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钟声敲响,庄超英的假期随之结束,再度回归到学校与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之中。
开学学校组织了一场摸底考试,让他对所带班级的情况有了清晰认知,也了解了每一名的同学的实际水平。
此刻,他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画笔,在黑板上迅速书写着板书,集合的交、并、补计算等知识。
“同学们,将书翻到第十页。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上节课讲的集合的定义?”
庄超英目光扫视着底下的学生,随后随手一指。“赵晓丽,对,就是你,说一下。”
赵晓丽瞬间紧张起来,她的同桌眼疾手快,赶紧往前翻书,偷偷拉了拉她的袖子,示意她照着读。
赵晓丽磕磕绊绊,总算把集合的定义说了出来。
庄超英挥了挥手,示意她坐下,接着有条不紊地继续往下讲课。
一节课四十分钟转瞬即逝。
他始终秉持不占用学生下课休息时间的原则,听到下课铃声,便拿起书,快步走出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数学组的秃头张老师正坐在那里收拾东西,手里拿着饭盒。
看到庄超英进来,张老师眼前一亮。“庄老师,今天看着蛮精神哦!你给我传授传授经验,怎么才能养出那么出息的孩子?我家那个小子今年刚上中学,就是学不进去,我和我爱人愁得不行。”
庄超英放下教案和教材,拿起自己放在椅子上的公文包。
“张老师,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要因材施教,多采用鼓励教育。说实话,要说教育孩子经验这方面、我还真就没怎么管过我那两个孩子都是靠的自觉,要不你也试试放养?”
张老师手里晃着饭盒,无奈地摆了摆手。“放养?就我家那小子,真要是放养,我都不敢想象会成什么样。同样都是孩子,两个腿支个肚子,孩子怎么就区别这么大呢?”
“张老师您慢慢想,我今天不看晚自习,先回家了。”庄超英说完,转身准备离开。
张老师摸了摸自己光亮的脑袋,暗自叹了口气。
算了、自家孩子确实不是学习的料。
想自己好歹也是个中专生,可孩子怎么就没遗传到学习的基因脑袋,就长了个玩心眼。
他打从心底里羡慕庄老师,人家的孩子一个考上同济,一个考上复旦,还是文科状元,人比人气死人喽。
庄超英快步走到车棚,将摩托车推了出来。
他把公文包挂在车把上,又从后面的箱子里拿出安全帽,戴上后骑出校园大门。
一到大马路上,他才放心地加大油门。
十多分钟后,庄超英抵达了小巷子。
他从摩托车上下来,推着车正要往里走,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自己。
“庄老师,庄老师!”
庄超英停下脚步,回过头,就瞧见老吴拎着个篮子,里面装着些鸡蛋,另一只手还提着一个网兜,兜子里是一品罐头还有一盒不知道什么点心,正小跑着朝他赶来。
“老吴?有事吗?”
老吴一副讨好的样子,喉结动了动,咽了口唾沫。“庄老师,我有点事找你,你看这……要不咱们进屋说吧。”说着,还特意晃了晃手里的东西。
庄超英心想,老吴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他能有什么事找自己?
“进屋说吧。”
“哎,哎。”老吴忙不迭地应着,赶忙紧紧跟在庄超英身后,往小巷里走去。
走进庄超英家的院子,老吴瞬间被眼前的三层小楼震撼住了。
他抬头仰望,眼神羡慕,再想想自己家里,为了那一间房,阿妹整天斤斤计较,心眼跟她的个子一样小。
老吴心里清楚,张阿妹跟自己在一起,不过是想过上好日子;
而自己呢,也只是图有人伺候、夜里能有个暖被窝的人,大家各取所需罢了。
可瞧瞧人家这院子,宽敞气派,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住上这样的房子?都说有文化的人会搞票子、庄老师写几本书,拿到的润笔费肯定不少,都能买的起这么大的院子了。
庄超英注意到老吴上下打量的眼神,不禁皱起眉头。
他停好摩托车,走进屋。“阿玲,老吴过来了。”
黄玲听到声,脖子往外探了探,随即转身走到冰箱前,拿出两瓶橘子水。“老吴啊,你还是第一次过来,快进屋坐啊。”
老吴拎着东西,走进院子,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左顾右盼。“黄玲,庄老师,你这房子蛮大哦,不错,挺好的。”说着,将手里的东西放到桌子上。
黄玲笑着点了点头。“是蛮大的,你们两个聊,我做饭去了。”
庄超英拿起瓶起子,“咔嗒”一声打开一瓶橘子水,递给老吴。“老吴,说吧,有什么事情,吞吞吐吐的可不是你性格。”
老吴双手紧紧握着汽水瓶。“庄老师,我们家珊珊就是你给辅导上的大学,我还没有好好谢过你,这些东西你收着,感谢你辅导珊珊。然后,还有个事想麻烦你。”
庄超英心里暗自冷笑,珊珊都考上大学两年了,现在才想起感谢,这不是马后炮嘛。
果然,老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什么事你先说,我能办的办,办不了的我也没办法。”
“你能办,能办!我家小军明年也要中考了,我想让他考中专,庄老师你看看能不能帮小军补补课。”
庄超英翘起二郎腿,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扶手。
“老吴,时代不一样了,现在补课跟以前可不一样。而且我现在不在附中上班了,回来得也晚,今天是没值班才早点回来、我的时间实在有限。”
老吴眼巴巴地望着庄超英,眼神哀求。“庄老师,您就帮帮忙吧,看在咱们这么多年老邻居的份上。补课费一个月五块,您看够不够?”
就这五块钱,都得是他背着阿妹,偷偷摸摸接些木匠活,还不能告诉阿妹,要不然又要给他脸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