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今天,我们都知道,上升途径除了家世天赋背景外,还有一条非常好的路子,那就是读书。”
“世界上有天赋的人不少,可像许灼同学天赋这么强的有几个?”
“问题是,再普通的人只要可以通过克服自己,刻苦读书,也总有机会。”
“也许人家一辈子达不到许灼同学这样的高度,但好好努力,总比一辈子不读书的结果要强,能够选择的路子更多。”
虽然基因、血脉的事不置可否,但这话整体倒是没错。
如果说天赋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那么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下限。
“去敬一个。”
全为民看许灼大眼瞪着许延光小眼,无奈,桌底下踢了一脚。
许灼也只能端着酒杯来到许延光这里,跟这个他也不知道怎么称呼的碰碰杯,走一个,也算尽了席上的礼数。
“阿桃。”喝完后,许延光没让许灼走,拉着他道:“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我是说事业上面,长期的发展安排。”
许汉禹道:“小伙子在这里待的挺好的,你着什么急?”
许延光笑着道:“爹,上次我跟首长汇报工作,说的那个想法,得到了首长的大加赞赏,您听了后也很开心,这事您还记得吗?”
许汉禹眼神闪过一丝不悦。
许灼察觉到了,一时间有些想不通。
他是对儿子不悦,是对汇报内容不悦,还是对……
想到这,他不禁摇头,不敢多想。
“记得,这件事你做得不错。阿桃笔杆子好,你想拉着他做这件事,我倒也能够理解。不过,这里水深,你还是缓缓吧。”
许延光摇摇头:“爹,你误会了,上次那件事其实不是我的想法,是我和阿桃交流后,阿桃的想法。我当时觉得这事儿,确实有问题。国家大事,不可不察,不可不防。只是没想到……的确有反馈,确实存在这种迹象。”
许汉禹一愣,立马看向许灼道:“阿桃,文化战这事,是你提出的?”
许灼也愣了下,没想到是这事,他想了想道:“是我提出的,不过当时也是闲扯,我只是觉得……要是改开,有些事不得不提前准备。”
“那你态度是什么?我是说,如果真有这事。”
“与其被动防御,不如打出去。结果很鲜明,文化这种东西防是防不住的,堵不如疏。再则,回头融入世界大圈,也必须接受人家。我们只能想办法创新弘扬自己的文化,大力发扬自己的特色,巩固自我。这样,攻守兼备。”
“空话谁都会说,我问你,要怎么做。”许汉禹态度变得严肃起来。
“我插一嘴,这事儿咋回事?”全为民用杯子碰了碰许汉禹道:“没事,你可别吓唬我们家阿桃,别怪我跟你翻脸。”
“诶,老东西,我是那种人嘛。只是这件事牵扯很大,抛开各种角度和牵扯,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得重视,上头不光开了好几次讨论会,还拟定了各种文件在做防备。可是,上面人也没经验,就跟无头苍蝇似的。还是那位说,目前华夏和国外脱节久了,有点跟不上。”许汉禹拉着全为民,开始把事情经过说了遍。
全为民听完,不禁皱眉点点头:“到底是我们家小子,比你儿子强多了,这些话也真是一针见血……”
“我早就该知道这事不是延光提的,要不然找他开会,也不至说不出所以然来,简直丢脸。不过也好,里面水深。要我,也会守住口风。”
“嗯……我不在里面久了,虽然不知道什么样,可也大概清楚,很多被打下去的又被提上来,估摸着乌烟瘴气。你多留心,别坑了阿桃。”
“不会不会,不顾阿桃能力在这,这事,解铃还须系铃人。”
全为民再次沉沉点头,看向许灼道:“你注意多,教教他们。”
许灼有些为难道:“这种事说简单也简单,本质上就是在传统文化上创新,弘扬我们的文化。这个创新的基础,就是衣食住行。我打个比方,现在世界主流在西方,衣食住行西方人有西方人的主见,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保留对方款式的基础上,添加华夏的味道,华夏的色彩,华夏的纹样?用人家能够接受的方式,让人家适应和习惯华夏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是华夏思想的外在体现。”
许延光重重点头,看着其余人,指着许灼,毫不掩饰欣赏道:“我们还在赚外汇,这种事,其实在做外汇的时候就能顺带了。像是我们卖出去的珐琅彩台灯,人家给了我们标准,我们不知道人家喜欢什么,可细想起来人家也不知道我们能做什么,所以就给了我们他们要的。这也是我们没有出过国门考察的缘故。如果能够好好学习一番,那么想来我们可以做符合人家标准的华夏风格台灯。”
“我倒是觉得,这种事不可取。”说话的是杨澄禄。
所有人都看向他,包括许灼。
兴许是喝酒有点多,半斤五十几度的酒,到底有点上头。
许灼反应都慢了。
迟了好一下许灼才向众人介绍杨澄禄的身份。
“人家是灯具厂的经理,是老薛我们的好朋友,人家厂里现在直接和人家老外接触,比起我们更懂老外。”
薛培春指了指道:“老杨同志不止一次出国留学,人家上学时还打过工,比我们更清楚人家底层人民,不过,老杨同志是我们易城杨家人,根是红的。”
有了许灼和薛培春介绍,杨澄禄说话底气这才足起来。
他出身好,也算是地头蛇,本来也有点肆无忌惮。
用后世的话说,他交朋友,和对方有没有钱没关系。
反正有钱的比他家世好的不多,比他家世好的还比他家有钱的,也不多。
薛培春很清楚这位老杨同志是啥样的。
以前吊儿郎当,但真到了做事的时候,那也是不拘一格,颇有气魄。
待人接物各方面也大气。
就是有点傻,在做一些事上……视力不好。
“小杨啊,那你说。”许延光本来一听这姓杨的是小地方灯泡厂的经理,也没怎么在意,在他眼里就和普通人没区别。
唯一区别,就是他是许灼朋友。
但一听说他是易城杨家,这才有点重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