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派人去请太医,来的自然是还是王太医这个倒霉的小老头儿,看着趴在床上哎呦哎呦,后背被抽的一道道红印子的胤祚,老头儿心里就一个想法,苍天啊,大地啊,这是哪位英雄好汉这么有勇气啊……
胤祚身上的伤虽然看上去很是严重,但那确是正了八经的皮肉伤,以王太医那精湛的医术要不是康熙特意点名,让他过来给胤祚处理这点伤口那简直可以说是大材小用,老头儿给胤祚看病这么多年,别的不说这位爷喝药难得问题他心里那还是门清的。
“万岁爷,王爷身上这伤虽然看着吓人其实却并不十分严重,正所谓这是药三分毒,即便是补药喝多了也对身体并无益处,老臣先给王爷拿些药膏涂抹上,如果不发热的话,这药也不用喝了。”
胤祚本还以为自己今天这一遭指定又逃不过要被灌苦药汤子的命运呢,没想这幸福竟然来的这么猝不及防,不喝药好啊,不喝药妙啊,不喝药简直呱呱叫啊。
胤祚莫名其妙的逃过一劫,此时这心里正十万只青蛙在那呱呱叫的兴奋呢?就听旁边他那坑货弟弟开口了。
“王太医,我看不行你还是给六哥开两副药喝吧,你瞅瞅他现在这疼得头上都是汗的样子,看着那可不像是没事的样子。”
胤祚心里现在真的就只有一个想法,这糟心的弟弟那是真的没法要了,什么叫不行还是给他开两副药喝喝,咋着,合着被灌苦药汤子的人不是你呗。
“十四你快闭嘴吧,听没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专业的事情还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你是太医还是人家是太医,既然王太医都说了我这身上的伤并无大碍不需要喝药,那他这诊断结果指定是没错的,阿玛,您快找俩人来把十四这家伙给我搭出去,我现在看见他浑身哪哪都疼……”
太医说了不用喝药,胤祚这个当事人也表示自己不想喝药,康熙这个最后决策人自然是也不想强求自己那宝贝疙瘩,在王太医配合着德喜给胤祚处理完身上的伤口之后,便叫人过来将胤祚连人带榻一块抬到了清溪书屋。
你别说胤祚这身娇肉贵的身体这回还挺争气,一直到第二天上午王太医过来给他换药,都没有任何要发热的迹象,王太医的医术毋庸置疑,他配的药膏效果自然也不错,在涂了两天的药膏之后,胤祚身上那伤口也就好的差不多了。
康熙这人向来果断,既然已经拿定主意要啃下倭国这块骨头,为了不夜长梦多,自然是趁热打铁,当然,哲也那边箭在弦上,也不会一直允许他拖拖拉拉下去也就是了。
中国人大抵都是这样,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求师出有名,康熙既然已经决心了要出兵助哲也夺权,那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胤祚半靠在榻上,就那么看着他爹,他哥,他弟在那集思广益了一天也没商讨出来个可行的结果,心里那叫一个着急,不是,这事情它有这么难吗?
“阿玛,我看不如这样,您现在就写封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去cx给他们的王,请他配合我们演出戏,就说倭国入侵他们,他派人来请我们这个宗主国助他们平乱。”
其实要出兵倭国,不一定要用这个办法,但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的还回来,既然当初的甲午海战是清日战争的开端,那现在他当然也要以这样的开端把一切都给他们还回去。
“可是六哥,你怎么能确定他们收到信之后一定会配合我们,这要是他们将这信交给了倭国……”
胤禩这人向来心细如麻,他的担忧其实不无道理,胤祚含笑看了眼已经准备开口反驳胤禩的胤?,抬手示意他坐下,然后目光看向胤禩坐的方向道。
“小八果然心思缜密,你的担忧其实不无道理,你问我如何确定他们接到我们的信之后会不会配合我们演出,这事其实很简单啊,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国家也是一样,他们如果肯配合最好,如果不肯……”
胤祚这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在座的诸位却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是,他们为了能啃下倭国这块硬骨头准备了这许多年,现在箭在弦上,如果有人敢不识相,那收拾一个和收拾两个其实没啥区别。
康熙,胤褆他们之前商讨了一点也没争论出个结果,如今胤祚这提议倒也算是打破了这僵局,几人坐在一起又讨论了一会儿,最终结果就是,这个办法虽然看起来有些冒险,但是也不是不能试上一试……
既然已经商讨出了具体可行的办法,那接下来自然是就是要去按照执行,康熙当即让人拿来笔墨休书一封,用上印之后叫来暗卫让人将信秘密的送了出去。
之后没几天,胤褆,胤?,十三,十四就被康熙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派来出去,至于人真正去了哪里,其实都不用问,无非是各地水师的驻地。
从确定要出兵倭国那天开始康熙就开始忙活了起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其余时间就是各种开不完的会议。
当然对于康熙决定出兵倭国的这一决定朝中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但还是那句话,康熙执掌乾坤多年,他的决定又怎会允许他人轻易置喙,人家的处理方式也很硬核,要么你闭嘴,要么你一家子和你一块闭嘴。
在康熙力排众议的高压之下,出兵倭国的事宜推行的还算顺利,到了康熙五十年开春的时候,一切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李氏王朝那边的那股子东风了。
胤祚之前说的一点没错,趋利避害这话不但在人身上适用,到了国家身上也同样好使,李氏王朝那边果然都是俊杰之才,瞧瞧,这不东风不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吹过来了。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话那真不是随便说说的,战争那从来就是个烧钱的买卖,好在现如今的大清国库比之历史上同时期的国库充盈的多,支撑这样大规模的战争倒也还不算是特别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