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拿药打掉腹中胎儿
时光匆匆流逝。
在这短暂而又美好的三个月里,陈怀素和唐英一同经历了许多难忘的瞬间。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
就在一个宁静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陈怀素那恬静的面庞上时,她缓缓睁开双眼,却惊讶地发现身旁已然空空如也。
那个曾经与她相拥而眠、温柔相伴的身影不见了踪影。
唐英就这样毫无预兆地离开了,仿佛他从未真正存在过一样。
陈怀素呆呆地坐在床上,眼神迷茫而空洞,心中充满了疑惑和痛苦。
她无法理解,为何那个前一日还与她谈笑风生、浓情蜜意的爱人,会在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道她们之间的感情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吗?
陈怀素试图去寻找唐英,想要问个清楚,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可是,经过一番努力后,她才惊觉自己对唐英的了解竟然如此之少。
尽管她们已经相识相爱三月有余,但除了知道唐英自称是不受家中疼爱的孩子,被家人有意放逐之外。
对于他的家庭背景、社交圈子等重要信息,她几乎一无所知。
回想起初次见面的场景,唐英那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深深地触动了陈怀素的心弦。
他讲述着自己在家中的遭遇,让善良单纯的陈怀素心生怜悯,毫不犹豫地敞开了心扉接纳了他。
而此后的相处中,每当涉及到关于家庭的话题,唐英总是刻意回避或者轻描淡写地带过,逐步地给陈怀素灌输了一种“不要过多追问”的观念。
如今想来,或许这一切都是唐英精心设计的圈套。
只为了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悄然离去,不留下任何线索。
倘若这仅仅只是一场双方心甘情愿、短暂而热烈的情感纠葛。
也许数年之后,心智更为成熟的陈怀素将会恍然大悟,意识到此刻所承受的痛苦和哀伤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且毫无意义。
无奈造化弄人,令人猝不及防。
就在陈怀素终日以泪洗面,最终因悲伤过度晕厥在家中的时候,幸好善良的邻居钱大婶及时发现并将她送往了医馆。
也正是在那里,一个惊人的消息砸向了陈怀素——她已身怀六甲!
在传统的世俗下,尤其是在这个封闭落后的小镇之中,未婚先孕这种事情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为人所不耻。
对于自幼父母双亡的陈怀素而言,这无疑是人生路上又一记沉重无比的打击。
此后,街坊四邻们那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以及充满异样的目光,仿佛化作无数把锐利的剑,直刺得陈怀素抬不起头来。
她实在没有勇气踏出家门一步,只得整日龟缩于家中,试图躲避这漫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和指指点点。
虽说家中尚有一些贮存的粮食,若精打细算地节省着食用,足以支撑陈怀素度过一段艰难时光。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腹中胎儿却在不断成长发育。
留给她犹豫不决的时间已然越来越少,根本无法再继续拖延下去了。
生下这个孩子?
还是狠心将其打掉?
陈怀素站在未知的十字路口,内心纠结万分,却必须要尽快做出这个艰难的抉择。
自从被外人指指点点之后,陈怀素如梦初醒般地从唐英精心编织的情感陷阱中挣脱了出来。
曾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她,此刻终于看清了现实的残酷。
没有人能比她更为深刻地体会到,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了长辈的庇护和关爱,想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成长起来将会面临多少艰辛与困苦。
更何况,以她目前的状况,哪怕每日辛勤劳作,所得也仅仅只够勉强维系自身的生计而已。
一个新生命的突然降临,对于陈怀素而言,无疑是一份过于沉重的负担。
尽管她无比渴望能够拥有一个至亲之人陪伴在身旁,给予她温暖和慰藉。
但理智告诉她,绝不能如此自私地让这个无辜的小生命来到世上受苦受难。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和深思熟虑,陈怀素最终狠下心来,迈着沉重而坚定的步伐走向了医馆。
进入医馆后,她用颤抖的声音向老医师张良说明了来意。
尽管张良苦口婆心地劝说了许久,从各个方面阐述着堕胎的危害以及留下这个孩子能给陈怀素带来的好处。
他告诉陈怀素,堕胎不仅会严重伤害身体,导致日后难以再孕,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而且她如今孤身一人,如果有个孩子陪伴左右,生活也不会显得太过冷清寂寞。
然而,无论张良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怀素都不为所动,依然坚定地选择去拿药打掉腹中胎儿。
陈怀素心里清楚得很,让这个孩子来到世上并非明智之举。
一来这孩子没有父亲,二来她自身条件艰难,根本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未来保障。
与其让孩子跟着自己受苦受累,倒不如不让其降临人世。
这样既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于是,陈怀素毫不犹豫地喝下了那一碗又一碗苦涩至极的打胎药。
没过多久,药效开始发作。
陈怀素只觉得下腹一阵剧痛袭来,紧接着便看到身下渐渐出现了红色血迹。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血状物被排了出来。
亲眼目睹这一幕后,陈怀素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稍稍安定下来。
经过短短二十多天的休养调理,陈怀素的身体逐渐恢复如初。
虽然脸色仍略显苍白,但她已经能够像以往一样下地干活儿了。
就在她以为与唐英之间的那段纠葛就此画上句号时,命运却再次跟她开起了玩笑。
在一个寻常无比的清晨,一声清脆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了田野上的宁静——唐沐泽毫无征兆地降生了。
陈怀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小腹平平的自己竟然会生下一个孩子!
这个突如其来的孩子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将她彻底击懵了。
她脚步踉跄,神情恍惚地抱着孩子,缓缓走回家中。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轻飘飘的,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