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冬日,宛如一头冷酷的巨兽,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席卷大街小巷,似要将世间万物都裹挟进它那冰冷的怀抱。铅灰色的天空沉甸甸地压着,仿佛随时都会落下一场冰冷的雪,给这座古老的都城再添几分寒意。
李文贵端坐在书房之中,四周的空气仿佛都被这严寒凝固。
他眉头紧锁,目光死死地盯在手中徐谓送来的密信上,信纸上的字迹仿佛化作了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双眼。
黄河修桥工地那令人发指的贪腐恶行导致人命案,背后就是几个家庭的悲剧,这事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人命关天的大事,竟被工地负责人与当地官府沆瀣一气,瞒得密不透风,这等行径,实在是天理难容!
在后世的时候,面对这样的事情,他只能键盘发泄下;可穿越之后,此时此刻的他,却是有足够能力来干涉这个事情的。
很明显,如果李文贵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富二代,那他可能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
而如今的他,却是有的。
李文贵并没有立刻行动,倒不是因为天色要黑了,更因为如今的他,经历多了,也更稳重了。
他深知,商业的繁荣昌盛,需如大厦般建立在公正廉洁的基石之上。一处的腐败若不及时遏制,便如同毒瘤一般,极有可能在整个商业版图中肆意扩散。
后世时候,他就通过新闻看过,后世不少的大企业成立几年之后,就有不少内部腐败案爆出来。
有的是官府查过去发现的,也有的,是企业内部发现的。
有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案例是,某宝的店小二级别的职工,只因为手中有一点点的审核之权,竟然就以此捞了上亿非法收入之多!
有这样的例子在,李文贵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自家那些经营有些年的作坊——书社、蜂窝煤坊、钱庄等等。
这些产业,皆是他和陈景行等人合伙搞出来的心血结晶。
一般来说,他只是负责战略,构思,发明等等,具体的做事,都是陈景行那边抽调人手负责的。
两人合作之下,几乎半年一个作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坊规模越来越大。
本来的话,他也不会过问,一直在忙着点新的科技树。但是,黄河工地死人案,却还是让他开始不得不关注具体的运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人员日益繁杂,谁又能保证,各作坊中,其中没有类似的腐败暗流在悄然涌动呢?
思索良久,李文贵猛地一拍桌子,下定决心,趁这次的事情,全面过一次各作坊。
于是,第二天一早的时候,他便 前往陈景行的府邸。
陈景行是李文贵媳妇的爷爷,年事已高,如今已经不怎么具体管事了。
但是,名下的那些作坊,都是李文贵当初和陈景行一起搞起来的。因此,李文贵决定作坊内部反腐,还是要和陈景行先沟通下的。
毕竟具体做事,管事的,很多都是陈家的人,或者是陈家招聘的人.
李文贵踏出房间,寒风扑面而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裹紧了身上的裘袍。
他并没有马上上马车,而是抬头看天。
雪已经停了,但是依旧是个阴天。也不知道辽东和朝鲜那边的天气情况如何?
这个时代,没有天气预报,根本就无法知道远方的情况。
希望出征军队能顺利吧!
这么想着,李文贵才快步走向马车出发。
马车缓缓行驶在街道上,车轮碾压着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在说着什么。
陈府门前,护卫的刘德福早已先一步敲门。李文贵下车之后,便能径直朝府内走去。
陈府管家匆匆迎出来,一眼便瞧见了他,赶忙笑脸相迎,恭敬说道:“衍神公,您可来了,老爷正在后院的暖阁里呢。”
陈家名下的作坊太多,陈景行虽然儿子孙子多,但也都撒出去了,因此,陈府显得略微有点冷清。要不然,李文贵来访,都轮不到官家来迎接。
此时,李文贵见了便微微点头,脚步匆匆,神色凝重,丝毫没有往日的从容,往暖阁而去。
他踏入暖阁,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陈景行正悠闲地坐在榻上,手中翻阅着一本古籍,脸上带着惬意的神情。
对他来说,这辈子算是活得值了。
一个女儿是皇后,一个孙女嫁给了财神,本人因为女儿封爵,可以说,荣华富贵都不缺了。
要说唯一的遗憾,就是女儿竟然无法生育。
不过有时候他也想过,如果女儿能下儿子的话,说不定会和财神交恶。以财神的能力,说不定生了儿子反而是祸事。
所以,这样也好!
陈景行,算是很满足眼下的日子!
此时,他忽然看见李文贵进来,微微一愣,立刻放下古籍,起身相迎,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文贵,今日怎么有空过来?瞧你这神色匆匆的,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李文贵在陈府肯定是不用通报的,管家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去迎接李文贵,并不需要先来陈景行这边禀告。
李文贵神色严峻,径直走到椅子前坐下,深吸一口气,说道:“爷爷,出大事了。黄河修桥工地闹出了人命,可那帮黑心的家伙却和当地官府勾结起来,把这事捂得严严实实。徐谓昨日给我送来了详细消息,里面的贪腐情况,简直触目惊心!”
说着,他将手中徐谓给的资料递给陈景行,眼中满是愤怒与忧虑。
陈景行接过资料,原本轻松的神情瞬间凝固。他逐字逐句地看着,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愈发阴沉。
看完资料后,他重重地将资料拍在桌子上,怒喝道:“这等恶行,简直是丧心病狂!这帮人眼里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百姓的死活!”
如果不是李文贵找过来,如果不是李文贵的态度很明显,他可能不会表现得如此愤怒。
此时,李文贵见他如此,便郑重地说道:“爷爷,我寻思着,黄河工地能出这种事,咱们那些经营多年的作坊,像书社、蜂窝煤坊、钱庄等等,说不定也有类似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