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宾馆吃了早饭,看了看时间已经七点十五了,庄超英要去魔都作家协会参加座谈会,阿玲要去看图南,拎着行李包。
庄超英本想着等今天的事情结束,明天两人 在一起过去看图南。
但黄玲实在是想念图南想得厉害,一想到自己已经在魔都了,决定今天就自己先过去看看。
庄超英拉着黄玲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嘱咐。
“阿玲,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和不认识的人走,也别跟陌生人说话,要是遇到什么事,第一时间找警察。”
黄玲忍不住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将手里的行李包轻轻递给了他,帮他系着衬衫的扣子。
“超英,你这是把我当成小孩子了,放心吧,我丢不了。这么多年,我也不是没出过门。”
庄超英听了这话,单手一用力,将阿玲搂进怀里,低头亲了上去。
半晌后,只听“吧嗒”一声,黄玲轻轻推开他,看着他变得红红的嘴唇,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叠得整整齐齐的手绢,轻轻擦着他红红的嘴巴。“没个正行,这要是让你的书友们看到,还不得笑话死你,堂堂大作家庄安和还涂口红。”
庄超英撅着嘴,任由她擦拭,嘴里还不服气地嘟囔着。
“我这叫气血足,身体不虚,别人想要,他还没有呢。”
黄玲从他手里拿过行李包,又走到镜子前仔细照了照,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服。
一切妥当后,两人从宾馆的门口分开,一个朝着同济大学的方向去;一个则前往魔都作家协会。
黄玲出发之前,特意来到街边的小卖店,拨通了图南的电话。
。。。。。。。。
庄超英将手里的工作证放到公文包里,抬步直奔办公楼。
办公楼门口早就有人等着。
一位身着干练职业装的女同志,远远瞧见庄超英,便立刻迎了上来,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庄老师,这边来,王会长安排我等您呢。”
“好。”
庄超英回以微笑,简短回应后,便跟在女同志身后。
他边走边看了看手表,距离八点还有十分钟,还好自己来的还算及时。
两人走进一个空旷的房间,房间前方有一排座椅,座椅前摆放着话筒和喇叭。
此时,里面已经坐了好多人,大家三两成群地低声交谈着。
王会长就坐在一边,一见到庄超英过来,立刻笑呵呵地起身走了过来。
“王会长,好久不见啊。”庄超英说着,伸出手,两人热情地握在了一起。
王友贵笑着点头,他就喜欢超英这一点,清楚何时何地该有何种言行,知道分场合。
不像有的人,自己稍微给点好脸色,就拼命顺着往上爬,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私下的关系。公就是公,私就是私,这点超英把握得非常不错。
“超英啊,你来的正好,来,我给你介绍介绍。”
说着,王友贵拉着庄超英走到第一排的位置。
“超英,这位是咱们《收获》的主编巴老,他的文学造诣那可是有目共睹、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
巴金先生微微颔首,庄超英赶紧上前握住他的手。“巴老,久仰您的大名,能见到您实在是太荣幸了。”
巴老笑着。“我记得给你颁过奖杯。”
庄超英连连点头。
王友贵接着介绍。“这位是新晋女作家程乃三,别看她年轻,作品可是已经在文坛崭露头角,很有潜力。”
程乃三腼腆地笑了笑,和庄超英轻轻握手,互相寒暄了几句。
“这位可是张先生,三毛的故事就是这位写的。”
张先生站起身,和庄超英用力握手。
“张老师,您写的三毛,真是非常好看,我特别喜欢。”
“这位叫陆瑶,是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的作者,现任《陕省文艺》编辑。”
陆瑶笑着和庄超英打招呼。
随后,王友贵又陆续介绍了其余二十二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写作爱好者,庄超英一一认真打招呼,心里感慨。
和这些作家们一一打完招呼,激动地握完手后,庄超英坐在了第一排靠右边的位置。
他轻轻抚了抚有些发烫的脸颊,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
巴老作为收获的主编,第一个上台讲话。
讲述着文学创作的初心与使命,分享着这些年在文学道路上的感悟。
台下众人都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之后的每一个人都上台发表自己的写作经验,写作的感慨。
有人讲述自己为了一个灵感彻夜不眠,有人分享在创作中遇到瓶颈时如何突破。
听着这些人在上面慷慨激昂,庄超英觉得自己的血液也在沸腾。这一次同上一次不一样,这才是真正的作家们的交流,而不是上一次以教学为目的的交流会。
八十年代,这个特殊的时代,让庄超英十分感动。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能大放光彩的时代,是一个为思想而写作的时代。
社会突然开放,民族振兴,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下,催生出了独特的文学形式。
大家都在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开放与保守在不停地撞击。
主持人手里拿着话筒,声音清晰洪亮。
“现在邀请,矛盾文学获奖作品《二零三零》作家庄安和分享交流写作经验。”
庄超英的心瞬间悬了起来,紧张得不行。
不管自己上了多少次台,见到如此的阵仗,还是紧张得手心出汗,心跳急速加快 ,他深吸一口气,起身缓缓走向讲台。
当他的手握住话筒的那一刻,台下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的心跳陡然加快,声音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大家好,我是庄安和,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他的开场白说得磕磕绊绊,台下的人们安静地听着,没有人露出不耐烦,反而都投以鼓励的目光。
讲了几句后,庄超英慢慢找回了状态,话语也变得流畅起来。
他开始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从最初的灵感闪现,到创作过程中的反复打磨,再到面对质疑时的坚持。
他的声音越来越洪亮,激情也愈发高涨。
“就现在是一个开放而且涌向物质化的时代,需要我们很坚定的精神和思考,我们的手里握着的笔杆子,大到可以干涉现实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社会,我作为先锋派的一员,我们需要更多的有勇气突破思想禁锢的作家,带领我们走向更高的水平。”
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
大家纷纷站起身来,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对他的认可和赞赏。
巴老看着这个有着先锋思想的青年作家,不住地点点头,在他看来,当下的文坛正需要这样充满朝气与创新精神的作家。
座谈会结束后,大家手里拿着协会发的带有作协标记的笔记本,纷纷来到门口。
有人忙着整理头发,有人互相调整站位,在摄影师的指挥下,大家绽放出笑容,“咔嚓”一声,留下了这珍贵的合影。
庄超英同陆瑶、程乃三还有几名先锋作家围聚在一起,热切地交流着。
他们互留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要多多探讨创作,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