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约定作废
“致范阳书……”
鄂县府衙内,陆逊在屏退左右后,深思了良久,还是决定给范阳写一封信。
洁白的帛绢上,陆逊提笔,刷刷点点的写下了这几个字。
可写着,陆逊不禁顿住,提笔凝思良久,不知道该如何落笔。
给敌人写信可不同于给亲朋好友,或者给领导写信。
说的重了不行,轻了不行。姿态太高似乎有挑衅的意味,姿态太低又未免让人看不起。
思来想去,简直太难。
陆逊沉吟了好半晌,才缓缓写道:“范阳,逊欲与汝相约在十一月十五戊寅日,于京口北固山上一会,共论天下大势。逊诚意拳拳,翘首以盼,万勿见疑。”
写完,陆逊当即唤来自己的心腹人,将书信收在锦囊内,递给他道:“汝即刻前往沙羡,代我将此书信送与范阳手中,此信关乎于我东吴的兴衰成败,万万不可出现差失。”
“大都督,放心吧!”
这心腹接过书信,揣进怀里,随后朝着陆逊拱了拱手,转头快步离开了府衙。
看着他渐渐离开的背影,陆逊皱起眉头,这一次,他一定要使尽浑身解数保住吴王基业,届时如果与范阳谈崩,那时……
陆逊的眼中闪过一丝凌厉,他不介意直接杀了范阳!
至于范阳会不会来赴约,陆逊则完全不担心,以他对范阳的了解,他一定会来!
一定会!
……
攻取沙羡的第三天,范阳通过李冲得知了一个消息,“江夏太守”刁嘉正在城外,准备拜见陛下。
范阳听闻后一拍脑门,连忙说道:“我险些给他忘了!对,他是应该拜见陛下。”
范阳说着,连忙叫上关兴和李冲,与他一起前去迎接刁嘉。
张苞听说无论如何也要跟着一起去,这段时间张苞没跟在范阳身边,似乎过得非常无聊,因此范阳一回沙羡,他总是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身后,寸步不离。
范阳无奈的笑了笑,倒也没有反对,就这么任由着张苞跟着了。
东城门外,刁嘉一袭黑色官服穿戴整齐,头戴三梁进贤冠,俨然一副太守的打扮。
当他看到吊桥后打开的城门中,范阳亲自带人迎接时,激动的喜不自胜,连忙下马上前拜见。
范阳笑着从马背上跳下来,拱手道:“刁太守切勿多礼,说来也是我的疏失,早该引你来见陛下了!”
刁嘉笑道:“嘉闻大汉天子陛下已经攻克了沙羡,因此便按耐不住,亲自前来拜见了。”
说着,他还从怀里掏出一封帛书一样的白帛,递给范阳道:“此乃蔡氏叔侄在江夏的全部财产,嘉已经派人整理出部分入库,并一一记录在上,请将军过目。”
范阳闻言点点头道:“做得好,刁大人,你辛苦了。”
刁嘉笑道:“嘉身为汉臣,理当如此。”
范阳一边迎着刁嘉等人入城,一边随手展开了白帛,帛书上记载了蔡遗多年来的贪墨款项,一笔笔数目触目惊心。
范阳惊地微微吸了口气,随即说道:“刁太守,你做的很好,我会将这笔账呈上陛下御览,以表彰刁大人的功绩。”
“嘉得将军提拔,已经坐上了太守之位,心满意足,正是为国效力之时,怎敢居功,能为陛下,为百姓多做些事,刁嘉便心满意足了。”
范阳闻言,欣慰的笑了笑道:“如果天下的官员有一半都如同刁太守这般,何愁不太平呢?”
“将军过誉了。”
范阳与刁嘉说说笑笑,一路径直前往府衙。
路上,范阳还特意问了问朱童,刁嘉回道:“朱童将军在专心守城,因此特意叫我来替他拜见陛下。”
范阳点点头,不再多说。
府衙内,刘备亲自接待了刁嘉,刁嘉一见刘备,当即行了君臣大礼。
范阳又将江夏前太守蔡遗的事简单的和刘备交代一遍,又将刁嘉记录好的帛书呈给刘备去看。
刘备看罢欣慰的笑道:“我大汉能有刁太守这样的官员,实乃社稷之幸,朕今天下旨,封刁嘉为江夏太守!”
刁嘉闻言激动无比,再次跪倒叩拜道:“多谢陛下隆恩。”
范阳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刁嘉,他能得到刘备的亲自加封,才算是真正的成为了江夏太守。
从前范阳虽然也称呼他为“太守”,但更多是有种代理太守的意思。
至此,刁嘉的太守终于落实,做的名正言顺了。
……
“陛下,下一步,我军应该乘胜袭取西陵,稳固我军在江夏的地位,同时收取江夏各县,争取在旬月之内,全面占领江夏郡!”
刁嘉离开后,范阳第一时间给刘备规划下一步的行动。
刘备点头道:“卿之言正合朕意!只是爱卿近日以来劳苦,朕实在不忍卿再奔波劳碌了。”
范阳拱手微笑道:“陛下之心,臣深领了,只是臣每当想起与陛下的一年之约,便时刻不忘我的使命,不得不尽快办事而已。”
说着,范阳忽然笑着问道:“陛下,倘若臣真的做不到在一年之内覆灭东吴,陛下您会高抬贵手,放我一马吗?”
一想到当初的话,刘备不禁想笑,伸手指着范阳,忍不住呵呵笑道:“你呀,真是个小滑头!”
“昔日朕初识子煜,并未了解子煜的能力和人品,自然定下了所谓的‘一年之约’……”
“可现在不同了,朕已经彻底了解并信赖子煜,况且子煜与星彩伉俪情深,朕岂能再行阻拦?因此,所谓‘一年之约’,作废也罢!”
范阳闻言大喜,朗声拱手道:“陛下圣明!多谢陛下。”
刘备笑呵呵的伸手道:“子煜不忙谢,朕虽然作废了与卿的约定,不过伐吴这件事依然拖沓不得,卿还要为朕全力灭吴!不可拖延日久,以致有变!”
“是,臣明白!”
范阳正色朗声道。
其实这些话既然刘备不说,范阳也完全心里有数。
战争最忌讳旷日持久,能速战就绝不拖延,尤其是进攻战。
防守的一方根据地形的优势,和粮草的优势,也许拖得起。
可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就完全不能拖沓,否则就是取死之道。
因此,即便是没有了一年之约,范阳也必当全力以赴,争取在今年冬天过去后,再次全面征讨东吴,直至东吴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