了奖赏与刑罚在紧急状况下的利弊。在商业决策中,企业面临新技术投资时,需权衡短期成本投入与长期收益。如新能源汽车研发前期投入巨大,但着眼长远能抢占市场先机,企业就应果断决策。
- 巧用资源:赵从善应急备物件,巧妙利用酒坊、茶馆的桌子和妓院竹帘。在创业初期,资源有限,创业者可借鉴此思路,整合闲置资源。如共享办公空间就是整合闲置办公场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 时代应用
- 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新冠疫情,各国迅速调配医疗资源,建设方舱医院,类似侯叔献治水时灵活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同时,政府及时发布信息稳定民心,就像刘邦封雍齿安抚人心,避免社会恐慌。
- 金融市场动荡:当股市暴跌,政府出台政策稳定市场,如降低利率、注入资金,类似刘巴铸钱平物价,稳定经济秩序。金融机构也迅速调整投资策略,规避风险。
- 文化价值
- 传承智慧:这些故事承载的智慧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应对危机的精神财富。如今,长辈给晚辈讲述这些故事,将灵活应变、沉着冷静的精神传递下去。
- 塑造精神:它们塑造了中国人在困境中积极应对的精神特质,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不抱怨,运用智慧化解危机。
《智囊·捷智部·应卒卷》的底层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 该卷中的故事大多基于对人性的精准把握。如张良献策封雍齿,深知将领们的患得患失心理,利用人们追求公平和稳定的心理,通过封雍齿这一举措,安抚众人。
- 孔子下令救火时明白百姓趋利避害的本性,以惩罚而非奖励来驱使他们救火,正是顺应了人性在面对不同奖惩机制时的行为倾向。
对形势的精准判断
- 面对突发状况,故事中的人物能迅速分析形势,抓住关键问题。侯叔献治水时,能在汴河决堤的紧急时刻,观察到上游古城这一关键因素,准确判断出引河水入古城可缓解下游抢修压力,这是基于对水流形势、工程难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精准判断。
- 刘巴在刘备军饷不足时,准确判断出市场和财政的形势,提出铸钱平物价的策略,稳定了经济局面。
资源的灵活调配
- 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善于打破常规思维,灵活调配资源。赵从善在短时间内筹备红桌和火炬,就是巧妙地将酒坊、茶馆的桌子及妓院的竹帘等看似不相关的资源加以利用,解决了燃眉之急。
- 黄炳买饭犒士卒,也是利用了百姓煮早饭这一日常资源,解决了士兵的吃饭问题,为作战胜利提供了保障。
思维的创新与变通
- 故事中的人物在应对突发情况时,都展现出了创新和变通的思维。如在面对无法及时奖赏百姓救火的难题时,孔子没有局限于常规的奖励方式,而是通过制定新的惩罚规则来解决问题。
- 侯叔献治水没有一味地堵截,而是采用引流的创新方法,成功化解危机,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