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后——京城
夕阳西沉,最后一缕残阳将城门的铜钉映得血红。
城门校尉正欲下令关闭城门,忽听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八百里加急!让开!";
一骑快马如离弦之箭冲入城门,马背上的信使背后插着三面猩红旗帜,衣甲上满是尘土。沿途百姓纷纷避让,茶摊的碗碟被疾风带倒,碎了一地。
";是辽东的军报!";巡城御史脸色骤变,";快,护送信使入宫!";
随着信使的入城,厚重的城门缓缓关闭,发出沉闷的";轰隆";声。
城内逐渐被暮色笼罩,阴影在角落里蔓延,让整个京城显得越发肃杀。
......
御书房
庆帝手中握着那份刚刚送到的八百里加急军报,火漆印上的";辽东都督";几个字格外刺目。
黄兴、李青松、李毅、陈守年四人分立两侧,屏息凝神,目光皆落在那封尚未拆开的密奏上。
殿内静得可怕,唯有铜漏滴答作响。
庆帝指尖一挑,拆开火漆。
薄薄的纸张展开,上面只有寥寥数语——
";臣贾玌谨奏:
镶蓝旗主力已退至定辽右卫,苏瑾言率军收复金州卫。此刻大军已渡碧流河,赶赴丹东,至此辽东半岛全境收复。";
落款处盖着辽东都督的虎钮银印,印泥殷红如血。
庆帝的指尖在";碧流河";三字上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微妙的光芒。
而后目光露出喜悦之色望向殿中四人:
";诸位爱卿,都看看吧!";
四人依次上前,恭敬接过军报传阅。看完之后,皆面露振奋之色。
无论清国此番求和究竟怀揣着怎样复杂叵测的目的,不可否认的是,就眼前局势而言,他们的确达成了自己预期的效果。
李青松率先抱拳贺道:
“陛下圣明!此乃陛下运筹帷幄之功。全赖陛下假意议和之策,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辽东半岛。";
其余三人也是一同上前恭贺!
李毅接着说道:“陛下,清国求和之事已了,那如今朝堂之内,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庆帝冷笑一声,眼中寒芒一闪:“哼,莫要忘了朕之前的吩咐。辽东之事既已尘埃落定,京城这边也该动手了。”
说着,目光转向黄兴。
黄兴立刻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放心,锦衣卫上下早已严阵以待。名单上之人皆在掌控之中,只等陛下一声令下,便可将其一网打尽。”
李青松眼神精光一闪,神色坚定,毫无忧虑之色,反而带着几分决然:
“陛下,这些人长久以来结党营私,妄图谋逆,早该清理。如今正是大好时机,臣相信此次行动定能让朝堂焕然一新,还我大庆一片清明吏治!”
张荣下台,那就意味着该是他转正的时候了!
等了那么久了,李青松岂会在这等时候退缩,更何况——此乃圣意!
庆帝不置可否:“朕心意已决。这些人罪无可恕,若不趁此机会彻底铲除,必将成为我大庆的心腹大患。朕岂会因一时之顾虑,而养痈遗患?”
众人见庆帝态度坚决,纷纷低头应道: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谕。”
庆帝缓缓走到龙椅前,坐下后目光扫视众人:
“卯时初刻,早朝开始便是行动之时。务必做到雷厉风行,不得有误。
朕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任何企图背叛我大庆的人,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诺!”
四人齐声领命,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中回荡。
庆帝微微点头,目光转向黄兴:
“通知下去,寅时五刻,练武、耀武、果勇三营即刻行动,密切监视其他各营士兵,绝不能让他们有任何异动。若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黄兴神情肃穆,单膝跪地,高声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传达陛下旨意,确保三营各司其职,万无一失!”
此刻的史鼐、史鼎与杨显三人早已在城外等候命令,就等着宫中传来的消息了!
随后,庆帝又将目光投向陈守年:
“陈守年,你今夜需提前命备武营秘密进城坐镇,并协助锦衣卫抓捕叛逆!”
陈守年赶忙上前一步,躬身领命:
“陛下圣谕,臣铭记于心。备武营定会全力配合锦衣卫,完成陛下交付的重任!”
京城本就驻扎有几千着甲的五城兵马司,不过太上皇始终牢牢把控着,以至于庆帝难以掌控,既然如此,不如让备武营入城,在早朝前速战速决!
庆帝微微眯起双眼,似乎在脑海中勾勒着行动的每一个细节,片刻后缓缓开口:
“五城兵马司那边,朕自有安排。你们只需专注于各自手头之事,不得有丝毫懈怠。”
众人齐声道:“是!”
“退下吧,回去好好准备。”庆帝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离开。
......
卯时将至·午门外
晨光未露,天色尚暗,午门外已陆续聚集了等候早朝的文武百官。
官员们按品级列队,低声交谈,气氛看似如常,却又隐隐透着一丝异样。
张荣站在文官队列前方,眉头微皱,目光扫过四周。
他忽然发现,今日列队的武官之中,新皇一脉的将领竟少了大半。
本该站在武将前列的几位京营指挥使、五军都督府要员,此刻竟都不见踪影。
";奇怪.......";
张荣低声喃喃,心头忽然浮起一丝不安。
身旁的礼部侍郎刘显凑近,压低声音道:";张大人,今日武官怎么少了这么多人?";
张荣眯了眯眼,目光阴沉:";不对劲......今日乃是与清国商议和谈事宜,并且昨日辽东军报入京,按理说今日早朝应当议论此事,可新皇一脉的武将却几乎全都不在。";
刘显脸色微变:";难道......";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全副武装的禁军从宫门内列队而出,铠甲森然,刀戟映寒。
为首的正是禁军统领陈彦之,他身披重甲,面容冷峻,目光如刀般扫过众臣。
张荣心头猛地一跳,下意识地后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