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里村不算大村,人口也刚刚超过一千。
平常的时候,除了几个喜欢打听闲事的人,经常在街上转悠,其他人都是在自己家里忙活。
但是有一点,但凡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保准传得贼快。
就像现在,周丰收刚把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人名单广播出来,人们就已经有了新的一轮话题。
刘嘉再一次成为人们嘴里的主角。
虽然老苏家的闺女考上了大学,但人们议论得更多的却是刘嘉。
恭喜的话自然就那么几句。
但是,酸溜溜的埋汰人的言语却多得数不完。
尤其是刘嘉没考上,刘嘉离了婚的媳妇却考上了,不管怎么想,都能想象出一大片空间来。
这一点,刘嘉也清楚。
接受别人的成功比认可别人的失败要难得多。
所以,对于耳朵边上传来的那些议论的声音,刘嘉也没在意。
刚来到生产队门口,刘嘉便看到周丰收正在锁门。
“周叔。”
听到刘嘉得声音,周丰收急忙转头。
“三子过来了,你是想问通知书的事情不,送信的刚走不久,我刚才帮你看过了。”
在周丰收的眼里,刘嘉就像是半个儿子。
对刘嘉考大学的事情,周丰收自然也非常在意。
当时,没有看到刘嘉得挂号信,周丰收也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可当着自己的面,邮递员把手里的信件翻了好几遍,确定没有刘嘉得信以后,周丰收这才善罢甘休。
没等刘嘉开口说话,周丰收已经伸手在刘嘉得肩膀上拍了拍。
“三子,别灰心,这次没考上,还有下次,咱可不能一蹶不振。”
刘嘉笑笑,“放心吧,周叔,手头上的事情有那么多,我还不至于想不开。”
刘嘉告诉周丰收,自己过来,不是为了打听通知书的事儿,是为了给郭晓燕把通知书拿回去。
“哦,原来是这样,我刚才还寻思着,这郭晓燕怎么把地址填到咱们村来了?原来你知道这事儿?”
刘嘉点了点头。
“那会报名的时候,我跟郭晓燕还没有办手续,我们的户口还在一个户口本上,就写了这儿的地址了。”
刘嘉这么一解释,周丰收立刻明白过来,接着转头开锁。
“等一下啊,我给你拿出来。”
刘嘉没有跟着周丰收进屋,而是在外面等着。
等到拿到郭晓燕的通知书以后,刘嘉又跟周丰收说了几句,这才回去。
等回到家,刘嘉发现一家子的人都在院子里。
刘建业,刘新国,秦春燕,还有爹娘。
几个人围成一圈,好像在小声地说着什么。
看到自己过来,他们同时转头,又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
“三子,回来啦?”
刘建业首先开口。
接着,刘新国也装作很自然地说了一句,“娘说今天晚上吃蒸大米饭,我和你嫂子就都过来了。”
“好啊,用我炒菜不?我给你们露一手。”
看到全家人都在,刘嘉也想热闹热闹。
可是,话刚一说出来,所有人都就开始拒绝。
秦春燕指了指面前的笸萝,“三子你歇会儿吧,我剥好花生了,今天晚上炸个花生米。”
“是啊,不是想吃西红柿炒鸡蛋吗,咱家鸡蛋有富余,今天晚上多炒几个。”
“我炒菜,好长时间没炒菜了,还真有点想。”
张桂兰刚说要炒鸡蛋,刘建业就说要炒菜。
两个人像是配合好了的一样。
刘嘉无语。
自己不过是没有考上大学,又不是断了所有的后路了,怎么他们表现得这么紧张?
把手里的通知书放到一旁,刘嘉用脚勾过一个小板凳来,一屁股坐下。
“爹娘,哥,嫂子,你别这样小心翼翼地跟我说话,不就是大学没考上吗?又不是什么大事儿,考不上大学还不活了?”
刘嘉开门见山,直接挑明主题。
果然,听到刘嘉这样说,对面的几个人都不说话了。
秦春燕低着头,使劲捏着花生。
其他人开始皱眉头。
“看看你们这样,就好像我出什么大事儿一样,能不能上大学,咱家不都得这样过,不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那能一样吗,三子,我说句不好听的,村子里头,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咱们的笑话呢,你没有考上,可让有些人得意了。”
刘建业说完,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
不怪自己把有人想得那么坏,主要还是就有这么坏的人!
有好事的时候看不到他们,一旦有点不顺心的事,那些人噌的一下子就跳出来了。
添油加醋,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刘建业的目光在旁边通知书上面扫过,又悄悄的叹了一口气。
刘嘉开工厂,他们眼红。
跟郭晓燕离婚的事情也就成了那些人嘴里的话题。
现在可好,又加了一项。
看刘建业脸上的表情,刘嘉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二哥,咱要是整天活在别人的议论当中,还不得被气死?理会那些人干嘛?由他们去。”
“先说点正事儿,明天我再把拖拉机开一天,要是没其他的事儿,拖拉机的事就定下来了啊。”
“大哥啥时候想学拖拉机,啥时候都能上手,反正现在我也有时间,随叫随到。”
“还有二哥,你跟我二嫂的事情怎么着呢?这两天忙,我也没有去医院看二嫂,腿好点了不?”
刘嘉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大学通知书的事情也只是间接的提了一嘴,其他的重点全都在眼下的事情上。
看到刘嘉真的没有把这件事情当成一道侃儿,刘玉田也放下心来。
缓缓站起身,刘玉田端着烟草笸箩往屋里走。
张桂兰的脸上也露出了笑模样。
很快,院子里只剩下的哥仨。
“红梅已经同意了,在那个家里,其实她就是个摆设,经过了这件事情,红梅也想清楚了,想跟我好好过日子。”
“这是好事儿,那就等红梅姐出院以后,你们就把证领了吧,你看我一会儿一个红梅姐,一会儿一个二嫂,叫得我自己都迷糊了。”
提到崔红梅,刘建业脸上的笑意又多了一些。
“什么红梅姐二嫂,那不都是一个人吗,怎么会迷糊?三子,我就担心现在你想不开,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刘建业把话说完,旁边的刘新国也跟着点了点头。
刘嘉不在意地把头甩。
“不是什么大事儿,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
刘建业偷偷地笑。
刘嘉说这话自己相信。
当初,郭晓燕说要离婚的时候,他们就担心刘嘉想不开,当时谁都不敢提那事儿。
好在刘嘉闹腾了一番,后来还坦然地把婚给离了,这倒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有了之前的那件事情打底,现在大学没考上,刘嘉能如此平静地处理,他们也觉得很正常了。
眼前这两个人却不知道,刘嘉是有了一番怎样的经历,才会有这样的顿悟?
兄弟三个人在院子里说了一会儿话,南屋里飘出阵阵菜香,张桂兰拿着锅铲走出来。
“饭做好了,赶紧进屋来吃。”
刘嘉站起身。
刘建业跟着开口,“知道了,娘,我们洗完手就过去。”
一顿饭下来,大家都没怎么说话。
但刘嘉能够感觉到,大伙都在照顾着自己的情绪。
眼下,自己说什么都显得很苍白,只有让时间慢慢来抹平了。
第二天一早。
刘嘉早早地出门,接着从厂子里开拖拉机去城里。
听到拖拉机的突突声,街边不少人脸上也都露出了好奇之色。
“刘嘉这是要干嘛去?还要继续送篮子啊?不是大学没考上吗?”
“怪不得之前郭晓燕要跟他离婚,肯定是看出他没出息了,现在人家郭晓燕都考上了大学,这两人肯定不可能复婚了。”
“复合婚?人家不想要,现在是城里人,刘嘉虽然办个厂子,可做买卖这种事情,谁能保证天天赚?”
“快别说了,说不定,刘嘉得心里头憋着一股子火呢!”
“对对对,听说之前郭晓燕是要离婚的时候,刘嘉又哭又闹的,说什么也不离。”
虽然大伙嘴上说着别说了,可是提到以前的传闻,个个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而此刻,刘嘉丝毫没有心情去理会周围的闲言碎语。
坐在驾驶舱里,刘嘉仔细地听着发动机的声响。
对于修车,自己早已经轻车熟路,凭借着响声便能知道哪里会出问题。
刚要出村的时候,刘嘉看到有个邮递员骑着二八大杠进村。
看着邮递员蹬着车子往前走,刘嘉得目光只在他身上停留了一下便又收了回去。
这两天,大多数大学都在发通知书,最辛苦的就要数邮递员了。
郭晓燕的大学通知书就放在副驾座上。
刘嘉想着,就不去郭家了。
直接把通知书给郭晓兰,让郭晓兰给郭晓燕带回去,这样还能节省出一些时间。
今天是自己的第二天试驾,这还关系到买不买拖拉机的事情。
所以见不见郭晓燕,要不要亲手把大学通知书交给她,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
自从得知刘嘉没有考上大学以后,张大喇叭的嘴就没有停过。
里里外外说的全是刘嘉之前的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怕媳妇,不孝顺。
甚至,连刘嘉小时候拿土块子扔她的事情都说得出来。
周围几个长舌妇听着也不反驳。
反正都是为了打发时间,听着乐呵乐呵。
“看到没有,送信的又来了,今天送的肯定不是通知书。”
张大喇叭挑了挑眉毛,接着吐出嘴里的瓜子皮。
有些话不好说得太直接,其实自己已经幸灾乐祸的不得了。
刘嘉考不上大学是肯定的了!
这件事情光是想想,就让人心里头像吃了蜜一样甜!
自己的儿子不长出息,他刘嘉也不是事事都顺利。
“小伙子,小伙子,停一下,昨天不是刚来的吗?怎么今天又来了?”
看到邮递员靠近张大喇叭,急忙将邮递员叫住。
“哦,昨天的挂号信,还有一封,忘了送,今天专门送过来。”
“啥挂号信啊?谁的?”张大喇叭满脸好奇,眼珠子瞬间瞪得溜圆。
邮递员愣了一下,接着从帆布书包里,掏出信件,边看边说。
“刘嘉得,大学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