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紫云关于棉纺织业的考虑,第一大臣柯司伯爵十分赞同。
“殿下,这个产业很有发展前途,您说得对,我们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必须做大基础产业。”
紫云的智囊、陆军参谋长岳明春风也觉得不错。
“想想12万正规军每人每年两套纯棉军服,10万机动准备军每人每年一套纯棉军服,一年就有34万套,一套5元华国金票,一年就是170万的大生意。”
柯司伯爵十分干脆地提议。
“让黄家、刘家竞争,今年还剩半年,每家各5万套订单,告诉他们,只要质量保证好,明年起连续5年每家10万套订单。”
“不够呀?还缺14万套。”满心期待的邹海、安宸,有些不明白。
“要欢迎其他的竞争者来和他们一起竞争。”柯司伯爵耐心解释。
“柯司伯爵说得对,政府不能大包大揽,对于新兴产业该扶持的要扶持,该引入竞争的要引入竞争。”
紫云回头看看邹海、安宸,笑着说,“你们明白吗?”
“当然,我们家也会做好与别的商家公平竞争的准备,您放心,一定不会给您丢脸。”
两个小伙子很懂事地立即表态,令大家会心一笑。
“你们的眼里可别只盯着华国政府的这点订单。”
“你们想想华国1000多万人口,每年再怎么的也会买几个华国金票的衣物,这可是几千万金币的生意,海天大陆十多亿人口,就算其他邦国百姓穷些,那也是上亿、甚至上十亿的生意了。”
听姜珊说完,邹海忙不迭的点头。
“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助黄家、刘家,还有其他有实力、有信誉的商家,保障原料供应,让他们可以尽快扩大规模。”
姜珊看着紫云,“现在就剩钱的问题了。”
紫云也看向柯司伯爵,柯司伯爵却轻松地一笑。
“殿下,我们这几年努力地偿还国债,效果十分明显。”
“现在发展这么有前途的产业,政府新增一些负债,也是十分必要,完全可以承受的。”
“还有疏通河道,鼓励更多商人沿河建立纺纱、织布工场。”
“殿下说得对,疏通河道的钱应该政府出。至于鼓励商人建工场,可以支持华兰银行,向有信誉的商人们贷款,这是互利共赢的好事。”
柯司伯爵当即表示支持。
“我想就将这次发的国债取名叫爱国公债。”
“不从华兰银行借,银行的资金现在已经有些紧张了。面向公众发行,也让大家知道政府即将大力疏通河道、整治道路改善交通,提振国民对国家经济的信心。”
“棉花种植、运输的支持,则通过鼓励商人开发海外省的名义,政府直接提供贷款给像邹家、安家这样从事基础产业的商贸世家。”
“我想,神圣帝国的情报机构未必会把心思放在这上面,他们一向对经济发展领域不怎么关注,等我们做起来,他们也未必觉得有什么重要的。”
“这倒是,我们前期低调一些,只要不是被神圣帝国关注的重点人物直接参与进去,不声不响地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完全有可能。对了海娃,你哥熟悉海外省?”
紫云说着,突然问邹海。
“是的,殿下,他帮老板跑生意时就去过两次。”
“那好,我们发展棉纺织业的想法你应该完全理解了?”
“回去后,一定要给你哥把道理说透,让他在海外省,切记要沉得下心,找到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选择最优的品种,边种植边发展。”
“这是关系华国未来的大产业,海天大陆现在都没怎么听说有大规模的棉花种植,我们发展起来了,就有了像我们的造船业一样,又一个支撑华国的优势产业。”
第一大臣柯司伯爵肯定地点点头。
“殿下说得好,我们华国的造船业是过去好几代人数百年经验、心血的结晶。”
“到现在我们造的船都比海西国、神圣帝国好,而且价格还便宜不少。我们一艘二级主力舰造价30万金币,海西国要40万金币才能造出来,神圣帝国据说要超过45万金币。更别说只有我们才能造的一级主力舰。所以,我们的造船厂都是严格禁止身家不清楚的人进入核心部门的。”
“棉纺织业的发展,也需要提醒商家注意像你们所说的水利纺纱机、改良后的织布机这些核心技术的保密。”
熟悉商业的姜珊轻声一笑,“柯司伯爵您放心,这些商人最是精明不过,赚钱的关键技术他们比我们更紧张。只有像神圣帝国的那种官办工场,对这样关键技术的保密才会漏洞百出。”
听姜珊说完,紫云若有所思,突然看着姜何,坏坏的一笑,“提醒一下冰狐,刚才你姐说得话,你想到什么了吗?”
“大多数的官员都是可以收买的。”
姜何顿时心领神会,对着紫云也微微一笑。
旁边的王妃齐倾、侧妃姜珊,心头都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紫云(哥哥)怎么越来越狡猾了?”
……
2000万华国金票的爱国公债在华兰银行的协助下,顺利地发行出去。
不到一个月,拿到巨款的华国政府开始大刀阔斧地疏通河道、整治道路。
邹海的大哥邹江,也顺利地在海外省一个叫费城的小城建起了西海农业公司。有华兰公司入股,还顺利从政府那里得到了农业发展低息贷款200万华国金票,很快十几万亩棉田便初见规模。
费城港也成为了安氏海运公司最大的港口。
仓库、码头、修船工场、邮驿等配套设施在强大的资本运作下,很快建立起来。酒楼、客栈、银行、商号、民信局围绕着港口迅速地兴起。得到政府资助的学堂、药铺、养老院,也建立起来。
随着一船船棉花在这里出海运到华兰新港,再转运到华兰城,又一船船棉布、瓷器等商品从这里上岸,被运到海外省的各个城市、乡村。
一座全新的港口城市,在此后的短短数年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以至于几年后,再次代表王室到海外省巡访的紫川子爵,也惊叹不已,这城市发展的速度太惊人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华国政府这次发行的爱国公债至少有接近一半用到了这里。
十多年后,费城成为了华国海外省最大的城市,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海天大陆各邦国的海外领地中最大的城市。
可能因为城市周边地区拥有近百万亩棉田,所以人们叫它,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