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给慕九辞包扎好伤口之后,也迅速的给他诊脉,只见他眉头紧皱,满脸忧色道,“失血太过严重,元气大伤,脉象紊乱得厉害。”
话音刚落,慕九辞的身子便止不住的轻颤,紧接着就闭上了双眼,身体也慢慢滑落。
苏木急忙扶住慕九辞,帝王见状焦急的想坐起身来,却被白无尘制止了,“陛下不可,你的身子刚刚有了气色,经不起折腾。”
帝王闻言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焦急的喊道,“快将他扶到旁边的软榻上歇息。”
帝王都已经发话了,苏木也不再耽搁,小心翼翼地将他扶到软榻上歇息。白无尘则是赶紧将早就熬制好的汤药,端到软榻边上,喂他喝下。
喝过药之后,慕九辞颤抖的身体才慢慢恢复平静。苏木仔细查探着他的脉象,眉头紧紧蹙起,他之前竟然没有发现,慕九辞寿数有损,若提前发现他还能帮他延长寿命,可经此一事,算是彻底无望了,事已至此,他只能起身向帝王行了一礼,“陛下,慕将军身体极其虚弱,怕是无法轻易挪动,还望陛下恩准,允许慕将军在此疗养。”
帝王闻言,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能和瑾儿共处一室,他真是求之不得,于是他急忙说道,“慕爱卿是为了救朕,身体才虚弱成这样的,朕又岂能不应允,刘福,传朕旨意,让宫中的侍婢小心侍候着,若有差池,小心她们的脑袋。”
刘福闻言,急忙下去吩咐,他可是知道慕将军的真实身份,陛下现在可是将慕将军看的比他自己还重,若是真有不长眼的,伺候不用心,未央殿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帝王又接着对苏木说道,“苏神医,朕的私库中有很多珍贵药材,待会儿让刘福带你去挑一挑,凡是对慕爱卿有用的,通通都取出来。”
苏木见帝王对慕九辞如此上心,心中微微有些暖意,也不枉慕九辞拼了性命也要救他。于是他躬身行礼道,“多谢陛下赏赐,慕将军确实需要药材温补。”
紧接着他又说道,“慕将军已无性命之忧,只需要好好将养就可以,在下再给陛下请个脉吧。”
帝王点了点头,伸出手让苏木诊脉。苏木凝神探查片刻,脸色稍霁,“陛下体内的毒已清除了大多半,剩余的这些,只需要用药物慢慢清除即可,只是陛下中毒已久,已然亏空了身子,还需要慢慢将养,切记不可劳累,自即日起,陛下需要静心养性,忌喜忌悲忌惊忌怒。”
帝王听了苏木的话,苦笑道,“朕身居高位,诸多事务缠身,怕是难以做到静心养性啊。”
苏木正色道,“陛下,您的龙体关乎天下苍生,切不可大意。否则慕将军的苦心,则功亏一篑啊!”
帝王闻言深吸一口气,他闭上眼睛沉思,良久才睁开眼睛,“也罢,朕的这条命是慕爱卿救的,的确不应该糟蹋。”
接着他转头看向侍候在旁边的刘福公公,“刘福,传朕旨意,八皇子聪慧敏达,志虑忠纯,恭顺有加,宽厚仁慈,且其处事果决,明辨是非,于朝堂诸事,多有独到见解,朕观其才具,堪当大任。今特命八皇子监国理政,代朕处理万机。”
帝王对于此事也是深思熟虑的,之前就想过让老八代他监国,只是没来得及下旨就毒发了,之后又发现了慕九辞竟然是他的瑾儿,他就不想让老八监国了,如今瑾儿身体虚弱,自己也不能劳累,只能委任老八了,其他的等他身体好了再做打算。
第二日早朝,文武百官早就早早的等候在大殿里,就连平时极少上朝的晋王也来了,他杏眼微眯,一直在思索那封信是如何出现在他的书桌上?是何人给他的书信,究竟有什么目的?信中所写的内容是否属实?
他今日上朝,一是想是否能拉拢慕九辞为他所用,二是证实一下皇兄的身体是否真的有所起色。
早朝钟声敲响,晋王等的两个人都没有出现,只见刘福公公手捧圣旨缓缓而来。
刘福公公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近来龙体欠安,八皇子聪慧敏达,志虑忠纯,恭顺有加,宽厚仁慈,且处事果决,明辨是非,于朝堂诸事多有独到见解,朕观其才具,堪当大任。今特命八皇子监国理政,代朕处理万机,望众臣尽心辅佐,不得有误。钦此!”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百官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惊讶,有的则暗自揣测。晋王的脸色微微一变,原本他打算试探皇兄身体状况,再伺机而动,如今这道旨意却打乱了他的计划。他看了一眼对面的南宫辰,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怨毒,绸缪了许久,竟然为他人做嫁衣了。
南宫辰站在朝堂之上,神色恭谨,却难掩眼中的激动与志在必得。他出列跪地,声音洪亮,“儿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重托。”
南宫辰接过圣旨之后,大臣们一拥而上,纷纷向他道贺,言语中满是讨好之意。南宫辰一一含笑回应,心中却在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以晋王为首的一些大臣却纷纷将刘福公公围住,晋王满脸忧虑的问道,“刘福公公,皇兄的身体究竟如何了?本王甚是担心,可否让本王前去探望一番?”
刘福公公陪笑道,“陛下身体并无大碍,只是需要静养,所以晋王的心意,老奴会传达给陛下,探望还是免了吧。太医吩咐过,不让人打扰。”
晋王眯了眯眼,心中有些摇摆不定了,以皇兄服用的那些毒量,暗说早就该油尽灯枯了,可一思及昨夜收到的那封信,心中又有些忐忑不安,加之今日慕九辞也不曾出现,他更加拿捏不准皇兄如今究竟是什么情况。
而另一边的南宫辰,虽然已手握监国之权,却也在猜想父皇此时的身体状况。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今日的早朝并未见慕九辞的身影,加之昨晚慕九辞深夜入宫的行为,让他心中不免多了几分疑虑。
南宫辰打发了身边的那些大臣,快步走出大殿,打量四周无人后,悄然来到了冷宫。
没过多长时间,一个小太监就急匆匆的赶来了,看到冷宫里的人,急忙跪地行礼,“见过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