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逸平淡的话语在肖山耳中如惊雷一般炸响,倒映着星光的瞳仁在眼眶里来回晃动着,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宇宙大撕裂的计算公式.
但无论他如何校对公式的每一个细节,得出的结果都显示,银河系尺寸的星系不可能在时空的撕扯下还能保持密集星团的结构。
络逸从肖山迷离的眼神中看穿了他的心思:
“你不用质疑自己在五十万年前得出的计算结果,宇宙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任何数学模型能够精确地预测五十万年时间跨度之后的精确结果。宇宙大撕裂的结果已经到来,只是在过程上和我们预测的有些许偏差。”
这时,一幅大尺度的星图投影出现在了络逸和肖山之间。一团团代表着星系的光晕点缀在深邃的宇宙中,在星系之间的荒芜星区中,无数条如玻璃龟裂般的紫色纹路正在沿着不规则的路径蔓延着。
“这些被暗能量撕开的裂口出现在两千年前,最开始只是在微观层面存在,现在已经蔓延到了数光年尺度的宏观大结构,距离银河系边缘最近的裂口仅有100万光年。这些裂口并不是你看上去的紫色,而是真正意义上全波段不可见的暗物质。
任何实体物质进入暗物质裂口中,都会迅速跌落到最低能态。弱力会消失、电磁力会失效,最后连强力也会瓦解,任何粒子都将不复存在,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虚空。现在唯一能减缓撕裂发生的只有引力。
这就是为什么银河联邦不断地向银心聚集,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能让我们尽可能长久地延缓末日的到来。当然这也只能是延缓,并不能避免。”
肖山凝视着投影旁描述暗物质裂口演化发展的数学模型,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根据你提供的数学模型,银河系的结构虽然会受到大撕裂的影响,但代表宇宙膨胀速率的哈勃常数没有变化,这意味着银河系此时是能够保持棒旋星系基本结构的。而当前呈现出的疏散星团状态并非自然规律所致,而是有其他未知的因素。”
他顿了一下之后,沉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我能想到的未知因素,只有天择舰队。”
络逸看着星图的双眼短暂地失去了焦点,沉吟了片刻之后,向肖山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肖山先生,你的智慧果然令我刮目相看。不过你只说对了一部分,天择舰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名词了。即使是在银河联邦的高层,也很少会有人接触到这个词语。”
“什么?”肖山失声问道。
这时,两人之间的星图迅速放大,最后聚焦到了银河系。松散星团状态的银河系,在迅速后退的时间轴之下,群星开始星星点点地出现在暗淡的银盘之中。当时间轴后退到50万年之前时,壮丽的棒旋星系结构再次出现在了肖山的眼中。
星图继续放大,最终定格在了英仙座悬臂边缘的一片星区。络逸指尖划过之时,其中的数十颗星星闪烁起了别样的光辉。
“相信您对这片空域不会陌生吧?”
肖山看着那如草原上的火星子般闪烁着的数十颗星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感慨地说道:
“当然了。为了避免已经岌岌可危的人类种群彻底灭绝,我下令将舰队分散到附近初步具备宜居条件的星区。但当时我并不确定是不是所有的分散点都能建立起宜居基地,甚至不知道目标恒星系统是否已经有原住民。”
络逸用一种神圣而崇敬的目光看着肖山,庄严地说道:
“这些您散出去的星星之火,就是当下横跨星系的银河联邦的基石,请允许我向您表达最真挚的敬意。”
说完,络逸右手按在左胸上,庄重地像肖山鞠了一躬。
肖山并没有太在意络逸的礼节,而是仔细看了看投影上的亮星分布之后,带着疑惑的口吻说道: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舰队一共分为了119支分舰队,这上边的数量不对,而且目标星系位置也和星图上标注的有出入。”
络逸摇了摇头:
“您现在看到的星图只是一个模拟,在您刚刚告诉我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准确的舰队数量和目标星系的位置,甚至不清楚人类被分散到这些星区的真实原因。通过只言片语的古早记录,我们只知道人类的祖先在这片绵绵数千光年的星区艰难求生。
他们不仅要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甚至还要应对其他文明的进攻。这些散落在星空中的同胞,出于生存的迫切压力,在数千年内都非常谨慎地保持着相互隔绝的状态。”
说到这里,星图开始缓缓缩小,一艘战舰的投影出现在了星图旁边。
“这是....曙光号?”肖山盯着那艘战舰的影像,声音颤抖地问道。
“是的,这是曙光号,尽管当下没有任何一个人类是曙光号的直系后裔。但曙光号的出现仍被视为银河联邦历史的起始点。当然,这种说法现在已经不准确了,我们知道您曾指挥过曙光号。”
肖山一怔,浅吸了一口凉气,问道:
“没有直系后裔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们发现曙光号的时候....”
络逸轻轻挥手,曙光号的影像缩小成了一个光点,在星图上代表人类聚居点的星球之间画出了一条条微弱的光丝轨迹。
“曙光号在接近第一个人类聚居星系的时候,已经是至少是启航之后的五千年,战舰上早已没有生命存在的迹象。战舰只是按照预设的航线,以亚光速掠过每一个聚居星系边缘,将全新的科技向人类广播。
有了全新科技加持,再加上图腾一般的曙光号穿梭其中。分散在数千光年星区的人类迅速崛起,最终相互建设了星门和量子通讯,银河联邦的雏形也是在那个时候出现。”
肖山被络逸的讲述深深震撼的同时,思绪又被拉回了星汉号和曙光号分离的前一刻,周成和一众老友的面容不自觉地浮现在了眼前,他不禁失声问道:
“你们知道曙光号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吗?”
络逸思忖了片刻,面色微沉:
“处于亚光速航行状态下的曙光号,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非常难以救援。人类在建立联邦,并稳定了基本生存环境之后数千年,才有了展开救援行动的能力。
当他们追上曙光号的时候,以无人状态高速航行了万年的战舰,在宇宙尘埃和粒子滴水穿石的侵蚀下,已经只剩下了结构骨架和零散的碎片。在残破的舰体中,只提取到了部分零散的信息。”
肖山的心里“戈登”一声,问道:
“采集到有实际意义的信息了吗?”
洛逸庄重的点了点头:
“当然了,我们就是从这些零散的数据中知道的您在黑洞视界里面拯救曙光号的壮举,我们也拼凑出了人类向蜉蝣舰队发起复仇的细节。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看到了曙光号最后一次战斗的场面。”
话说至此,一幅宏大的投影展示在了肖山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