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20呼叫,卫20呼叫…”
“卫18收到!”
“已经探测到整个鱼群的情况。”
通话的声音不是卫胜,而是卫顺,想来也是卫顺已经起床,上了驾驶舱一起帮忙,多一个人帮忙可以减少船长的工作量:“鱼群很奇特,是一个横向感叹号形状。”
“感叹号的点,规模还不小,就这个‘点’的鱼,都达到大型鱼群的规模,数量很多。”
卫顺说到这里顿了顿,充满喜气,可也顾不上高兴,眼下应该是将探测到的情况全部说明:“目前鱼群还算是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动,就卫20探测到的鱼群数量,初步预估已经达到大型中等的规模。”
“……”卫海闻言,不由沉默了,因为他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边卫18下网,是鱼群的一头。
而这一头的很大截,是卫20的探鱼设备没有探测到。
卫20探测到的鱼群规模已经达到大型中等的规模,那么再算上他们这边的鱼群规模,这个黄鳍金枪鱼的规模将达到超级大型规模。
十分恐怖。
一个超级大型规模的黄鳍金枪鱼群,要是全部捕上来,将会是多少?
根本就无法给出预估,也不是没有原因,就因为金枪鱼有些一条高达数百斤之巨,目前全球最大个体黄鳍金枪鱼,也就是最重的一条,记录是500斤,不排除有更大一条的黄鳍金枪鱼。
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评定鱼群规模,从来不是按照鱼的重量,而是鱼群的条数。
一条一条的,数量很恐怖。
要是有不少大个头的黄鳍金枪鱼,也全部捕到手,那么最终捕到的黄鳍金枪鱼总重量,将会超乎想象,无法预估的总重量。
“计划改变!”
卫宏抢过电台话简,推翻了之前下双横向V字形围网计划,做出大调整:“卫20只负责下网围中那个‘点’的鱼群,其他的交给我们来,但也不完全交给我们,还是要看你们下网的进度,要是到时候下完网,我们这边的进度不快,那么卫20也要再下一张围网,这方面你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切割鱼群,卫18会从鱼群切过去,尽可能捕到更多的鱼,先下网暂时不收,收网后面再来。”
“前提是下网的过程中,不惊扰到鱼群,鱼群没有变动之下,满足条件才多下,要是受到惊扰,鱼群四散而去,想下网也没得下,所以…渔船需要小心一点。”
卫宏也知道自己的表述有些混乱,可核心意思应该能听懂,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通过言语来表达,也无法表达清楚,要是有图表配合解说,倒是能够让人百分之百理解,只是条件有限,他也只能这样:“下围在包围过去的那一瞬间,可以反向调整一下渔船的转向,往鱼群外围开远一些,然后大转弯过来加速,等到接近的时候,直接关闭发动机组,利用惯性让渔船滑行过去。”
“这样一来,渔船的发动机组并没有任何的噪音,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惊扰到鱼群,搞不好不会惊扰到鱼群半分,这样一来,或者下网的速度会慢一点,可能争取到下第二张围网,乃至第三张围网的机会。”
“卫18这边也会这么做,切过鱼群之时,在加速后关闭发动机组,用惯性滑行从鱼群中间过去,尽可能降低惊扰到鱼群的可能性。”
卫宏也将这边的计划说一下,是在说给卫20听,同样也是在说给卫海听。
将计划说出来。
卫海知道怎么操作,等下便不需要他再下任何指令了。
“卫20明白!”
“我会让程远号往你们那边一些,到时候要是能下第二张围网,那么可以用程远号作为锚点,根据的你们跟程远程取得联系。”
“收到。”
“通话结束。”
卫宏掐断通话,更改电台频道,可换了个频道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呼叫,而是挥手示意一下,是给卫海下达最新命令,让其开船,根据他刚才所说的计划来,等到卫海快速调整航向,本应该是直行后再左舵,现在变成了右舵大角度调整,往鱼群更外围的方向而去,见到自己的命令得到领会,他也不再犹豫,开始呼叫:“呼叫卫19,呼叫卫19…”
“卫19收到!”卫令早在等候着,听到呼叫第一时间回应。
“你船往前直航6公里,绝对不能超过8公里!”
卫宏用上测量尺,在雷达图测量一下,又测量了一下探鱼设备反馈的海图,给出一个精准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也知道在海上航行这种情况令人为难,无法百分之百做到,可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可以抛锚完全停船,注意抛锚的时间节点,计算好的话,大差不多。”
“海深,预计1200米,在1200米到1300米之间,根据这个参数来计算。”卫宏报上海深参数,这样卫19抛锚停船会精准一些。
“好的。”卫令回复一句,表明他已经接收到指令。
船队是什么情况他并不清楚,但卫18在下网他一清二楚,之前的命令也表明了一切,需要卫19来辅助下网。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结果,需要卫19来作为锚点。
不出意外的话,到时候卫19停船的位置就是围网的锚点,也是围网一头的起始位置。
而不能往前航速超过8公里,也很好理解。
不出意外的话,距离他们所处位置往前再过个10公里左右,必定是鱼群。
2公里左右,是安全范围,大功率发动机组在海里穿透力很强,要是靠太近,绝对会惊扰到鱼群。
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的要求就很严格了,因为这么大吨位的船只,又是在海上,想要百分之百把控可不容易,一个低级的失误,会致使船只滑行出去好几公里的距离,也有可能停船的位置更远,到时候麻烦会更大。
幸好。
可以利用抛锚来解决最后的停船位置。
不过抛锚的时机就很重要了,时机没有把握好,同样也会致使最终停船位置偏差许多。
有压力。
可这个时候就算有再大的压力,也得硬着头皮顶上去,尽可能做到最好。
原因很简单。
船队5艘船,全部动用,这是大阵仗,也是船队全体联动。
需要这样,无不表明这一次遇到的鱼群很特殊,也绝对不是一般的鱼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