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李善长:难道我要活在苏尘的阴影之下了……
一时间,
奉天殿内,群情激愤,仿佛新政已是十恶不赦。
李善长和朱允炆对视一眼,心中暗喜。
李善长适时开口,将矛头指向苏尘:“安国公,对此有何高见啊?”
苏尘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给朱允熥使了个眼色。
朱允熥会意,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份厚厚的图纸。
“诸位大人所虑,安国公早有预见。”朱允熥朗声道,“此乃《京城卫生整治规划》,不日即将施行。”
他将奏折呈上,一一解释其中细节。
从垃圾处理到污水排放,从街道清洁到绿化种植,事无巨细,皆有规划。
群臣传阅之后,尽皆默然——
这份规划之详尽,考虑之周全,远超他们想象。
朱允熥又道:“至于农桑之事,安国公亦有筹谋,不日将有新政颁布。”
一句话,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朱允炆和李善长面面相觑,心中失望至极——
苏尘果然深谋远虑,早有准备!
他们精心策划的一场发难,就这样被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朱允炆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安国公果然思虑周全,不愧为国之栋梁。”
额,
“今日,本王也只是通个声气……”
“李国老,,你看,还有什么要议的?”
李善长赶紧宣布:“各位,若没有什么要议的,这就退朝吧……”
太监也赶紧吼了一嗓子——
“退朝……”
于是,
第一场朝会,就这么潦草结束。
群臣百官都感到了一种绝大的压力——
苏尘这个名字,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人人都以为淮王监国之后,苏尘一定会被压下去,但事实证明,新政还真少不得苏尘一人……
叹息之中,
群臣鱼贯而出。
……
殿上,
朱允炆久久站不起来,心思晦涩至极——
他原以为,自己监国之后,可以逐步削弱苏尘的权力。可现在看来,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苏尘在朝中的影响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那些大臣,表面上对他恭恭敬敬,可心里,恐怕还是更忌惮苏尘。
怎么办?
朱允炆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与苏尘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权力,更是人心。
……
与此同时,
后殿之内,老朱的心情,亦如殿外翻滚的乌云,沉闷压抑。
苏尘的新政,那些朝臣们,是真的看不懂其中关窍……
唯一一个称得上懂行的,偏偏还是个朱允熥!而朱允熥越是懂行,对朱允炆,便越是不利。
这让老朱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烦躁。他不是没想过,现在就把苏尘拿下。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
如今新政的盘子,全靠苏尘一人支撑。
若是他一死,整个新政体系,恐怕会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到时候,反而会酿成更大的灾难。
毕竟,那些朝臣们对新政的抵触,已经到了极点。苏尘一死,朝堂之上,恐怕再无一人愿意继续推行新政。可大明若是不推行新政,又谈何未来?
想到此处,老朱只觉得一阵头疼,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
另一边,
朱允炆陪着李善长,缓缓走出大殿。
两人一路低声交谈,谁也没想到,苏尘在朝中的影响力,竟已到了如此地步。
“恩师,您说……这新政,到底值不值得?好不好?”
朱允炆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迷茫。
李善长也是眉头紧锁,一时之间,竟也拿不定主意。
“殿下,此事……或许,可以去请教上位。”
“那……如果废黜新政,又会如何呢?”
朱允炆又问,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李善长沉默了——
他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看到李善长这般模样,朱允炆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绝望——
难道……
自己真的要被苏尘压一辈子?
不!
绝不!
……
汪广洋府上,灯火通明。
胡桢、吴沉几人围坐一圈,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胡桢性子急躁,忍不住说:
“这苏尘……真是邪了门了……朝堂之上,那么多人,愣是没一个敢吭声的!”
吴沉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谁敢吭声啊?没看连淮王殿下都……唉!”
汪广洋捻着胡须,眉头紧锁——
他心里也明白,今日这朝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苏尘那一手,看似轻描淡写,却把所有人都给镇住了。
沉默许久,
汪广洋娓娓说:
“老夫算是看明白了……皇上这是把难题,丢给淮王了。也难怪啊,这局面,皇上也是没辙了……”
胡桢和吴沉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广洋,你说……要是淮王殿下真跟苏尘杠上了,咱们……该怎么办?”胡桢忍不住问道。
汪广洋沉默了。
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答案。
帮苏尘?
可他毕竟是朱家臣子。
不帮?
可苏尘的新政,确实利国利民。
更何况,吴王朱允熥,如今可是苏尘的铁杆拥趸。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
这大明朝,将来还指不定是谁的呢!
“难啊……”汪广洋长叹一声,
“走一步,看一步吧……”
……
与此同时,
李善长府上,也是一片愁云惨雾。
虽说自家恩师重回相位,可这朝堂上的气氛,却跟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这苏尘……简直比当年的胡惟庸还厉害!”夏恕忍不住感叹道,
“胡惟庸好歹还靠阴谋诡计,可苏尘……人家是阳谋!是实打实的本事!”
“谁说不是呢?”王纯也跟着附和,“就那些新政,别说咱们了,就算皇上……恐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言语之中,既有对苏尘的忌惮,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李善长坐在上首,脸色阴沉。他心里清楚,苏尘这座大山,恐怕是很难搬开了。
“恩师……”夏恕小心翼翼地开口,“你说……这新政,到底该不该继续推行下去?”
李善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们觉得呢?”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拿不定主意。
毕竟,
新政三年,天下无数人都卷入进去了。
“罢了……”李善长摆了摆手,
“这事儿……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