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逸的脚步轻快而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春风之上。
他双手紧紧地抱着一摞厚厚的文书,那是他精心整理的田庄试验数据。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更显得他神采奕奕,自信满满。
他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仿佛已经看到那些地主们被新技术的优势所折服,纷纷点头称赞的场景。
此刻的他,就像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将军,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开始一场改变唐朝农业格局的伟大征程。
来到张地主府上,郑逸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文书又紧了紧,推开了厚重的大门。
他迈步走进厅堂,当他看到端坐在太师椅上的张地主,以及一旁面色严肃的赵老农时,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了,他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始他的“演讲”。
“张地主,赵老农,今日我前来,是想给你们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郑逸的语气中充满了热情,他将手中的文书举起来,轻轻地拍了拍,“这是我在田庄试验之后得出的数据,新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亩产至少可以翻上一番!”
赵老农听了这话,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拄着拐杖,重重地敲了一下地面,发出一声闷响。
“这位殿下,老朽斗胆问一句,你说的什么新技术,老朽怎么从来没有听过?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耕田的,土地的脾性我们再了解不过了,依我看,您这新技术,怕是经不起考验啊!”他眼神犀利地盯着郑逸,语气中充满了质疑。
郑逸被赵老农的反驳弄得有些措手不及,脸上的笑容也僵硬了一下。
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揉了揉眉心
“赵老农,您说得有道理,但是…”郑逸刚想解释,赵老农却又打断了他。
“殿下,您是尊贵的皇子,自然不必为生计发愁。可我们这些泥腿子,却是要靠天吃饭的。万一这新技术出了岔子,那我们可就颗粒无收了啊!”,赵老农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郑逸看着眼前固执的老人,心中无奈但是,我手中的数据,已经证明了……
”
他的话语没有说完,只是停顿在那里,他缓缓举起手中的资料,此刻,却又不再言语,厅堂内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唯有他的眼神,透露出些许的坚定与期盼,似乎在等待着众人的回应。
郑逸深吸一口气,将现代农业知识娓娓道来,从土壤改良、作物轮作到肥料配比,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唐朝的实际情况,将这些知识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一遍。
他时而挥舞着手臂,仿佛在田间地头亲自示范;时而用树枝在地上画图,将复杂的原理简单化;时而停下来,观察众人的表情,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讲解方式。
起初,地主们听得一头雾水,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但随着郑逸的讲解越来越深入,他们的表情逐渐发生了变化。
有的地主开始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有的地主则开始小声地与旁边的人交头接耳,还有的地主则干脆拿出纸笔,认真地记录着郑逸所说的每一个字。
看到地主们态度的转变,郑逸心中一喜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继续更加卖力地讲解起来。
“所以,只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亩产翻一番并非空想!”郑逸充满激情地总结道。
就在这时,一只纤纤玉手端着一杯热茶递到了郑逸面前。
郑逸转头一看,正是夏婉。
她温柔地笑着,眼神中满是信任和鼓励。
郑逸接过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他感激地看了夏婉一眼,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不会放弃。
“郑逸哥哥,辛苦啦!”夏婉柔声说道。
郑逸笑了笑,放下茶杯,正准备继续说些什么,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厅堂内短暂的宁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孙县令一脸焦急地走了进来,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官服也略显凌乱。
他先是向张地主拱了拱手,然后目光落在了郑逸身上,神情复杂,欲言又止。
“下官参见殿下。”孙县令行礼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眉头紧锁,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
“殿下推广新农技的热情,下官钦佩不已,只是…这新技术前所未有,万一有个闪失……”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地瞧着郑逸的脸色,“下官担心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啊。”
郑逸一眼便看穿了孙县令的顾虑,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来,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孙县令,语气坚定地说道:“孙县令,本王明白你的担忧。但正所谓‘不破不立’,若墨守成规,何时才能有所突破?这新农技虽是前所未有,但本王已经在田庄进行了多次试验,数据证明,其确有奇效!”
郑逸顿了顿,语气更加慷慨激昂:“倘若这新农技真能推广开来,我大唐的粮食产量必将大幅提升,百姓也能安居乐业,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孙县令身为一方父母官,难道不该鼎力支持吗?”
孙县令被郑逸的气势所震慑,一时语塞,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低头沉思片刻,又抬头看了看郑逸,最终,他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殿下所言极是,下官也并非不愿支持,只是…这风险太大,下官实在难以承担啊。”
郑逸见状,心中暗喜,他知道孙县令已经开始动摇了。
他上前一步,拍了拍孙县令的肩膀,语气诚恳地说道:“孙县令不必担忧,一切风险,本王一人承担!若是成功,这可是造福百姓的大功一件,于你的政绩也是大有裨益啊!”
孙县令听到这话,眼神一亮,他思忖片刻,终于缓缓点了点头:“既然殿下如此坚持,下官也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只是,还望殿下三思而后行啊。”
郑逸见孙县令终于松口,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拱手向孙县令致谢:“多谢孙县令体谅,本王定不负所望!”
“那…下官这就去准备准备?”孙县令试探性地问道。
郑逸笑着点点头:“有劳孙县令了。”
孙县令离开后,郑逸转头看向张地主,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张地主,你看……”
张地主哈哈一笑,拍了拍郑逸的肩膀,“殿下放心,老朽这就让人准备,明日便可动工!”
郑逸闻言大喜,他激动地握住张地主的手,兴奋地说道:“太好了!有了张地主的支持,此事必成!”
夏婉看着斗志昂扬的郑逸,眼中满是钦佩,她轻轻走到郑逸身旁,柔声说道:“郑逸哥哥,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郑逸转头看着夏婉,眼中的光芒更加明亮,“婉儿,你……” 他突然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门外,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看来,我们又有客人来了。”阳光洒在平整的土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希望的味道。
田埂边,崭新的木牌上,“示范田”三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是郑逸建立的第一个示范田,也是他推广新农技的起点。
田地里,农夫们正忙着播种,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郑逸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这初具规模的示范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仿佛看到了金灿灿的麦浪,听到了丰收的欢笑声。
他握紧拳头,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新农技推广到整个大唐,让所有的百姓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终于迈出了第一步!”郑逸兴奋地对身边的夏婉说道,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夏婉看着兴高采烈的郑逸,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郑逸哥哥,你真棒!”她由衷地赞叹道。
郑逸哈哈一笑,伸出手轻轻刮了一下夏婉的鼻子,宠溺地说道:“这还只是开始呢!”
他转身望向远方,目光深邃而坚定。
远处,连绵起伏的田野,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仿佛一片等待他去开垦的处女地。
“示范田虽然建成了,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郑逸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望着远方的田野,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南方,那里,是更多等待他去说服的地主和官员……
“我们该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