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李世民结束早朝后,心情格外舒畅。他在房玄龄和杜如晦的陪同下,缓缓地走向位于长安城皇宫西侧的文学馆。

一路上,李世民欣赏着皇宫内的美景,心情愈发愉悦。当他们来到文学馆门前时,李世民停下脚步,环顾四周,只见这里绿树成荫,花草繁盛,环境十分优美宁静。偶尔还能听到几声清脆的鸟鸣声,仿佛在为这座文学馆增添一份生机与活力。

“玄龄、如晦,此处环境宜人,实乃读书、讨论文学经典之佳地啊!”李世民不禁点头称赞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相视一笑,房玄龄赶忙说道:“秦王殿下,这可是我们费了不少心思,四处寻觅才找到的宝地呢。今日,十八位学士已在馆内恭候多时,就等殿下您大驾光临了。”

说罢,房玄龄微笑着做了个请进的手势。

李世民见状,微微一笑,道:“如此甚好,本王也不可耽搁他们的时间。”言罢,他迈步踏上文学馆门前的石梯,步伐稳健。

当他们轻轻推开文学馆那扇略显厚重的大门时,一股淡淡的书香味如同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进他们的鼻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走进文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古色古香的装潢。木质的地板、天花板以及墙壁,都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气息。馆内的桌椅、灯具等摆设也都采用了传统的中式风格,仿佛将人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文化的世界。

再看那十八学士,他们各自端坐在书桌前,一人一桌,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有的学士正摇头晃脑地吟诗作对,有的则埋头奋笔疾书,还有几个人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文学问题。

而在他们的身后,是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面同样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这些书籍的种类繁多,涵盖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各个领域,让人不禁感叹这座文学馆的藏书之丰富。

此时,一些仆人正忙碌地穿梭于书架之间,整理着那些被借阅过的书籍,以便让它们能够尽快回到原位,方便其他学士查阅。

正当李世民等人欣赏着这一切时,那十八学士突然注意到了他们的到来。只见他们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面向李世民,齐声行礼问好:“参见秦王殿下!”声音整齐而洪亮,在这安静的文学馆中回荡,显示出他们对李世民的尊敬与敬畏。

“各位学士免礼!”李世民面带微笑,语气谦逊地说道,“本王自幼对文学一窍不通,实在惭愧。今日有幸能与诸位饱学之士相聚一堂,还望各位不吝赐教,帮助本王提升文学素养,增添几分书卷气。免得日后旁人见了本王,只当我是个只知舞刀弄枪、上战场杀敌的粗人。”

然而,李世民并未意识到,尽管他言辞恳切、态度谦和,但他那与生俱来的强大气场,却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山岳,压得在场的众学士们有些喘不过气来,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畏之情。

就在这时,房玄龄眼尖地注意到了众人之间略显拘谨的氛围。他微微一笑,迈步走到李世民身旁,恭恭敬敬地开口道:“殿下,且容微臣为您详细介绍一下这十八位学士吧。”

房玄龄先是面带微笑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将目光缓缓地落在了杜如晦和自己身上。他嘴角微扬,露出了一丝幽默的笑容,接着用一种轻松诙谐的语气说道:“至于微臣和杜如晦嘛,哈哈,就不必多做介绍啦!想必殿下对我们二人也是耳熟能详了吧?”

他的这番话虽然看似有些无礼,但却透露出一种与李世民之间的亲近和随意。然而,其他在场的学士们听到房玄龄如此说话,心中都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他们暗自思忖,这样的言语恐怕会激怒李世民,毕竟在宫廷之中,对秦王殿下如此不敬可是大忌。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世民并没有因为房玄龄的无礼而面露愠色,相反,他嘴角的微笑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明显了。只见他微微颔首,表示同意房玄龄的说法,似乎对他的幽默颇为欣赏。

房玄龄的这一顿操作,犹如一阵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散了之前笼罩在现场的些许凝重气氛。原本略显紧张的氛围,在他的妙语连珠之下,一下子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众人见状,也都纷纷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房玄龄看到众人都放松下来后,他继续介绍道:“记室薛收,想必秦王您也已经相当熟悉了,他跟随您历经多次征战,其才华和能力无需我在此过多赘述。接下来,我想向秦王您着重介绍几位新近加入的学士。”

“首先是姚思廉,他原本是代王杨侑的侍读,才学出众,品行端正。”

“褚亮,他之前隶属于薛举,其文学造诣颇高,书法更是一绝。”

“许敬宗,他曾是李密的部下,其博学多才,文笔犀利。”

“李玄道,他原属于王世充,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思维敏捷,善于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陆德明,他原本也在王世充麾下,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都有深入的研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者。”

“虞世南,他之前属于窦建德,其书法和文学成就都非常突出,堪称大家。”

“蔡允恭,他同样来自窦建德,以其才华和品德受到众人的赞誉。”

“孔颖达,他原属王世充,对经学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注释经典。”

“盖文达,他是冀州信都人,才华横溢,学富五车。”

“最后,还有李守素,他来自赵郡李氏,之前跟随王世充。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谱牒学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对于两晋、刘宋以来的全国各地氏族以及权贵家族的家族脉络,可谓是了如指掌,无一不知。”

在房玄龄介绍的时候,李世民面带微笑,眼神温和地与每一个人对视,然后微微颔首,表示友好。他专注地聆听着房玄龄对每个人的介绍,将他们的名字、特长以及过往经历都默默记在心里。

介绍完毕后,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诸位皆是饱学之士,才华横溢,本王今日有幸得见,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只要各位能够尽心尽力为本王效力,本王必定不会亏待大家。”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玄龄,从今往后,十八学士不仅一律享有五品俸禄,而且在饮食上有鲜美的鱼可供享用,出行时也有舒适的马车代步。”

众人听闻此言,心中皆是一喜,他们没想到李世民如此大方慷慨。这些优厚的待遇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和激励。于是,他们纷纷起身,向李世民道谢:“多谢秦王厚待!”声音整齐而响亮,充满了感激之情。

跟众人道别后,李世民面带微笑,步履稳健地走在前面,房玄龄和杜如晦紧随其后,一同走进文学馆后方的一间书房里。

进入书房,李世民环顾四周,看着这间布置典雅、充满书香气息的房间,心中涌起一股宁静之感。他走到书桌前,缓缓坐下,然后示意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坐下。

待两人坐定后,李世民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说道:“你们两人此次表现得非常出色!”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李世民所指何事。他们谦逊地笑了笑,齐声说道:“多谢秦王殿下夸奖,这都是我们分内之事。”

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对房玄龄和杜如晦所言的认可。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他的脸色突然变得异常凝重,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笼罩。他的声音也随之低沉下来,透露出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威严。

“我们大唐很快就会一统天下!”李世民的话语缓慢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说出口的,“然而,自古以来,便有‘敌国灭、功臣亡’的说法。如今本王功高盖主,这对本王而言,绝非好事。”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接着,他继续说道:“本王对此事深思熟虑已久,本王所求,并非仅仅是在马上打天下,更要在下马后能够治理好天下!”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端坐于案前,面色凝重,沉默不语,然而他们的内心却如波涛汹涌般难以平静。事实上,对于当前的局势,他们同样忧心忡忡,焦虑万分。

这两人皆非等闲之辈,皆是才智过人之人。他们对当今大唐皇帝李渊的性格和为人,可谓是心知肚明。在他们的眼中,李渊绝非一个真正的仁义之君,其行为和决策往往让人捉摸不透。

当李世民说出那番话时,房玄龄和杜如晦不禁心中一惊。他们未曾料到,李世民竟然会如此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然而,在短暂的惊愕之后,他们却又暗自庆幸起来。

庆幸的是,李世民并未因自己是李渊之子而对其盲目尊崇,而是有着独立的思考和见解。这让房玄龄和杜如晦意识到,李世民并非那种被亲情蒙蔽双眼的人,他有着清晰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

作为李世民的亲信和心腹,房玄龄和杜如晦对他的野心和抱负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与李世民相处已久,对他的为人处世更是了如指掌。在他们看来,李世民才是那个能够引领他们共创天下、共享荣华富贵的真正仁义之君。

李世民说完后,目光落在房玄龄和杜如晦身上,眼中透露出信任和期待。房玄龄和杜如晦见状,连忙站起身来,齐声说道:“请秦王殿下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辅助殿下,共同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

李世民微微一笑,他从两人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忠诚和决心。他相信,有了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样的得力助手,他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李元吉凯旋而归后,便时常出入皇宫。这一天,他与一群大臣一同陪伴李渊在皇宫内饮酒作乐。

皇宫内灯火通明,酒香四溢。众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李元吉坐在李渊身旁,时而与大臣们谈笑风生,时而偷偷观察着李渊身边的张婕妤。只见他趁着李渊不注意的时候,便会与张婕妤眉目传情,暗送秋波。

李渊心情愉悦,频频举杯,与众人一同畅饮。几杯酒下肚后,他兴致勃勃地拿出一把雕刻精美的琵琶,轻轻拨动琴弦,弹奏起一段美妙的乐曲。那琵琶声如泣如诉,婉转悠扬,令人陶醉其中。

一曲终了,众人纷纷鼓掌喝彩,赞不绝口。李渊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心情愈发舒畅。

李元吉见状,趁机阿谀奉承道:“父皇,您的琵琶技艺真是出神入化,比宫中许多乐师都要厉害得多啊!”他顿了顿,接着说:“说起音乐,儿臣近日听闻二哥开设了一间文学馆。二哥向来对读书并无太多兴趣,不知他为何突然要开这样一间文学馆呢?”

李渊听李元吉说李世民建了一间文学馆,心中不禁一动。其实,关于这件事,他之前就有所耳闻,甚至还专门派人去调查过。然而,经过一番深入了解后,他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

李渊自信满满地说道:“我大唐很快就能一统天下。二郎也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四处征战,学习一些文学知识,不仅可以增添他的书卷气。”

然而,在李渊的内心深处,他却有着另一番想法。他认为李世民此举并非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学,而是在向自己示弱。

想到这里,李渊的眉头微微一皱,但他并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随即他又想起他最近的烦心事,他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然后缓缓说道:“最令朕担心的事,还是河北地区的复叛。那些人虽然只是乌合之众,但他们毕竟是一股势力,如果不能及时镇压,恐怕会对我大唐造成不小的麻烦。”

李元吉见状,连忙拿起桌子上的酒杯,给李渊敬了一杯酒,宽慰道:“父皇放心,堂叔一定会轻而易举地将他们铲除。这点小事,绝对不会影响到我们大唐的统一大业。”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霸天武魂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汉末之全面开战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贰臣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大明未央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半个医士成皇帝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独镇边关要杀我,大军临境你急了?无敌九皇子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浪子列国历险记我从替身成为皇帝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