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火炮有很多都是从天朝进口的,即便是自己生产的也是按照从天朝那边引进的技术仿造的。
这种火炮的性能要比俄军的老旧火炮先进不少,而且德军的炮兵在之前的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中都进行了实战检验,他们的战斗经验更加丰富,技能更加娴熟,再加上有用不完的弹药。
于是,在炮战中,俄军的炮兵很快就被压制住了,并且随着炮战的持续,越来越多的俄军火炮因为缺少弹药而不得不哑火。
见到此状,德军马上判断出,发起地面总攻的时机到了!
5月5日,德军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对华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德军以第一军团的三个军为主力,从华莎的西北侧,正西侧和西南侧三个方向对守城的俄军发起了猛攻。
战斗从一开始就极为激烈,双方围绕着一处处阵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德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之下,攻下了俄军的阵地,可是没等他们高兴多久,俄军士兵就高喊着‘乌拉冲了上来,又把他们赶了回去。
恼羞成怒的德军下一次派遣更多的人杀回来,再将阵地夺回来,到了晚上,俄军组织夜袭,又把阵地给夺回去了......。
这样的事情在整个战场上随时上演着,往往一处阵地要反复易手十几次,直到一方耗尽了鲜血,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主动放弃为止。
而如此激烈的争夺,导致双方的伤亡数字都迅速的攀升着。
仅仅是五月五号这一天,德军的伤亡就接近了一万两千人,而俄军那边的伤亡也不小,超过了一万五千人!
如此惨烈的伤亡,震惊了双方的指挥官,也震惊了全世界!
仅仅是一天,战场上就多出来了近两万具尸体,要是照这个节奏打下去,等到华莎战役结束的话,双方的伤亡岂不是要超过十万甚至是二十万?
这种可怕而又迅速的大规模伤亡,在欧洲战争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考虑到这场战役还没结束,等到它最终结束的时候,极有可能就会创造新的历史记录!
不过,一些国家的军事观察员们发现,原本处于防守一方的俄军,凭借着地形的优势他们的伤亡应该要比德军小才对。
但是为何他们的伤亡反而要比德军多呢?
这些人分析了一通之后,普遍都将这个原因归结到德军拥有炮火的优势上面,而忽视了其他因素。
其实,造成这一主要原因,是德军装备的机枪!
这些机枪在战斗中为他们提供了极为强大的拦截火力。
一开始的时候德军还没有将机枪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但是在反复争夺同一处阵地好几次之后,德军这才开始重视起防御工作。
而在进攻战中表现欠佳的机枪,在防守战中的威力却极为强大!
往往德军在一处阵地上架上一挺机枪,就能轻易的封锁俄军的进攻路线。
俄军要从德军的手中夺回这些阵地的话,就必须要扛着德军机枪的扫射,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杀到阵地上。
可如此一来的话,他们在进攻路上的伤亡就非常巨大,等到他们杀到了德军的跟前,就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
这种状态下,他们想要从德军的手中抢回阵地,显然是做不到的!
而德军方面,在意识到了机枪的重要作用之后,他们马上改变了策略。
他们在派兵夺下了俄军手中的阵地之后,会立刻将大量的机枪送往前线,以这些机枪为核心重新构筑阵地。
这样一来,一旦俄军发起反扑的话,德军就可以凭借着阵地上的机枪对敌军进行密集的扫射,给俄军制造大量的伤亡!
而在进攻中承受了巨大伤亡的俄军,不仅会出现大量的减员,而且攻击力也会飞速下降。
而攻击力下降的结果就是,他们无法从德军的手中夺回他们丢掉的阵地了!
如此一来,德军总算是解决了一处阵地要反复争夺好几次的窘境。
他们终于可以迅速的往前推进了!
在见识到了机枪的好处,而且在战斗中损坏了不少机枪之后,德军迫切的希望能从天朝进口更多的机枪。
而且,之前天朝买给他们的机枪在欧洲这边已经没有技术优势了。
高卢人和日不落人都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装备机枪了,眼下随着华莎战役中德军的机枪大显神威,协约国那边一定会抓紧时间研制和生产自己的机枪,而且还可能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感受到了这种军备竞赛的压力,德军希望能从天朝那边获得更加先进的机枪!
因为这一场战争是灭国之战,所以价格方面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毕竟第二帝国刚刚从高卢人手中获得了6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有了这么大一笔钱,他们在短时间之内根本不用为资金的事情而发愁了!
除了机枪之外,德军还希望能从天朝这边采购更多的火炮、更多的军舰夫。
日不落和高卢极有可能会联合起来进攻他们,考虑到日不落人拥有强大的海军,所以德军必须要增强自己的海军实力,否则的话自己的海岸线恐怕会被对方任意登陆,那样的话就太被动了!
顺便,在向天朝采购军火的时候,第二帝国还把之前约定好的那10亿法郎的战争赔偿一并支付给天朝。
这笔钱是当初他们结盟的时候,约定好了对高卢战败投降之后的战争赔款的分成。
天朝虽然没有直接派兵去参加普法战争,但是在东边牵制了毛熊,间接的给德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且他们还出售了大量的先进武器给德军,使得德军的武器装备大大领先于法军,这是帮助德军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两国约定之中,战争结束之后,第二帝国要支付10亿法郎的战争赔偿给天朝。
换算成白银的话,差不多相当于1.5亿两白银了,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高卢人最大的失策,大概就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向汉斯支付了战争赔偿吧?”
得到了第二帝国主动送过来的这一笔资金,林千羽笑着对身边的洪仁玕说道。
在天朝的中央银行成立之后,通过发行新货币,回收市场上的旧货币,让天朝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天朝的财政赤字问题。
去年天朝的财政赤字虽然提高到了3.5亿两白银,创造了新高。
但是相较于一年之前,对于这个数字,洪仁玕却并没有表现的太过担忧。。
原因在于,天朝去年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了3亿两白银,其中工业发展带来的税收和商业税收增长很快。
按照去年的增长势头,今年国内的工厂提供的税收将会超过8000万两白银,商业税收将会超过1.2亿两白银。
这两个加起来的话就有2亿两白银的入账,而传统的税收大头农业税收去年贡献了1.5亿两白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清廷巅峰时期的两倍还多了!
由此可见,土地改革之后,去掉了地主阶层这个吸血鬼之后,天朝的农业税收潜力有多大。
这还没算税收大头海关的关税,随着天朝内部逐渐安定下来,百姓们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社会的经济活动开始迅速的复苏。
这种情况下,天朝的对外贸易也在快速的增长着,而受此影响,海关的关税也在迅速的增加着。
1867年的时候,天朝的海关关税收入超过了3000万两白银,今年这个数字预计会超过5000万两白银。
所以全部加起来的话,今年天朝的税收将会超过4亿两白银!
税收的快速增加,是洪仁玕的底气所在。
而除了传统税收之外,铸币税和新货币的发行带来的收入也相当可观。
去年的货币发行之后,他们从市场上回收了超过3亿两白银。
这些白银质量参差不齐,含银量普遍都不高,所以在新货币发行之后,持有这些白银的人都非常乐意将手中的这些成色不足的白银跟政府发行的成色很足,含银量极高的银币兑换!
当然了,这种兑换是要按照对方提供白银的含银量来估算价值然后进行兑换的。
不过央行这边为了尽快的回收市场上流通的白银,所以并没有那么计较,给那些前来兑换的人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让利。
这使得那些尝到了甜头的人几乎毫无保留的将家中囤积的白银全部都拿来交换,于是,民间的大量白银都开始流入央行的手中。
而央行得到这些白银之后,按照一比三的比例,将白银制成银币的同时,还发行了三倍面值的纸币。
如此一来,在白银的总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市面上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了三倍,等于是凭空变出了9亿的资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