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南北防线的问题,姜勤这次的视察行程才算正式的结束。
通过这次视察发现了一些问题,可能放在平时是小问题,但放在和小鬼子打仗的时候,任何的小问题都极有可能被放大成大问题。
因此自从姜勤视察过后,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这两支边军便开始了自己的整改。
整改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第1集团军的营地内,士兵们正紧锣密鼓地修补着防御工事,沙袋被一筐筐运来,加固着战壕边缘。
指挥官们穿梭其间,指导着如何更有效地布置地雷带和狙击点。
第2集团军的训练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在进行着近身格斗和枪械快速更换弹匣的训练,汗水与泥土混杂,每一张坚毅的脸庞上都写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夕阳下,两支军队的整改景象交相辉映,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他们将更加坚不可摧。
......
原城,八路军总部。
老总从第九战区两次和日军的作战中,总结了许多的经验。
经过内部的商讨过后,老总决定给姜勤发去一封电报,寻求和第九战区打通防线,和姜勤合作建立起一块坚不可摧的敌后根据地。
“老总,电报已经发过去了,就等这小家伙会话了,你说他会答应吗?”
左参谋好奇地询问道。
尽管上一次在袭击莲村火车站的时候,两支队伍一起合作过。
但上一次日军大举进攻第九战区的防线时,八路军派过去的三个团却没有参加正面战斗。
老总的脸上平静无波,喝了一口水笑道:“急什么,这个小家伙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指挥官,他能明白我们的意思。”
老总自然是看出了第九战区目前备战的想法,那就是一年后想日军发起全面的反攻。
而想要发起大规模的反攻,姜勤就必须得和他们合作。
晋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乎着一年后反攻的左翼安全。
只要八路军能够如磐石般坚守住左翼阵地,将第九战区的左翼防线打造得固若金汤,那么,那些嚣张跋扈的小鬼子,他们的覆灭便如同夕阳西下,终将迎来那不可逆转的黑暗,成为板上钉钉、毋庸置疑的事实。
叶参谋此刻也紧锁眉头,脚步匆匆地凑到了老总身旁。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焦急与期待,仿佛有千言万语亟待倾诉。
“老总,您看,咱们精心部署的三个团,此刻正置身于一个极为微妙的境地。
他们如同三颗钉子,深深嵌入敌我势力的缝隙之中,既是对敌的威慑,也是自我生存的考验。”叶参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提及李云龙,这位以勇猛果敢着称的将领,他的名字总能激起一阵阵热血沸腾的共鸣。
他不止一次地通过密电,以他那特有的直率与迫切,向总部请求进一步的行动指示,渴望能够突破当前的限制,将根据地拓展得更加宽广,为抗日事业赢得更多的空间与资源。
李云龙的请求,如同烈火烹油,让这紧张的氛围更加炽热了几分。
然而,面对这份来自前线的热切期盼,老总的神色却异常坚定,没有丝毫动摇。
他猛地一挥手,声音如同惊雷,在狭窄的作战室内回荡:“不行!当前他们所处的防区,虽看似孤立无援,实则乃是我晋地八路军与第九战区之间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
一旦这条线被狡猾的日军所控制,那将是我们无法承受之重,整个战局都可能因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老总的话语,字字珠玑,句句掷地有声,仿佛是在为在场的每一个人敲响警钟。
他深知,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较量中,每一个决策都需慎之又慎,每一个行动都需精准无误。
战争的残酷,容不得半点差池,更不允许有丝毫的意气用事。
此刻,作战室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水成冰,每个人的呼吸都显得格外沉重。
但在这份沉重之中,每个人都知道,正是有了这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坚守阵地、冷静判断的将领与士兵,民族才能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
这个时候,电台兵突然站起身,语气激动的说道:“老总!第九战区司令姜勤回电了!”
老总一改刚才的沉稳,脸上有担忧也有期待。
“快念来听听!”
电台兵不敢托大,拿起那份破译好的电报朗声道:“多谢八路军对第九战区的信任,姜某人深知晋地对于整场战局的重要性,对于联合巩固防区一事我代表第九战区答应了,不过具体的防务事宜还要再仔细推敲。
不过为了表达我第九战区的诚意,决定给予驻防在我第1集团军周围的三个团的八路军部队,给予一个日军甲种师团的武器装备!”
念完电报,电台兵察觉到了三双炽热的目光在盯着自己。
“好,好,好得很啊!这个小家伙真会给人惊喜!”左参谋笑道。
左参谋的笑声在作战室内回荡,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那动作中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他的目光如同火炬,照亮了周围人的脸庞,仿佛要将这份喜悦传递给每一个人。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仿佛在描绘着未来的胜利蓝图。
他的声音激昂而充满力量:“有了这批装备,我们的战士们将如虎添翼,让那些小鬼子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华国军人!”
说着,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光芒中既有对敌人的仇恨,也有对胜利的渴望。
老总想到过姜勤会同意合作,但没有想到姜勤出手如此的大方,竟然直接给了他们一个甲种师团的武器装备。
这可是一个甲种师团的武器装备啊,不仅有炮、轻重机枪等八路军急缺的重武器,更重要的是运输能力。
左参谋则看的更远,他说道:“老总,你看这一个师团的武器装备除了一些重炮咱们留下一部分,其他的就留给那三个团去分吧?”
常申凯只给了他们八路军三个师的编制,而李云龙他们三个团是属于编制外的,因此武器装备包括兵员都靠自己补充。
而怎么补充,答案很简单,就是从鬼子那里抢。
姜勤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给他们日系的武器装备,便于他们在战场上缴获后就可以直接使用。
只是这三个团撑死了满打满算也就才五千人,可这一个甲种师团的武器装备至少可以装备2.5万人的军队。
还有很多兄弟部队甚至四五个人都分不到一支枪,有了这些武器装备他们在敌后战场就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让小鬼子继续头疼。
然而,老总却一口拒绝了。
“这样做不妥,小家伙答应给的一个师团的武器装备,是想让这三个团发展壮大,为日后的反攻的时候能够成为一支奇兵,所以除了炮兵部队外,其他的都不动!”老总的话透露着不容商量的语气。
老总的眼神坚定如磐石,他缓缓扫视了一圈作战室内的众人,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直抵灵魂深处。
他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星辰点点,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期待与希望。
“我们要的是精兵强将,而非分散的乌合之众。”
老总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作战室的每一个角落。
他转过身,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每一次敲击都像是敲在了众人的心上,“这批装备,要让它们成为最锋利的刃,关键时刻,直插敌人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