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乌喇合不勒果然将事情看得透彻,

且不说如今北虏战兵毅力如何,

反正乃蛮利野所率领的部落军,是不愿意顶着严寒作战的。

人总是有惰性的,

之前在太原休整,这一休整便成了猫冬。

虽然太原的气候,远不如漠北凛冽,可之前这些人掠夺了太多的财物和女人,已经有些满足和懈怠了。

最少目前来说是满足的,

本来,乃蛮利野是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奈何,他受伤以后,坏了筋骨,身体也匮乏得厉害,

入冬以来到现在为止,他便浑身酸痛难耐,没有一天是好过的。

若是依照他的性格,肯定是率部继续作战,可依照他的身体,他也只能同自己手底下那些懈怠的部族军一样,猫在太原城。

这倒也是给剩下的嵩国难民,又多了一些活命的时间。

这边,李如璋则趁着严寒到来之前,离开养马岛,回到陆地。

如今芝罘岛已经成为了整个光州最大的捕鲸港口,或许是整个嵩国也说不准。

说来也怪,芝罘岛整个地形,如同一只鲸鱼的尾鳍和后半身,

如今又阴差阳错,成为了最大的鲸肉贸易港口,冥冥之中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命运安排吧。

李如璋回来的目的,是为了赈济百姓。

他熟读历史,知道冬季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

就古代而言,其他地方不说,

随便拎出任何一个朝代,在都城,冻死饿死人也不足为奇。

如今芝罘岛港口的鲸肉,尤其是鲸脂已经是堆积如山了。

他要将这些油脂,分发给整个光州的所有百姓。

这个提议受到了周泽的大力支持。

李少严虽然没表示支持,但是也没表示反对,

只是作为一个本时代的人,李少严觉得,没必要将所有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因为确实管不过来,当务之急只要把军队掌控好,其他事情,都是小事。

李如璋没有和他争论,因为他自己见识过什么叫军民一体,也知道老百姓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有多么重要。

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高尚,也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卑劣。

也正应了那句话,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跟谁走。

为了使得这些东西能真的发放到百姓手中,

李如璋依旧采取文武相互监督的模式,

当地有不少军士参军入伍,再派文官一起,大家相互监督,以防有人中饱私囊。

虽然分发下去的东西不多,但是,在严寒冬日,对老百姓而言,总归聊胜于无。

李如璋将这些吃食分发给老百姓的举动,收获了老百姓极大的拥护。

他们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遇到官老爷,替他们排忧解难。

然而,不光是给所有百姓送了福利,军中和各地官员,一样有额外的奖赏。

然而有人却视天下为一家之物,拿百官当家奴,视百姓如猪狗。

之前因为对北虏赔款加上赎买二郡耗费金银太多。

不光花光了国库,还动用了帝君司库。

一开始,帝君倒也没觉得什么,虽然钱花了,但是得了百官夸赞他有“开疆拓土”的美誉。

这对于帝君而言,比如饮甘霖还让他心情畅快。

然而,随着二郡交割,两郡人口凋零,财物府库被洗劫一空,需要用大量的财物去恢复这两郡秩序和生机的时候。

帝君开始不满意了,

尽管百官为了重建二郡,希望帝君能支持重建二郡,故而对帝君百般赞扬,他依旧觉得不满。

毕竟,口头上的溢美之词,比不过真金白银不停的往外拿。

加上司库掌监童浩然在帝君面前哭诉。

说什么天家司库,即将耗尽,若是没钱,如何能保持帝王排场和威严。

这话乍一听,感觉像是无稽之谈。

然而,这话其实也不无道理,正所谓,钱能养人。

没有钱财为帝君提供奢靡无度,如何能彰显帝王威严,皇家气派。

司库可是自己的钱,拿自己私人的钱办天下的事,哪有这种道理?

如果是这样,还养这些文武百官干什么?

经童浩然这么一说,帝君竟然觉得确实是有道理。

天下事就得天下人来一起处理解决才对。

于是,帝君在朝会上提出了加赋的想法,

按帝君的意思,二郡耗费巨大,非是皇家司库便能解决问题。

不光要在全国加赋,还要朝廷所有官员替君分忧,美其名曰“义捐”。

意思就是,让朝廷中枢到地方,只要是做官的,就按品秩捐钱。

食君俸禄,为君分忧。

倒也说得过去。

更何况,依帝君的意思,按官员等级高低来制定,捐钱的数目,看起来的确公平合理。

然而,根据现实情况来说,这位帝君可以说是暴君和昏君的结合体。

比如,在嵩朝,

朝廷九品官员一月正俸,是五两银子,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朝廷的补贴,大概能到七两左右。

然而,这个数目,经过了几次升降起伏,现如今其实又回到了当年建国之初的水准。

一开始,嵩国立国之初,物价低迷,

所以以九品官员为例,月俸五两,不光可以养活一家人,还可以稍有盈余,

随着国力日益强盛,帝国各处贸易往来愈发发达,物价上升,九品官员的俸禄又从五两,变成十五两,依旧能保证一位官员以及家人吃穿用度。

然而随着帝国建立日久,诸多弊病日益凸显,朝廷财政越发疲敝,加之对外还要割地赔款。

于是,近些年帝国便实施了几次,精兵简政,缩减开支。

以期能达到缓解财政枯竭的目的。

这其中一项,便是缩减朝廷官员俸禄。

所以,如今的九品官一个月的俸禄,又回到了王朝建立之初的水平。

朝廷俸禄不能养活一家老小该怎么办?

善良正直或是不懂变通的官员选择辞官不做,家境优渥者选择自补亏空,

而那些想做官,家中又没钱的官员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

正所谓,官字两张口,吃完上头吃下头。

这样一来,即便朝廷俸禄不够,也问题不大。

可如今帝君的意思是,要大家相忍为国。

留以九品官员为例,既然你一月七两俸禄,那便捐个五十两吧。

剩下每个月那二两,和一年最后两个月的俸禄,帝君就不要了。

如此仁念,各位朝臣就感动去吧。

这个提议一出,不光是左相反对,就连右相也不赞同。

如今朝政日益衰退,物价更是日益上升,

别说义捐,就是一分不捐,都不够一个九品官员一家人的开支用度。

右相倒不是真没钱,毕竟身为宰执,不可能真就这般穷苦。

然而,他将自己俸禄,除去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剩下的尽数了“遗孤院”。

当年太祖皇帝怜悯天下百姓饱受战火摧残,导致遗孤甚多,于是创立。

不光是帝都,在嵩国,只要父母双亡,尚且年幼的孩童,都可进遗孤院,接受朝廷抚养。

即便右相没有将这些钱财送出去,他也不会同意帝君这个提议。

正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他右相官居高位,即便几次缩减俸禄,如今依然算得上俸禄优厚,

那其他官员呢?

尤其是客居帝都的众多底层官员,他们要不要生活了?

右相可以做表率,可以带头以做楷模,但是,不应该是在这件事上做表率。

他可以清苦,却不能让其他官员和自己一样清苦,

帝君此举,和乱命无异。

做臣子的,不光是要匡扶社稷,也有拨乱反正的职责。

为此,右相一度和帝君起了争执,争执最厉害的时候,甚至用自掘坟墓,来提醒帝君。

这自然是引得帝君雷霆震怒,要将右相罢免,

然而面对百官的一致反对,帝君到底是稍微退步。

这次百官出奇的意见统一,就连左相一派都纷纷替右相求情。

声称右相此举,也是为了朝廷社稷考虑,若是将这道诏命下发各地,必然会引起动荡。

道理虽是如此,

然而,这并不是左相一派的真实想法。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这件事上,不管右相想法如何,但是,在他们看来,右相反对帝君此番做法,和他们的想法一致,那他们便是同盟。

既然是同盟,力保右相也是应该的。

左相一派倒不是考虑底层官吏的处境,而是他们真不想出钱。

左相都纵容默许下面的人,贪污腐化,下面的人如何会没钱?

只不过,在他们看来,平时整个嵩国都是你帝君一个人的,遇到事情了,这江山社稷又变成大家的了,

既然你帝君都不愿意承担责任,那我等只是拿朝廷俸禄替你帝君办事的,又为何要出钱?

所以,阴差阳错,左右二相,以及他们下属的各部官员,便在此事上达成一致。

因为百官的一致反对,最后此事只好搁置。

于是帝君提出的加赋,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毕竟,加赋又加不到他们这些人头上,若是朝廷非要加赋,反而可以将更多的百姓,推到他们名下,让他们更富足。

毕竟,百姓直接对他们纳税交粮,总归要比朝廷的赋税轻上一些。

最主要的是,此事对他们来说,毫无妨害,并且有利可图。

甚至可以说,是帝君砸自己的江山,给他们这些官员挣名声。

至于吗一小撮反对的人,真不知道他们是何居心?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朝廷如今到了危困之时,尔等就应该报效朝廷。

如此环护百姓,使得朝廷政令无法实施,最终让朝廷衰败,是要江山拱手相让吗。

此刻左右二相的立场不同,又导致他们恢复成了两派。

左相一派,人多势众,又全力支持,正所谓大势所趋,帝君自然不肯收回成命。

于是,大手一挥,提出了改稻为桑的政令。

毕竟粮食虽然重要,可朝廷现在不缺吃的,缺得是银钱。

何为改稻为桑,那便是将稻田毁掉,改种桑树。

将农户变成桑蚕养殖户。

多织丝绢,充盈国库。

只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

这件事,成了后面百姓造反的导火索。

毕竟,在他们看来,改农田为桑田,以前交粮改成现在交绢。

似乎只是缴纳赋税的方式变了,其他不应该照旧如常吗。

然而,朝廷没有想过的是,以前交粮,不管赋税沉重与否,交给朝廷剩下的粮食,总归是粮食,哪怕饥一顿饱一顿,也能勉强过活下去。

如今改稻为桑以后,交给朝廷丝绢,剩下的丝绢再去买粮,届时,大多数良田都变成了桑田,又哪儿来的粮食可买?

即便有,又哪里能便宜?

百姓手上剩余的丝绢又能买多少粮食?

很多事物发展往往很是奇特,

比如,老百姓自主生产的时候,产出的东西由官府收缴的时候会变得十分廉价,

然而,当老百姓放弃原有行当,转而从事其他行业之后,再回过头来,购买当初自己行当所产出东西的时候,你又会惊奇的发现,它变得价格昂贵。

这是后话。

帝君本想将这条政令立刻发布,

不过,眼下正值年末,眼看马上就要过年,百官都不想在此时搞得时局动荡。

大家辛苦一年了,谁不想安稳过个好年?

右相是不愿意让百姓过不好年,而左相一派是觉得,眼看便是年节,再实施政令,大家又要辛苦。

年底了,收受各方贿赂都忙不过来,哪有空实施新政。

其实就是大家只想年节休沐,无心政事。

何况还是恶政。

李如璋作为一个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更是深谙此道。

几千年的历史,朝代更迭,写不出什么新鲜事。

最多的就是吃人和被吃,以及如何讨上位者开心。

毕竟讨好君主,才能官运亨通。

李如璋既然已经决定韬光养晦,那他便要将奸臣这个事业发展到底。

除了给帝君准备了丰厚的财货,

他又用鲸鱼的骨头拼凑了一副小的“龙骨”,以及许多染血的将士的军牌。

在奏章上,他声称,即便自己这边上下同心,齐心协力,也只制服了一条小的恶龙。

另外一条大的,狡猾残暴,已经致使许多将士葬身大海。

本来正值新春佳节,不应该提及此事,扰乱帝君兴致。

然而,李如璋受帝君恩泽深厚,自感有愧,且恶龙一日不除,他心中便一直难安,可现在损兵折将,损失惨重。

只能厚颜请求帝君再宽限一些时日,另外再恳求帝君,拨付粮饷。

有了“龙骨”作为开脱,又有了岁贡的加持,

奏章递到帝君面前,帝君面对损兵折将,居然丝毫没有愤怒。

甚至有些得意!!!

因为,书信里,按李如璋所说,剿灭恶龙,动用了整个幽州军近乎一半的兵力。

这说明什么?

写说明李如璋按自己的想法,已经将幽州军掌握得差不多了,

最起码,能和李少严分庭抗礼。

你李少严不是三番五次不听诏命吗?

如今权柄被我的人分化,看你又如何和我抗争。

假以时日,他迟早权利被李如璋所架空。

至于损失的兵力,这倒是小事,人不是多的是,打没了再募兵便是了。

右相因为恶了帝君,现在极为不受待见。

帝君便下诏,让右相在家静养一些时日,但明眼人都知道右相是惹得帝君不喜才被如此疏离。

不过因为毕竟是一朝宰执,颜面还是多少留了一些。

所以,李如璋上书一事,帝君只找了左相前来商讨。

其实商讨也算不上,无非就是如何应对李如璋请求朝廷拨付粮饷的要求。

左相如今对武将态度依旧,但是对李如璋这个武将的点评,多了几分慎重。

毕竟,李如璋是帝君的棋子。

所以,面对帝君的询问,左相先是询问李如璋是否安分。

比如,有没有欺君罔上,有没有同流合污这些事情,在得到帝君否定的回答之后。

左相终于表明态度,他声称。

李如璋此番,不光分化了李少严兵权不说,还屠了恶龙,乃是帝国的大功臣。

应当予以奖赏和同意对方请求,

然而,武将始终不可放纵过甚,还是要进行一番敲打用起来才更顺手。

所以,要先抑后扬,先下发旨意,对他办事不利,放走恶龙一事,严厉申斥,让他再接再厉,将功补过。

至于他所讨要的钱粮物资,给是该给,但是一定不能足额补充。

左相的意思是,猎犬一定不能喂太饱,随时将狗喂太饱,猎狗就会对饲狗人失了敬畏。

帝君深以为然。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世一兵日月山河无恙神话版三国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魂回东汉大宋之天才鬼医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三国,开局被孙尚香逼婚亮剑:我只打硬仗大周逍遥王爷两宋传奇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大清宫里的小人物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亚历山大四世洪武大案之借纸案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宋骑之金戈铁马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上吊之前,崇祯掀桌魏臣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