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赈灾白米粥
这兄妹三个人一眨眼的功夫,又回到了郡侯府。
和八戒估算的时间差不多,此时东方微微发白,天才刚蒙蒙亮。
唐僧和沙悟净已经起了床,唐僧正在窗下看经书,沙悟净忙忙碌碌的洗衣服、晾衣服。
一进门,朱圆圆就问道:“师父郡侯呢?”
唐僧笑道:“可是求雨的事情有着落了,这早晚郡侯应当在处理公务。咱们派人跟他说一声。”
悟空道:“不是!玉帝老儿说,那郡侯有罪孽未赎清!老孙非要问他一问。”
唐僧道:“啊,什么罪孽?”
八戒道:“玉帝不说!只说他心里有数,所以才要问。”
朱圆圆喜滋滋的拍了拍香囊口袋说道:“不过也有个好消息。我从天宫装了这么多的米和面,加上郡侯粮仓里的,绝对足够让百姓们支撑到新粮丰收了。”
悟净惊讶道:“妹子,你说什么?郡侯粮仓?”
“是呀,怎么了?”
“你怎么知道郡侯有粮仓呢?”
朱圆圆就把昨天下午的经历说了。
悟净看了唐僧一眼,唐僧也皱了皱眉头。
悟净这才说道:“我们和师傅一同去探查民情的时候,师傅问拨粮赈灾的事。郡侯说,整个凤仙郡都已经没有粮食了。”
唐僧道:“悟明,你果真见到了大批的粮食吗?别是看错了。”
唐僧打从心底里不愿意相信,那个看起来爱民如子的郡侯,会做出自私自利、假公济私的事情。
朱圆圆无奈道:“这怎么会看错呢?”
悟空道:“走,我们当面去问问那郡侯。”
“走!”兄妹四个气呼呼的夺门而出。
“悟空,你们不要大吵大闹,慢慢的说啊!说不定有什么误会!”唐僧追出去嘱咐道。
唐僧的希望是美好的,结果却是残忍的。
郡侯在悟空带来的玉帝旨意和朱圆圆亲眼见到了事实的双重压力下,最终承认了粮仓里还有粮的事情。
郡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时自私,居然遭了天谴。
他垂头丧气的说道:“当初凤仙郡大旱之时,本侯原想将那些粮食拨出去赈灾。是家里人都劝我先不要急。一是老百姓还有饭吃,二是等待国库的救济粮。郡里的粮食先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没想到一来二去,这干旱三年,还没有停止。我渐渐的觉得,总要给自家留点生路……”
一向好脾气的沙悟净忽然怒道:“你以为粮仓里的粮食是你一家的吗?那本来就是属于老百姓的,只不过交给你保管。现在百姓饿死无数,你居然还能若无其事的吃香的喝辣的……你真不配做凤仙郡的郡侯!”
朱圆圆道:“我就说,你招待我们的食材,跟你这受灾之地的情况不符。原来是举全郡之力供养你一家。”
“早知如此,我们根本就不会吃你给的饭。”八戒颇有出息的说了一句狠话。
那郡侯满面含羞,说道:“长老们教训的是!我,我这就开仓放粮。”
朱圆圆点头道:“尽快去办。”
悟空道:“这粮仓一开,降雨的事应该就有着落了。”
那郡侯听到这里,如同拨云见日一般,马上吩咐打开粮仓,分发救济粮。
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百姓,每天全靠吃草根树皮,甚至观音土度日。
一下忽然得了救济粮,幸福的快要发疯了。虽然只是简单熬的米粥,但对他们来说也已经算是无上的美味了。
受灾的老百姓们一个个排着队去领粥。去的时候脸上全是菜色,回来的时候,眼里都迸发着幸福的光芒。
那粥是朱圆圆亲自带人煮的,用上了小陶锅,能够让常年吃不饱饭的虚弱之人,迅速补充体力、恢复元气。
虽然只是普通的白米粥,但小陶锅的加持下,那白米粥的味道变得奇香无比。
粥棚一设下,甚至不需要官兵到处敲锣通知。老百姓们闻着香味,凭着身体的本能,就走过来了。
那米汤一盛出来,表面便浮现出珍珠母贝一般的光泽,半透明的米粒,已经煮到开花,随着热气微微颤动。令饥饿的人看到眼里,唾液猛地爆发出来。
一口温热的米粥喝到嘴里,干裂的嘴唇瞬间得到了甘霖的滋润。
那米油入口,简直比香油还香。米粒软软糯糯,清甜有味。感觉舌头上的每一个味蕾,都在贪婪的吮吸着白米的滋味。
一碗普普通通的赈灾白米粥,不加盐不加糖,也没有佐粥小菜。可是送到每一个灾民的手里,都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存在。
那米汤的温度,隔着粗陶碗传到人的手心中,让受灾的人感觉连心都熨帖了起来。
老百姓们交口称赞着:
“这郡侯和长老们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呀!”
“已经大旱三年,居然还能弄到粮食来!要我说,是活神仙才对!”
唐僧又一次和郡侯一同去视察了一圈。
许多老百姓见到他们连忙下跪感谢。
郡侯笑眯眯的将百姓们扶起来,叫他们不用谢。
听到那不绝于耳的称赞声,郡侯前所未有的庆幸自己开仓放粮的决定。
沙悟净默默的看了郡侯一眼,郡侯有些羞赧的转了转头。老百姓们不知道他的底细,这几位长老却是清清楚楚。方才被夸的一时忘情,如今回过神来,听着这些溢美之词,的确有些羞于见人。
悟净不是个喜欢与人起冲突的性子。
但郡侯简直可以说是得到了他前所未有的厌恶:
明明是郡侯做错了事。也不知道玉帝又发什么神经,居然惩罚老百姓受灾!
这太荒唐了!
悟净看到整个凤仙郡民不聊生的样子,还有老百姓饿死的惨状,对郡侯和糊涂玉帝的仇恨又一次达到了顶峰。
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他失手打碎琉璃盏,玉帝贬他泄愤的时候。
这么多年了,他几乎都忘了。
悟净甩了甩头,目光落在路旁的一对母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