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姜惟追查私房钱比当初的尤雅还要凶残,沈在心考虑再三,把股票软件从桌面隐藏,只有在将桌面向后划的时候,在资源库里才能重新找到。
这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不是没想过删掉,彻底删掉,明天必须交易,还要重新下载,登录,然后才能买卖,怕再错过卖掉时机。
接到人,人也没先去看她外公外婆,跟沈在心一起回他住的地方了。
一夜就没怎么睡。
久旱逢甘霖,吃,吃好吃的,喝,喝点酒,玩,玩想玩的,乐享乐的,聊,各诉衷肠,谈最近发生的事情,看,看山水艺术,看股票,看小电影……整个就是关起门来在里头荒淫无道。
最近的药太补,身体素质又大幅提高,精聚神凝,犹如狼烟冲天。
沈在心突然觉得习武没什么不好。
夜里是姜惟主动看美股操作美股的,新泰科技又是一条直线下去,跌了百分之四十几。
姜惟一阵尖叫,兴奋地亲了亲沈在心,然后在底部平仓,最后她还吸了一些,都是让机器执行,一笔一笔批量买卖。
沈在心用心地学习着,心里也是羡慕嫉妒恨,看人家,一笔下去挣多少,看咱自己,跳坑里就爬不起来了。
天快亮的时候,沈在心眯了一会儿。
醒来已经七八点了,自觉浑身上下不乏精力,就不睡了。
也没叫醒姜惟,而是张罗一些早点。
为了补充营养,家里又有牛肉有虾,更何况昨天姜惟打招呼,沈在心还又去采购了,做一桌早饭绰绰有余。
本来这个时候,都是武校早自习结束。
没错,武校也有早自习,练武之人要求闻鸡起舞,沈在心今天睡过了,硬着头皮没去。
舅舅果然打电话了。
沈在心小声给他说:“舅。是这样的,心一昨晚回来了,所以我今天早自习就没去,在给她准备早饭呢……”
舅舅冷笑:“准备早饭,需要你准备吗,她没饭吃,去我家吃,去你姥姥、姥爷家吃,需要你准备早饭吗,练武最忌讳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骄奢淫逸,要做到什么,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寒暑不改,哪有你这样的,有点事儿你耽误了,你不来了,你跟媳妇窝被窝里了,马上给我滚过来。”
沈在心震惊了。
照这么说,我还必须练点成绩出来?
不是,我三十多了呀,虽然在这个年代,还能叫青年,但自己学医的,心里能没点数吗?
这时候练啥也别想练功了呀。
再练也是锻炼身体,练不成功。
没办法,他喊了姜惟一声,告诉说:“我吃点东西早点走,早自习我没去,舅舅已经发现了,正发火呢。”
姜惟慵懒地爬起来,给沈在心说:“他就那样,你给他说,我来了呀。”
沈在心说:“说了没用。正发火呢,我三十多了呀,每天五点多爬起来,跟着他们跑操……”
姜惟掩饰一下曼妙的身躯,娇笑连连:“那你一定是可造之材,我给你说,我表弟他都不带管的,因为长得胖,他张口就是,就你这还想习武,滚滚滚,后来我表弟当兵去了,不但瘦下来,还全军大比武拿了第二名的名次,再后来留部队了,每次回来就问他,爸,我是不是不适合习武?”
沈在心没吭声。
姜惟到桌前看一眼,发现了他的营养餐。
他竟然不怎么吃给自己准备的食物,而是牛肉、虾仁配龟苓膏一样的糊糊,忍不住问他:“你吃的什么,就你买来的偏方,我还想问你呢,你从哪买来的偏方?我怎么不知道我们当地还有这样的偏方?”
沈在心愣了一下说:“集市上,集罢之后来了个白胡子老和尚,卖药的……”
姜惟忍不住说:“你就编吧,继续编,虽然屡次都说把你送少林寺,你不看地图吗,我们这儿离嵩山多远,还有,嵩山少林寺早就是旅游胜地,哪来白胡子老和尚?还下山卖点药。关键是什么,我们这边几乎不来和尚,让我告诉你为什么好吗?你看不看武侠小说,少林七十二绝艺是内家是外家?”
沈在心说:“内家?”
姜惟上去掐一把:“你练武白练了吗?不但是外家,而且是佛门,佛门,我们太极心意都是内家,起源于道家,来的有真功夫和尚恐怕都是上门踢馆吗?你个白痴,真是个大白痴,手机拿来。”
坏了?
沈在心说:“真的。是不是和尚,你在现代社会你怎么分清呀,他头顶秃了呀,是不是?本来我也不信,但我吃了他给我的东西,我就觉得身体恢复得快,所以我又买设备,又做研究,你看看家里现在这个样子你还不清楚真假吗?为什么我坚持要1000万买,你是做生意的人,你知道什么叫炒作吗?”
姜惟愣了一下。
沈在心说:“你将来宣传,就是遍访武术胜地,从隐居老者手里买到单方,最好还是黄石公这样的,给了你兵书,转眼人不见了,而拿到之后,我们再经由科学改进,验证它可以增进人体机能,比着你花三万、五万,你觉得哪种更好?便宜来的东西,你自己相信它的价值吗,我们现在是在搞内部催眠……对于我们来说,相比日后随之而来的自信和营销铺垫,花个1000万你心疼什么呢?”
姜惟说:“就你这黑糊糊的东西,你觉得真有用呢?”
沈在心说:“你知道吧,之前我一锻炼,运动量太大,回来都想尿血,腿就跟剥了皮的蛤蟆腿一样,还半夜抽筋,浑身抽筋,腿抽筋完,腰和背也抽筋,夜里辗转反侧睡不着,现在呢,你看看我,你别不信呐,你要说不信,我就问你,那些运动员偷用的兴奋剂是真的是假的?”
一阵破锅乱糊。
沈在心本来要先走,舅舅在发火,但实际上,这是下课时间,上午课还没开始,姜惟非让他等着,然后要跟他一起去,看看他现在训练成果。
沈在心怀疑是看那1000万的。
愁了不?
你表现好,老婆一高兴,她明知道有问题,她不追究了,你表现不好,你这1000万没问题也有问题,你贪污了……
卧槽呀。
我连少年都没打过,这跟过去,露馅不露馅呀,要不我在脑海里预演一下,我上去连招,我出其不备,我超常发挥?
而且还要掌握好时间,9点15吧,我就要赶紧去上厕所,最好上到9点半之后,这样的话,股票高开我就能跑。
悄无声息给手机定了一下时间,前往武校。
他都不带自己开车的,自己坐在后排,在心里预设着方案。
我要这么打,这么打。
我要主动进攻,我要这个时候卖破绽,他们少年人还是小朋友,一定识不破,我只需要拼全力赢一回,1000万的事情就过去了,否则的话,我弄不好又被她挤走干净,说啥也要拼了……
咬咬牙,自己还有高配版的药。
他拿出一个小瓶,仰头喝了一口,先补充肾上腺和血红素,同时要驾驭住肾上腺,缓解代谢肾上腺毒素。
果然,到了武校,见到舅舅,舅舅见到了外甥女,有炫耀的成分,直接给她说:“我给你看一下在心这一段时间练武的成绩。”
然后,他又给沈在心说:“在心呀,检验你的时候到了,今天早自习你没来,我不说什么,你要是表现拉胯,你还什么说的呢,你要是表现好,我给你放一天假,你觉得怎么样?”
药起作用了。
机体已经兴奋了。
肌肉微微有点颤抖。
因为沈在心调得好,它又在缓慢地代谢,好像是恰到好处的时候,正应了拳谱中那句,遇敌好似火烧身。
他生怕药效过去,主动无比,一扯小背心,大叫说:“现在,立刻,马上,小宋你上来。”
然后他就变身兴奋起来的运动员一样,发出怒吼,砰砰捶胸,逼出自己的凶气。
小宋是软柿子。
师弟中最菜,但还年长,十七了,瞎长个大个子。
沈在心他亲测过,这种相对弱,学的时间短,个子高,年龄相对大,最适合不过,赢了还不让人察觉是放水,多好呀。
舅舅很意外,赞许地点了点头,有时候眼里观察谁行谁不行也是素质之一,到行家一出手你就完蛋了,所以行走江湖,你还要先判断对方的水平,这一点是习武之人的隐藏小技能。
小宋一拽衬衫翻身上去。
沈在心拒绝戴护具:“要打打真的,吼吼,来吧,戴擒拿手套,不戴拳套,不能抓你打什么呀。”
姜惟诧异地盯着老公。
这是我那个文质彬彬的老公吗?
他打鸡血了?
被刺激成炸毛小年轻了?
舅舅解释说:“他擒拿练得最好。”
小宋也在叫嚣:”怕把你打坏了,我姐心疼,你牛逼什么呀,你什么熊样谁不知道呀?”
等场上裁判翻身上去。
二人就摆开架势开始了。
沈在心一改平时的畏缩,犹如猛虎下山般,上去就抢先手了,为了1000万,为了新中国,冲呀,杀呀,我拼了呀。
小宋有个问题,就是他的抱架外开,这个舅舅已经指点他很多回了,他容易被人用勾拳冲破两肘,所以他平时为了纠正这个毛病,就会过分谨慎,那么沈在心针对这种选手,心理战上就可以放心抢先手,果然,一套组合下来,小宋过于谨慎,都没有怎么反击,被打得肉疼闷哼。
他在等,等沈在心喘口气,累了,有间隙了他反攻,不料这正中了沈在心的圈套,沈在心一阵抡摆,似乎是进攻间隙,往后退了,要重整旗鼓,小宋紧急追击,霎那间,沈在心败退中一个转身,就是一个精准的侧踹。
他三十多岁了,本身柔韧度不够,锻炼不够,一字马还拉不出来,所以高边腿打不出来,变线踢也勉强,这一脚只能算中路踹。
一脚正中小宋大腿,正好小宋追击,重力在上面,人直接翻了一跟头。
舅舅脱口叫好。
而且他极为激动,双手紧握,给姜惟说:“看到了没有,看到没有,这货的动作多标准?”
他说的标准就是你练的时候,教练给你说,你要步伐跟上,你抱架要端好,等到实战的时候,你自己也觉得做得很好,你抱架端得也很严密,但实际上,你是看不到你自己的,在外人眼里你歪七扭八,什么鬼造型都出来了,一般都是极好的运动员,通过反复纠正,他才能把动作做标准,力发得出来,而且干脆利索,不留破绽。
甚至很多初学者,天天都在练,他就是找不到标准在哪儿。
他觉得自己练得挺好的,一实战不行,一实战不行,除了回归本能,发挥不出来,就是打不标准……
所以沈在心这个初学者,别看舅舅骂他,但舅舅发现,他在肢解,他在追求动作上先做到位再说。
所以沈在心没什么信心,觉得自己一塌糊涂,舅舅却觉得一个没基础的人,他能知道追求技击的技巧性和科学性,这是悟性。
他现在一字马都拉不开,高难度动作他也打不出来,但他就这点好,动作越来越标准,越来越标准,就像这个回身侧踹,时机,动作,下脚的点,简直趋近于完美。
否则再外侧一点,蹬裆里了,不就犯规了吗?
小宋爬起来,就又扑上来,章法已经乱了。
沈在心对他的判断,就是他的抱架一旦外开,就说明他失去了冷静,于是双眼藏在拳套后面,保持炯炯有神,瞅准机会打反击。
果然,因为状态好,他每次都能抓住破绽防守反击。
舅舅激动得不行。
他嘴里开始骂:“这他娘的都抓住了,这他妈的平时不这样呀,你看他的眼,前几天他还闭着眼打呢。”
眼也是判断技击水准的一个标准。
初学者上来对打,那眼睛要么睁不开,要么打仰脸拳,要么打低头拳,为什么,本能。
拳头来了,你眼睛不受伤吗,你眼睛就会驱动你的身体,让它先避开打击,一般的练习者什么时候能在密集的来拳中睁眼呢,就是他多次交手,发现自己的抱架渐渐能够顶住对手的打击之后,才开始一点点变冷静,最终保持临场机敏。
所以有人练一年,压根不能实战,能力依旧,照样不能打,有人练半年,提升很明显,可以打,这就是原因之一。
有很多的教练和老师,他自己也说不明白,他都是强调你不努力,你练的少,你没有实战,你没有天赋……
不完全是。
有些人练都没练过,但他打架就是一把好手,有些人练一辈子,能练出来三连鞭、五连鞭,接化发。
当然,规律都是在实战中总结的,实战的多了,再笨也能打出来了,这就是职业运动员和业余的区别了。
打下去。
沈在心今天体力也显得非常好,自己调的兴奋剂喝嗨了呀,肾上腺激素一调动,鼻青脸肿也不觉得疼呀。
一直打到小宋又挨一拳,脸肿起来,然后被沈在心抓扯抱摔,拿关节锁扣,才被叫停了掉。
拳套都没戴, 护具也没有,这样打下去,怕打伤了,虽然他们都很菜,不会伤多严重,但耽误日常训练呀。
沈在心一听结束,翻出来就去找手机。
几点了,几点了,我的水云港……
还好。
手机定时没响,时间还没到,但也快到了,沈在心一甩手套,捞了外套,抱着手机就直奔厕所。
姜惟喊都喊不住。
想找过去,舅舅拦住了说:“弄不好是打肚子疼了,书生,上了脾气之后肚子疼,想去厕所。”
都知道。
他给姜惟说:“看到了没有,心一,你把他放在这儿三五年,三五年都长,一两年吧,只需要一两年,我能让他成为大器晚成的散打运动员,这小子一压榨,身体素质好起来快得很,而且他有文化呀,他会钻研,你看那动作,打出来能当教材不,我给你说,我对他比对你表弟都上心。这是散打,你没看擒拿课呢,他就跟从骨科出来的一样,一拉脱肘,一推复位……”
姜惟无奈说:“舅你没说错,他真的修过骨科,分筋错骨你干不出来,但他一点问题都没有。”
她告诉说:“我这次来,是想带他走的。”
舅舅不干了。
他说:“不行,现在走,这是半途而废了,必须要出师才行,既然你把人交给我了,我就要对他负责到底。”
姜惟愣了。
敢情我把他交给你,我想带走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