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九千岁的缺心眼养女3
选伴读这事,
是夏有米在养父母面前提的第一个正经要求,他们相当重视。
不仅让太监将去年给吕朔选伴读的名册取来,还派人去加拟了一份新名册。须得家世干净,年纪五岁到十岁之间的,品行上佳之人,须男女各一份。
办事的麻利,太后宫里刚摆上下午用的点心,准备三人享用。
那份去年已被重重筛选过的,皇帝的伴读名册就被送了过来。
李莞然边翻阅边点头,其实,很多世家子弟,品性学识更好。只不过,最后一关由吕朔亲自掌控,盛则他们并没有强制插手,也就眼瞧着吕朔有意无意避开跟九千岁有关的势力。
想培养人手或者单纯合眼缘,这些小事都不值得盛则去计较。
大概从去上书房开始,不断带着吕朔接触到更多的前朝势力。盛则和李莞然才生出了几分想要当好后爹后娘但被暗暗排斥的无力感。明明全是好心,最好最顺的路,倒霉孩子偏要自作聪明跟你对着干。
后来,很多事也是盛则他们失望后不想多管。
才给了吕朔最大权限,叫他狠狠吃了回闷亏。
而后,再因为好气运,总在艰险时有人跳出来相助。最后,展露磨炼过后的蜕变,狠狠扬眉吐气唱着莫欺少年穷!
因为原文的上下两部有割裂,有很多逻辑不通之处。
例如,第一部说两个小辈各自按心意成了婚,第二部为了强行圆上,就说养女是自愿要求着嫁给吕朔。可第二部最后跟养子离了心,怎么也该对养女在后宫的日子不放心。
多派人回来问询才是,却完全能被信件打发。
只能用他们对养女也失望了,不想管破烂事,这一个理由强作解释。
可,
夏有米如今窝在养父母怀抱,三人挨得极近。听他们对画上的人选,用相当符合她岁数的语气耐心介绍着,还时不时冒出自我否定。
就怎么也生不出假意的幻觉。
“这,李家小儿,虽是我本家,可早年被娇宠坏了,这两年又被打压,如今惯会装深沉,心性不够康健,不适合米儿。”李莞然毫不客气地在一个名字旁再加上一个红叉叉。
上面已经被划过一道,正是吕朔自己选人时划的。
盛则也点点头,连带叫夏有米也不住地表态赞同。
生怕他们觉得自己口味清奇,想要跟大伙反着来。
“傅家小少爷,他的同胞兄长已经在朔儿身边待着,也不合适给米儿。”
“嗯嗯!”
傅将军也只剩这两位少爷了,被宝贝得很紧,若不是傅羽本事出众,自己也颇有想法。
也轮不到吕朔去选他当伴读。
他们两兄弟可都是从小就在战场上历练大的,本事和心性都很难得。
如今江山安稳,盛则也有心叫傅家留下后代。
同时也是为了吕朔骑射着想,才专门请来的。
吕朔只看到了傅家是忠君派,武将势力颇深,便美滋滋收下了傅羽,完全没领会到其中九千岁的苦心安排。
夏有米也点头认同这个说法。
傅羽的能力,有待将来考察,若真是得力的,自己再挖墙脚也不迟。
李莞然又陆续划掉几个名字。
都是些古板世家出来的学究,她更多是为了夏有米的身心健康着想。那些礼教很容易害死人,可不能放这几人在身边悄悄贬低米儿,打击或控制她。
“霍家、费家,还是朔儿会选。”李莞然笑道。
“怎么?”盛则眸色一暗,以为吕朔的心思已经不在李莞然面前掩饰,当即心底涌上一股躁意。他可真的不想有人破坏这份宁静。然儿对静太妃有情,他盛则可没多少情分。
当初那静妃得宠的时候,也没少纵容底下人,给做事的太监摆脸子。
自己一时忙昏了头没看顾好,乖巧的小徒弟,就死在了那乱棍之下。一切只因小徒弟嘴巧,在当差时夸了静妃死对头彤妃一句好话。
就被轻易寻了错处死不瞑目。
此后,
久久无法释怀。
盛则再也没有见自己日子过好了,就好心拉拔底下的小太监当徒弟。
这吃人的地盘,多一个人在身边,兴许福分没同享,就得共赴黄泉。
不过,这些事发生在他们相识前,李莞然并不知情。
何况,若不是静妃逼了盛则一把,叫他早早领会刚起步的宦官生涯,不过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
他也不会再次沉寂下来好好筹谋,爬上更高的位置。
再扶持着李莞然坐上这太后宝座。
事到如今,盛则也没有放松警惕,只在陪伴妻女时,不显露太多来。
“啧!你没瞧出来!”李莞然的话里带着打趣的意味。
一时叫盛则呆住,只顾着抓起娘子的手琢磨着纹理,重新梳理情绪。
“我,我瞧出来了!”夏有米举起一只胖爪,乐乎道,“是样貌,娘亲方才指的两位公子,是被选中的伴读,他们长得好看!”
“扑哧——”
“还是米儿有眼光!”
“米儿,什么好看,也就一个鼻子两个眼。”盛则不服,他脑海里除了想静妃那点往事,还思索的就是霍家、费家和傅家,那些势力间的共通点。
完全没打量样貌。
这会儿见母女俩笑到一堆去了,就明白女儿说得没错,只怕李莞然就是说的模样标致。
哼!都是小鸡仔,全是面上光。
盛则嘴角挂油壶,被母女俩一口一个爹最好看,郎君最美,爹娘才是俊男靓女最相配。
哄地找不着北了。
才又认真琢磨夏有米伴读人选。
他们没打算给女儿低皇帝一等,吕朔选三个人,有米也要选三个人。
甚至,
不是大众意义上,只选择女孩。
若是夏有米想要,全是男孩儿也不会有人反对。
可翻阅完整本去年的伴读名册,夏有米估量着,还真不如都选女孩。
一是,
真没有符合她心意的男孩伴读!
原是想用平等的目光对待他们,可分析下个个都有硬伤,不够出色。若单纯做皇子伴读,还是玩伴,都很合格。可惜,她想做大事,便不能有疏漏。
相比之下,没有呈上来的女孩,更有培养空间。
二是,
在前朝臣子眼中,过早地超越规制和离经叛道,并不利于将来掌权。
摆在明面的东西,容易叫外人察觉和防备起来。倒不如,借力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