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之和诊断了伤势,确实有点严重。不过也不是不能治疗,郑之和拿出自己的疗伤丹药,为齐云服下。
郑之和药珍贵,药效也很好。
齐云在服下药不久之后,脸色开始好转,就知道郑之和的药很管用。
郑之和又为齐云把了下脉,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跟王小福说道:“你们这位村长,已经没事了,后期后好好养病,有没有纸跟笔,我写一个方子,你们去县城或者附近的镇上抓药来,为他每天服药,不用半个月就可以下床走动了。”
齐云主要所受的伤是内伤,所以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只能静养。
“谢谢你们,你们的恩情,我们无以为报。”
王小福能看到齐云的脸色变化,知道郑之和所说不假。
其他人听到齐云没事了,也感谢的看着郑之和。
既然齐云没事了,王小福也没有忘记,玉暖他们来是所为何事,起身说道:“三位大侠,你们随我来。”
王小福带着玉暖他们来到一个空着的房间,说:“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我王小福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玉暖看了眼郑之和,现在她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了,如果看到这里那些小孩妇女,玉暖想着既然他们犯法,就有官府定罪。
可是现在,玉暖心软了,因为她知道,一旦这些人被官府收押之后,这里的妇女小孩老人,可能就没法生活下去了。
“王小福是吧!你跟我讲讲,你们村子是如何来到这里的?还有你们打劫多久了?手上有没有沾上人命?”
“没有,我们真的没有伤过任何人的性命。”
王小福连忙摇头,摆着双手,否认道。
“三位大侠,我们以前也是普通百姓,哪敢做这些伤人性命的事,之前,我们只是打劫一些钱财,也是在实在是没法活下去的情况下,村长才会带着我们这些兄弟们去路上拦截过路之人。”
“可是,你们抢劫是不对,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
玉暖有些不赞同的看着王小福。
“小女侠·······”
王小福想要解释什么,却被玉暖打断,说道:“你也不用叫我们大侠了,我叫谢玉暖,他是江堇枫,这位,你就称呼他为郑先生。”
玉暖指着江堇枫跟郑之和说道。
玉暖有些不习惯,被别人一直大侠大侠的叫着。
“好的,谢小姐,我们也知道我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可是你也看到了,现在这个山谷里有几十口人,都是些小孩子和弱体的老人妇女,如果我们不去打劫他人,这些人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王小福说着,声音开始变得哽咽起来。
“我们知道我们这些人,在你们眼中可能人命轻贱,可是我们也想要活下去,什么气节,什么自尊,都比不过活命重要。”
王小福一声声的话语,道出了底层人的无奈。
玉暖避开了王小福的眼睛,不敢看着他眼中对命运不公的控诉。玉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是无法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
“王小福,我们没有这样想,我知道你们活的艰难,可是,世上可怜之人很多,如果人人都放弃了自己的良心,只为活下去,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将无法延续下去。”
郑之和语重心长的说道。
“郑先生,不是这样的,我们这里的人都是很善良的,打劫这件事只有我们几个哥们参与了,剩下他们都不知道。”
王小福着急的解释道。
王小福的意思,是想要将那些普通人分割开了,如果玉暖他们还是想要他们去官府投案自首,也希望玉暖他们能放过这些普通人。
“我知道了,可是他们也知道你们在做什么,也坦然接受了。”
玉暖有点看不懂郑之和的想法态度了,玉暖觉得郑之和不是一个没有慈悲之心的人,所以不会一直抓着王小福这些不放。
玉暖想要开口为王小福他们说话,却被江堇枫拉住了手腕,对着她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多说。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说,玉暖还是听从了江堇枫,没有说话。
王小福看到郑之和并没有因为他们这些人可怜,而同情他们,脸上的绝望掩饰不住,是不是他们注定是没法逃脱罪名了。
“郑先生,谢小姐,我求求你们放过外面的那些村民,我给你你们跪下磕头了。”
王小福从凳子上滑下,跪在地上,准备要磕头。却被郑之和伸手抵住,说:“你先起来,起来我们慢慢聊。”
江堇枫站起来,一只手就将王小福拉着站起来。
“王小福,我们没有想找普通村民的麻烦的,你就放心吧!”
玉暖笑着说道。
“对了,你还没有回答刚才郑伯伯问的前两个问题了?”
刚才王小福只顾着紧张了,根本不记得这位郑先生提问的问题了,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谢小姐,我记性不好,你能不能提示一下郑先生的问题了?”
王小福发现,虽然玉暖武功高强,可是最为心软,所以问到她。
“就是你们村子怎么来到这里的,还有打劫了多久,有几年?”
玉暖重复了下问题。
“三年前,我们村子遇到历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也不只是我们村子,周围所有的村子都一样,为了活命,我们的老村长,也是现在村长的父亲,当机立断带着我开始往南方逃亡,路上,因为有老村长坐镇,我们村的村民比较齐心,所以在逃亡的路上,我们没有任何的伤亡,不像是其他一起逃亡的同行人,他们为了点食物水,互相的杀害,损失严重。”
“当时,其他人的所带的食物都吃完了,我们村省着吃,还有些剩余,可是路程还很遥远,老村长担心这些人,饿极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于是就带着我们走了另外的一条路,没想到误打误撞,来到这个山谷,这里有水,适合宜居,然后老村长就我们整个村子定居在这里,想着等干旱过去了,我们再回到原来的村子里。”
王小福讲述着,想起老村长的去世,湿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