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国营压缩机厂的难关
在国营压缩机厂陈旧的副厂长办公室里。
周副厂长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一脸愁容。
他便是那位曾捡到收据的周总工,如今身份的转变并未给他带来多少喜悦,反倒让他陷入了忧虑之中。
他的目光呆滞地落在面前那杯早已放凉的茶水之上,水汽早已消散,茶叶也沉沉地躺在杯底,就和他此刻的心情一样,没了生气。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前几年,那时厂里为了提升产能,耗费了大量的外汇引进了德国的生产线。
本以为这会是厂里走向辉煌的契机,大家期待地扩大生产,将产品投放市场,可谁能想到,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那些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与他们老牌国营厂不相上下,可价格却更为低廉。
周副厂长在心里默默想着,若是自己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挑选冰箱,也肯定会选择实惠的那一款。
现在厂里花了大价钱买的生产线已经闲置,他和厂长上个月就去找了苏城市的赵宝山市长,看看领导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上头倒是想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代工,给民营企业代加工。
想到这儿,他无奈地摇了摇头,为厂子如今的困境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朝着厂长办公室走去。
他抬手敲了敲门,得到应允后推门走了进去。
“厂长,咱们可是老牌的国营大厂,上面不会不管咱们的吧,去给民营企业代加工说出去,咱们脸上也挂不住啊。”
压缩机厂的厂长梁国栋听到这话,情绪瞬间激动起来,“啪”的一声将茶杯重重地放到桌子上,茶水溅出了些许。
“厂里已经两个月没发出工资了,不干,难道要和别的厂一样一刀切吗?咱们还有得选吗?”他的声音沙哑,显然这段时间为了厂子的事情,他也是心力交瘁。
梁厂长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问。“让你给林武峰打电话,事情办的怎么样?”
“林武峰的孩子考上大学,回老家祭祖去了。”
梁厂长叹了口气,挥了挥手。“好了,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说着,他无力地坐在椅子上,扭过头不去看周副厂长。
上次赵市长就提议让他们给新生牌家电厂代工电热水壶,可上头的消息一直没下来,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若是再不接订单,职工的工资发不出不说,厂里的资金链也即将断裂,到那时,可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周副厂长见状,也明白厂长此刻心情烦躁,不想再自讨没趣,便快速离开了梁厂长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想起之前联系新生家电厂的情景,对方根本不同意让他们代加工,理由是厂里的产能跟得上,完全不需要代加工厂。
他打听到,这个新生家电厂正是他之前的徒弟林武峰现在所在的厂子。
梁厂长让他给林武峰打电话,想看看能不能从林武峰这里入手,劝劝安厂长,结果得到的答复却是林武峰回老家了。
可事情已经刻不容缓,厂里的状况越来越糟,根本容不得再耽搁下去。
周副厂长当初为了这个副厂长的位置,自己曾动过歪心思,生怕林武峰跟自己竞争。
那时捡到的收据,差一点就让自己在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举报林武峰的糊涂事,好在收据弄丢了。
少了林武峰这个竞争对手,自己顺利当上了副厂长。
可如今看来,这个位置带给他的只有烦恼。
厂里效益不好,工资发不出,自己不仅要费力处理各种难题,还成天被职工埋怨,真是费力不讨好,他在心里暗自懊悔,自己这是何苦呢
。。。。。。。
在苏城的市委副市长的办公室里。
赵宝山,这位苏城的副市长,正眉头紧皱,脸上带着愁容地坐在办公桌前。
他的面前堆满了各种文件,可此刻他却无心去翻阅,脑子里全是苏城那些老牌国营厂如今的困境,这让他头痛不已。
他一直绞尽脑汁地给这些厂子想办法,可每一个方案的执行都困难重重。
同样都是苏城的本地企业,一边是老牌压缩机厂,另一边则是如今苏城新兴的支柱产业新生家电厂,怎么就不能携手共进,让新生家电厂拉老牌压缩机厂一把,帮它度过眼前这艰难的关卡呢?
让压缩机厂去给民营企业加工生产零件,在他看来,已经是给足了新生家电厂面子,可对方却丝毫不领情。
赵宝山想起今年年初开会时的场景,那时的他意气风发,在书记面前信誓旦旦地夸下海口,保证要盘活这些老牌国营厂,可如今看来,这承诺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压缩机厂现在的状况岌岌可危,就算不至于破产,减产也是必然的趋势。
想到这儿,他又想起老梁前一阵给他送的两罐茶叶,这个事情难办啊。
“这个安河怎么这么狭隘,就不能给我一些面子,就这么不顾兄弟厂的死活了!”
赵宝山低声嘟囔着,心中的不满愈发强烈。
他越想越气,猛地伸手拿起电话,手指快速地按下了工商局的号码。
“喂,徐局长,交代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电话一接通,他便急切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强硬。
听到电话里传来赵副市长的声音,徐海音心里“咯噔”一下。
他自然清楚赵市长交代的什么事情,可那哪是他一个小小的局长能轻易办到的?
借职务之便去查封一个在书记那边,乃至省里都挂了号的民营企业,这简直是在玩火,他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徐海音说话瞬间变得吞吞吐吐起来。“赵市长,嗯,这件事情........”
“说啊!”赵宝山的声音提高了几分,透着明显的不耐烦。
“赵市长,新生家电厂的安厂长态度比较坚决,说他们厂现在产能跟得上,不需要进行委托代加工生产。”
徐海音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
“要不然咱们可以将压缩机厂生产的压缩机出售给新生家电厂,虽然前几年两厂合并,但是销售状况不好,还不如只生产压缩机,您看这样可以吗?”
他心里清楚,新生家电厂不仅为众多知青提供了就业岗位,背后还牵扯到周书记以及全城全省供销商的利益,他能提醒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