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禅颔首,了然接口道:“丞相是担心此物会被魏国有心之人猜出配方吧?”
诸葛亮欠身,沉声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随军商人往来各州,若被魏国细作察觉异样,将此三物拿回去研究,若让曹魏发现此间奥妙,后果不堪设想。”
刘禅浅笑,赞叹道:“相父倒是谨慎……”
“既如此,那便再去找随军商人大量购买一些盐、朱砂、石灰等物,以混淆视听,就说我军准备研制新的疗伤药物,需要用到这些材料。”
诸葛亮听闻,眼中赞许,拱手应道:
“甚妙,如此一来,可保万无一失。”
刘禅点点头,而后转身回营去,这阵子可把他累坏了。
对于火药的配比,刘禅不太担心曹魏会学去。
这玩意,配比之难,就算知道其成分也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才能制造出具有威力的火药。
若不是刘禅拥有后世的记忆,知道火药三种成份的大致比例,也不可能进行不到二百次的实验,就将威力提升至此。
在这个信息封闭的时代,只要黄崇不要将火药具体比例直接送给司马懿,魏国想要根据情报,捕风捉影,从而制造出能使用火药,没有十年以上的时间想都别想。
十年,足够刘禅横扫诸国了。
……
回到营帐后,刘禅拿出一张宣纸在上面写写画画。
火药已然成型,再制作引线、炮管、炮弹三物就比较简单了。
炮弹可用打磨好的圆形石弹,或者铁弹、开花弹都可。
以目前的时代工匠水平制造出的火炮,其威力想要轰塌城墙比较难,但轰倒城门应该问题不大。
半个时辰后,刘禅拿起一叠宣纸,交给黄崇。
“将图纸拿给军中匠人,让他们按朕图纸上所画的样式,先打造几门模型来看看。”
黄崇翻看图纸,不解道:“陛下,您这画的是什么车?”
“车?”刘禅一愣,“叫车倒是也行,你就叫他火炮车吧。”
“还有,派人去上庸告知费祎,让他把所有上庸匠人尽数带到顺阳来。”
黄崇点点头:“哎,好。”
黄崇正欲离去。
刘禅又叫住他:“慢着,差点忘记问了,此前与虎豹骑一战我军伤亡如何?”
黄崇赶忙收住脚步,回道:
“陛下,经过统计,岳将军的陷阵军伤亡近六千,陷阵军乃新军,与虎豹骑短兵相接,折损惨重,徐将军麾下骑兵伤亡近千,羽林卫伤亡一百二十四人……”
“此役,曹魏虎豹骑伤亡五千五百余,我军缴获敌方上等战马六千余。”
刘禅闻言皱眉,这一仗打下来,只能算是和曹洪拼了个两败俱伤。
虎豹骑,果真名不虚传。
不过刘禅并未太过意外,陷阵军皆乃步卒,又为新军,硬刚魏国顶级精锐,能打出这样的战绩已经很强了。
刘禅正沉思着,黄崇又道:
“对了,陛下,方才岳将军派人传信,说他统领陷阵军与虎豹骑一战后,发现陷阵军的短板在于没有远程击打能力,岳将军说陛下如果将来要补充陷阵兵源,还望能给他补充一些擅使弓弩之兵。”
刘禅瞥了他一眼:“信呢?给朕看看。”
黄崇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呈递给刘禅。
刘禅接过,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岳飞将此前战事总结、以及对未来补充兵源的期望详细阐述。
看完信,刘禅微微点头,接着抬眸道:“拟旨,朕觉得陷阵军这个名字不太吉利,即日起,改“陷阵军”为“龙武卫”,龙武卫乃天子三卫,岳鹏举担任龙武卫第一任指挥使……”
“派人告知岳飞,龙武卫退回涅阳休整,补充兵员,从军中步卒挑选补入,增设四千名弓弩手,两千名骑兵,将龙武卫兵力补充至两万四,分左右“龙武卫”,一卫一万二千人。”
“此前从虎豹骑那儿缴获的战马,挑出四千匹给龙武卫使用……嗯,就这样吧!”
黄崇:“喏!”
“嗯,你去吧,今日务必将这些事都办妥……帮朕把相父请来此处。”
……
黄崇领命匆匆离去,刘禅坐在营帐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纷飞。
“叮,宿主完成隐藏任务,(研制火药)奖励系统积分5000,宿主目前拥有系统积分6851。”
刘禅一愣,随后轻笑:“系统,你人真好。”
不多时,诸葛亮走进营帐道:“陛下,您找我?”
刘禅起身相迎:“相父请坐,今日找你来,是想和你商议一下官员品级改制……”
诸葛亮轻声重复:“官员品级改制?”
刘禅点点头:“对。”
……
与刘禅在帐内聊了近三个时辰后,诸葛亮才缓缓驶离。
刘禅与诸葛亮细聊的是:废除三公九卿体系,并且跳过“九品中正制”,直接使用明清时期更为成熟的品级制度。
最后诸葛亮给出的建议是:
陛下当先行从武官群体入手,改制武官,这些武将常年跟随陛下出生入死,在制度更新方面,他们不会有太大的意见。待将来废除丞相制后,再彻底革新文官和地方官的品级制度。
……
刘禅深感赞同,他决定就这么办,先改制武官品级,将来再着手文官。
毕竟文官的改制会影响到大量权力的分配,政治体系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荡……
况且如今的选官制度还未变革,若实行文官品级改制,极容易在不久后进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尴尬境地。
故而,刘禅决定再缓缓。
……
次日。
刘禅亲自拟写圣旨:朕废除旧有之武官体制,启用新制,细化诸将品级,设十六品……
一品、九品无从,二至八品有正从之分。
正一品乃三公之位:
司徒、司空、太尉。
(三公之位品级最高,原则上三公无实权,乃荣誉之职。)
正二品:大将军。
从二品: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国将军、镇国将军。
(这里将原本卫将军,改为卫国将军,增设镇国将军,排名不分先后,同属从二品。”
正三品:前、后、左、右、中,五方将军。(这里在四方将军的基础上增设“中将军”。排名不分先后,同属正三品。)
从三品:东、西、南、北,征、镇、平、安,十六将。(此十六将,排名不分先后,同属从三品。)
正四品:非上述的所有杂号将军皆为正四品。
从四品:偏将军。
正五品:牙门将。
从五品:裨将军。
正六品:校尉。
从六品:千夫长。
正七品:军侯。
从七品:百夫长。
正八品:总旗。
从八品:小旗。
九品:伍长。
士卒无品级。
……
将武官品级制度拟写好后,一番思索,刘禅又继续落笔:
朕今依新制,任命诸将:
着赵云为“太尉”兼任“大将军”,总掌全国兵事,将襄阳一应军务交由其子赵统。
大将军收到旨意后,即刻前往南阳,伴朕左右。
薛仁贵授车骑将军,戚继光任骠骑将军,徐达为镇国将军,魏延拜卫国将军。
岳飞任前将军,李元芳授左将军,朱文正为中将军,关兴封后将军,姜维拜右将军。
除此之外,其余将领皆保留原职。
刘禅在圣旨后方道明:四方十六将还有诸多空缺,其余众将若想晋升,便拿军功来换取,朕,不吝封赏!
圣旨拟好后,刘禅招来黄崇。
“将朕旨意抄送南北各个军营,务必让每一位将士都清楚知晓新的武官品级制度。”
……
南阳各处军营最先收到旨意,消息很快在南阳军营传开,诸多将士议论纷纷。
如同刘禅所想的一样,众将士并没有什么反对声,反而对这新品级制度跃跃欲试。
“这新制度俺是越看越激动!”一个年轻士卒面色通红,挥舞手臂:“真的…只要在战场上多多杀敌,说不定俺们将来也能成为一名七品武官,光宗耀祖,啧啧,七品武官,多好听啊……”
这话引发了周围一片士兵附和。
……
又过了几日。
汉魏之间,相安无事。
既然火药已研制出了,刘禅也下令停止了涅阳城外的壕沟挖掘。
费祎日前已抵达顺阳,刘禅命李球把军中的所有匠人都送到顺阳去交给费祎。
令其用最快的速度尽可能的多制造火药以及火炮。
刘禅已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南阳化为曹魏十万大军的坟场。
……
还有一事,让刘禅颇为不解,此前曹叡那么想购买刘禅手中的热气球,而今刘禅答应售卖给他,已传信前去多日,却不见曹叡那儿有丝毫动静。
刘禅心中疑云顿生,遂扬声唤道:
“黄崇!”
不过须臾,黄崇便疾步走进营帐:“陛下,臣在!”
“曹魏近来有何动静?”
黄崇回道:“陛下,臣刚汇总完最新情报,倒是有几件事。”
“说说看。”
“数月前,曹魏在河北地区大肆征兵,已达到十五丁抽一的程度,三个月内,征集了近六万新军,百姓叫苦不迭,壮丁被迫应征入伍,河北民怨沸腾。”
“还有吗?”刘禅问道。
曹叡爆兵并不奇怪,眼下的局势,他不加速爆兵才有鬼了,况且才十五丁抽一……
需知,蜀汉最艰难时,曾达到过十丁抽一。
黄崇接着说道:“魏将臧霸已成功攻下濡须口,如今曹真、臧霸、毋丘俭三人合兵一处,麾下拥兵八万,正陈兵长江北岸,军营绵延数里,士兵日夜操练,战船整齐排列,随时可能再度跨江进攻孙权。”
刘禅点点头,这也是意料中的事。
“孙权那边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孙权前往柴桑后,暂时还未收到东吴方面的消息。”黄崇回道。
“月前,曹叡册封公孙渊为辽东太守,意在稳住辽东。”
刘禅微微颔首:“还有呢?”
“魏国从广陵郡发兵两万,进入丹阳郡,驻扎在武进县,与满宠驻守的建业遥相呼应。”
“就这些?没了?”
“没了,陛下……”黄崇摇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