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皓清一路纵马疾驰,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官道上呼啸而过。他心急如焚,深知入学时间紧迫,一路上快马加鞭,马不停蹄。那匹马儿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四蹄翻飞,鬃毛随风舞动,每一次奔跑都竭尽全力。
终于,在未时的钟声敲响之际,孟皓清赶到了谦儒学院。学院那高大宏伟的门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庄严肃穆。他来到门口,双手一勒缰绳,马儿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长嘶,稳稳停住。孟皓清身姿矫健,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
门口的侍卫们,一眼便认出了他。毕竟他们都是都察院的人,平日里对孟皓清的威名如雷贯耳。只见他们整齐划一地抱拳躬身,齐声说道:“见过孟大人!”声音洪亮,在空气中回荡。其中一名侍卫,下意识地便要上前去牵孟皓清的马,打算将其妥善安置。
就在这时,张凌云一脸严肃地从学院内走了出来。他步伐沉稳,气势不凡,身着一袭深色长袍,衣角随风飘动。他目光锐利,扫了一眼现场,沉声说道:“哪有什么孟大人,在这谦儒学院里,都是求学的学子。给我回去!”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侍卫们听闻,赶忙挺直身子,退回到原来的位置。
张凌云身后,跟着范洪武和于九。这二人看到孟皓清的瞬间,心中竟莫名地涌起一股压迫感。尽管他们的官职在朝堂上比孟皓清要高,可孟皓清在大尉的威望极高,那是一种源自众人内心深处的敬重,绝非官职所能衡量。此刻,他们竟也下意识地想要躬身行礼,仿佛孟皓清身上有着一种无形的气场,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敬意。
孟皓清看到张凌云等人,心中明白这是入学的新规矩。他连忙恭敬地躬身一拜,说道:“见过先生。”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称呼张凌云为“张大人”,而是改口称“先生”,因为刚刚张凌云的话已经表明,进入花都的谦儒学院,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大家都以学子和师长的身份相待。
张凌云双手背在身后,脸上带着明显的怒容,冷冷地说道:“大尉边境那么偏远地方的学子,都早早赶到了学院。你呢?为什么会迟到将近两个时辰?”他的语气中带着责备,作为孟皓清从小到大的授业老师,他对孟皓清向来要求严格。
孟皓清自然了解张凌云的脾性,他深知此刻无需多言,于是默默地伸出手掌。张凌云见状,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戒尺,“啪”的一声,清脆悦耳的声音在空气中响起。戒尺落下,仿佛也在提醒着孟皓清,在这学院里,要遵守规矩,不可懈怠。
随后,张凌云微微转过身,背过手去,说道:“回士舍去把包袱放下,然后赶紧去踏月阁。孔牧大儒正在那里讲课,可别再耽误了。”孟皓清点点头,应了一声,便快步朝着学院大门走去。
刚一进入大门,孟皓清下意识地想往右边走。这时,身后传来张凌云的声音:“不在那边,那边是女子的士舍,你们男子的士舍在左边。”孟皓清听到后,脸上微微一红,赶忙调转方向,朝着左边急匆匆地跑去,那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张凌云望着孟皓清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欣慰的笑容。然而,紧接着,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摇了摇头,那复杂的神情里,既有对孟皓清一贯随性作风的无奈,又饱含着对他未来在学院表现的期许。他深知孟皓清性格洒脱不羁,在这规矩森严的学府之中,不知又会闯出怎样的“名堂”。
此时的踏月阁内,气氛轻松而热烈。孔牧并未急于开讲授课,而是正与众多学子们亲切地相互认识、交流。他的目光时不时地投向门口,似乎在殷切等待着某个重要身影的出现。此次招收的九十名学子中,仅有两名男学子,可直至此刻,两人却一个都尚未现身。孔牧心中尤为期待孟皓清的到来,他听闻过孟皓清的诸多事迹,对这位年轻人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然而,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他的身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焦急。
就在众人交谈甚欢之时,屋内原本嘈杂的声音,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突然按下了静音键,戛然而止。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只见孟皓清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苍松般屹立在那里。他身着探清府的武夫装扮,显得格外醒目,与周围身着儒服、文质彬彬的学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余的学子们见状,纷纷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疑惑与诧异的神情。有学子忍不住小声自言自语道:“这怎么是个武夫装扮啊?看这装束,应该是东都探清府的人吧。这人究竟是谁啊?”话语中满是不解。其余几个人也纷纷附和,提出同样的疑问。在以文为傲的花都,向来尊崇儒雅之风,敢于这般一身武夫打扮堂而皇之地进入学堂的人,实属罕见。
孟皓清见状,不慌不忙,大大方方地躬身一拜,声音洪亮而清晰地说道:“见过孔大儒。”那声音坚定有力,在安静的阁内回荡。
孔牧虽然从未与孟皓清谋面,但仅仅从眼前这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以及他敢于身着武夫官服坦然进入学堂的果敢行为,便已然猜出,此人必定就是孟皓清。他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神色温和却又不失威严地说道:“迟到了啊,报上你的名字。”
孟皓清闻言,再次恭敬地躬身,有条不紊地说道:“东都,孟皓清,字益合。”
话音刚落,整个屋内瞬间像炸开了锅一般。孟皓清的名号,在大尉可谓如雷贯耳,学子们大多都听闻过他的英勇事迹。一瞬间,交头接耳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原来他就是孟大人啊,没想到长得如此英俊不凡。”
“这就是那位威名远扬的探清府总督孟大人吗?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学子们的目光中,既有对孟皓清的好奇,又不乏钦佩与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