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中的术智部谬数卷充满了古人以看似荒谬实则智慧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故事,以下是一些相关内容:
- 东方朔喻上罢方士:汉武帝热衷方术,派方士求长生药。东方朔称只有天上的药能让人不死,自己可上天取药。汉武帝派方士与他同去,约定三十天返回。东方朔却每日与大臣饮酒,期限将至才骗方士说自己已上天,还编造天帝询问人间之事及自己回答的情节,让武帝以为齐人多诈,是想劝自己别信方士,最终武帝不再任用方士。
- 宋太祖惑南唐主:宋太祖赵匡胤得知南唐主酷好佛法,便挑选了一个口才好的年轻和尚,派他到南唐去和南唐主讨论性命之说。南唐主对这个和尚极为信重,称其为“一佛出世”,从此不再把治国守边放在心上。
- 晏婴止齐人毂击:齐人喜欢驾车时用车毂相互撞击取乐,官府禁止无效。晏婴便乘坐新车出门,故意与人撞车,然后说撞车是不祥之兆,是不是自己祭拜神明不诚、居家待人不谦,随后弃车离去,从此齐人不再以撞车为乐。
- 张良助太子固位:高帝想废太子立赵王如意,大臣劝谏无效。吕后让吕泽求张良出计,张良让太子以卑词厚礼请出商山四皓。后来高帝看到太子有四皓相随,认为太子羽翼已成,难以动摇,便打消了换太子的念头。
这些故事体现了“谬数”的智慧,即通过表面上不合常理、甚至荒谬的行为或言语,来达到出其不意、迷惑对方、实现目的的效果,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劝谏、治理等方面的高超智慧和策略。
以下是《智囊全集》术智部谬数卷中的其他案例:
- 何承矩惑敌保境:北宋何承矩镇守澶州时,瓦桥关与辽国接壤且无险可守。他想利用沼泽水路作屏障,又怕计划泄露,便修筑爱景台,种植蓼花,常与下属白天泛舟水上、举行宴会,还作《蓼花吟》,让宾客附和作画并刻石送京城。众人以为他爱蓼花,不知他同时在修筑防御工事,后来此地成为抵御辽军的重要屏障。
- 周武王重泉戍募粮:周武王下令征调百姓赴重泉戍守,又说百姓捐谷一百鼓者可免征调。百姓怕离乡,纷纷捐出积谷,使国库米粮暴增二十倍,这是以特殊手段充实国库。
- 满宠智救杨彪:曹操因太尉杨彪与袁术联姻而厌恶他,欲诬其图废立并收押下狱,派许令满宠审讯。孔融与荀彧嘱咐满宠只录口供勿刑讯,满宠却依律拷问。数日后,满宠告知曹操杨彪无其他供词,且其名满海内,若罪不明白会大失民望,曹操遂释放杨彪,起初对满宠不满的孔融与荀彧也转而对他友善。
- 郭元振定边抚乱:郭元振任安西大都护时,与西突厥乌质勒部落议和,在牙帐议事时遇雨雪,郭元振站立不动致乌质勒受寒而死。乌质勒之子婆葛以为父亲被郭元振设计害死,欲发兵袭击。郭元振不听副使解琬夜遁的建议,坚卧营中,次日还素服前往吊唁,助办丧事数十日,最终婆葛被感动,遣使献上大量马、驼、牛羊。
《智囊全集》术智部谬数卷案例的底层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点:
利用心理认知偏差
- 制造假象迷惑对手:案例中的人物通过制造与真实目的相悖的假象,如何承矩修筑爱景台、宴饮作诗,让对手产生认知偏差,误以为他们在做无关紧要之事,从而掩盖真实意图,使对手放松警惕。
- 利用大众刻板印象:像晏婴止齐人毂击,利用人们对不祥之事的忌讳这一普遍心理,通过自己“弃车”的行为引导大众改变习惯,达到目的。
逆向思维与破局策略
- 打破常规解决问题:在面对难以直接解决的问题时,采用逆向或非常规思维。如东方朔以看似荒诞的上天取药之举,实则巧妙地利用荒诞行为达到劝谏汉武帝的目的,打破了直接劝谏可能带来的僵局。
- 以奇招破困境:周武王重泉戍募粮,没有采用常规的征收赋税等方式,而是利用百姓不愿戍边的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以戍边为幌子促使百姓主动捐粮,成功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
把握局势与主动引导
- 因势利导转危为机:郭元振在乌质勒死后,面对可能引发的战争危机,没有逃避,而是根据局势主动前往吊唁,通过真诚的举动化解了对方的敌意,将危机转化为增进友好的契机。
- 创造条件引导方向:张良助太子固位,是看到了刘邦对商山四皓的敬重这一因素,创造条件让太子与四皓结交,从而引导刘邦改变想法,使局势朝着有利于太子的方向发展。
这些案例的底层逻辑都围绕着对人性、局势的精准把握,运用巧妙的策略和思维方式,以看似荒谬或不合常规的手段,实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