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夏荷她们,难道也是做戏?这么大的火?她们怎么逃出来?还是说……还是说王妃就是要用她们的死来逃跑?”
巾禄说到后面,声音已然带了颤抖。
一向无牵无挂,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此刻却不敢赌那火场中究竟有没有那个人。
“巾禄,你别自乱阵脚了。王爷这么说,便是有把握。你仔细想一想,王妃身边其他婢女都不在这里,难道还会独独牺牲她们两个吗?”
“可是……”
“别担心了,你若是真的怀疑,我陪你去那废墟里找,里面不会有她的。”巾福宽慰说道。
李广寒推测出乔四离开王府之后,便派其他人去寻找乔四踪影。只是等到他们出去寻找,城门已经锁上,早已没了乔四的踪迹。
寒王府书房内,李广寒独坐其中,一夜未眠。枯坐一夜,他想明白很多东西。
乔四被困在王府,不可能轻易逃脱,必然有外应。
而最让人怀疑的,莫过于赵朝和他那位哑妻。
从前只是觉得赵朝有赤子之心,可以成为他的助力,没想到背后还会和乔四有所牵扯。
李广寒派人连夜搜寻关于赵朝和那位哑妻的过往,真的让他发现了端倪。
赵朝为了这个哑妻,不惜得罪与自家一脉的谢府,赵朝和谢晴语退婚之事,也是前不久京城的笑谈。而谢晴语早就隐晦暗示这个哑女是那位通敌叛国的江府后人,看来她的话,不是空穴来风。
李广寒明晰乔四逃离京城,是江小娆在暗中相助,便也起了灭口的心思。
乔四已然不足为惧,就算她此时离开京城赶去海州,也是为时已晚。所有棋子,都已就位,已不是她一人可以左右的。
而赵朝和江小娆,恐会成为变数,他不能放任。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书房时,李广寒已然安排好新的筹谋。他静静看着日光爬上他的桌案,光明驱散黑暗,但他早已沉沦,纵然日光照在身上,也改变不了分毫。
……
京城外,百里官道处。
疾驰的马车,马不停蹄向着南方而去。
驾车的是秋月和和冬梅,车内几人夜里浅浅休息了片刻,此刻正商议接下来的打算。
出京城之后,乔四曾安排在京城外农庄的乔王府的人便出来迎接,陪同乔四一道赶往海州。
劫后余生,让张柚有着强烈的不真实感。
她看着车内摇摇欲睡的翠柳,又看了看低眉不知思索何事、愁眉皱脸的乔四,以及一旁默不作声,只是动作轻柔替乔四揉捏太阳穴的静竹,剧烈跳动的心脏才稍稍平复些。
张柚也不想再次用那些东西,平心而论,她自知人心难测。今日他们可以用它救人,他日,又会有人仿刻出来害人。
只是乔王爷的事迫在眉睫,她们不得不出此下策。
当年定州那场爆炸,便已引来几方势力探查,京城的事,瞒不了多久。
风雨欲来。
她们此次离开京城,只怕再也回不来了。
前路未卜,张柚说不忐忑是假的,一路颠沛流离,她也质疑过自己,这样做究竟对不对。或许乔四说得对,有些事情,不能仅凭对不对而论,时移世易,换一个背景,只怕张柚所行之事,会成为他人噩梦。
所以,张柚尽可能让自己不要回忆过去,只去想象未来。
出城之后,棋部的探子传信说是乔王爷出发海州之后便屏退侍从,没了消息。乔四心中有了不好的猜测,而今也只能匆忙赶路。
只是,有些事情,并非人力可以更改。
哪怕她们已然拼尽全力,却还是迟了一步。
两日后。
漫延涨起的河水横亘在前路,乔四她们被堵在了半路上,不得已歇在地势较高的村落。
西部的山体因为连日的阴雨,爆发了山洪,冲毁了下流不少依山傍水而居的村庄。奔腾而去的泥水,挡住了她们的去路。
棋部的探子先行一步去探路,寻找渡河之法。渡河消息探回之时,噩耗也随之而来。
乔王爷领命之水,刚至海州,便被海州知州迫害,被占山为王的流寇害死。
消息传来之时,距离乔王爷遇害,已过去两日。
他死去的那日,正是乔四孤注一掷,逃离寒王府的那天。
乔四顾不得河水泛滥,疾步出去便要上马赶去。
乔王爷的事一日前便传到了京城,眼下尸体正要运回京城。乔四不愿乔王爷死后还要被当做棋子,驾马就要去拦截。
张柚她们还想跟去,被静竹和秋月拦下。静竹急声嘱托:“郡主那里有我们,我们先行一步,你们随后而来!”
不待张柚她们说话,她们二人也驾马而去。
背影匆匆,马蹄声渐渐远去。
张柚只觉得这段时间的一切,都像是在做梦。
浮浮沉沉,光怪陆离。
一切都那么突然。
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的离开。
这一路上,乔四都出奇的安静,只怕她早已猜测出乔王爷的打算。
或许她也曾希冀过那渺茫的希望,所以才会带着她们离开京城。
可是,还是晚了……
张柚她们也没有耽误时间,得知消息之后,便收拾行李,匆忙启程。
马车体大,上面又带着她们所需用品,在这阴冷潮湿的泥路上更加难行。车辙打滑,马蹄沦陷,好在有棋部的人帮忙,她们才险险渡过这截泥路。
赶去和乔四汇合这一路,张柚见证了这一路的饿殍浮尸。
洪水肆虐,淹了农田山庄,断了百姓生机。
总有人倔强着,想要活下去,为了一口吃的争抢,甚至沦为流寇。她们这一路,也遇上几波打劫的流民,大多是当地百姓,无家可归之后,为了一口吃的,只能做起打劫的勾当。
若不是有棋部之人相助,她们只怕抵不过这人多势众。一路上,也都是棋部的人帮她们抵挡。
李广寒前期送来的物资,根本没有到他们手中。看着他们的模样,张柚憎恶他们所作所为的同时,也同情他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