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徐惠
几人无语,齐王这一本正经办事情的样子,真是学都学不来。
我们刚回来就要开始忙碌,您却去逛平康坊?
“表兄,您也注意点身体啊。”
李承乾带着几分调侃,半开玩笑地叮嘱。
“嗯,我心里有数。”
程处默很想拒绝,但看到齐王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还是算了吧。
齐王可得罪不起,不就一趟平康坊吗,我去。
几人走后,王夜还真去给徐惠那小丫头准备礼物了。
将王府印制好的所有书籍都带了一份,又去储备仓找了些小孩子喜欢的。
面见大唐第一才女的仪式感拉满。
问清楚徐惠被安置的院子,一进门就见一名妇人在院落里收拾。
“您是齐王殿下?”
这人他并不认识,更不会是庄子上的人,那就只能是跟随徐惠一起来的了。
“不错,你是谁?”
“奴是徐小娘子的奶娘,方才巧儿主管吩咐过了,说殿下会来看望徐小娘子。”
妇人解释完又觉不妥,恭敬的行了一礼:“奴给殿下请安。”
“嗯,她在里面?”
“是,殿下快请。”妇人前头引路,到门口时冲里面喊道:“徐大娘,齐王殿下来了。”
王夜嘴角一抽,自己是来探望五岁女童的,这大娘...
很快屋内传来一声清脆的呼应:“知道了奶娘。”
小徐惠快步从卧房跑出来,见到传言中的齐王殿下,明亮的眼眸闪过一丝明显的欣喜。
小小的个子快走几步,随后行了一个标准的福礼。
“洛阳县丞徐孝德之女徐惠,给齐王殿下见礼。”
“免礼!”
“谢齐王殿下。”
眉头轻皱,不应该是高平徐氏吗?
徐惠的父亲一直都是个八九品的小官,有点文采,墓志铭上说的是颇为委屈。
不过其夫人姜氏却一点没留情的揭穿,就是养不起家,被迫出仕,结果仕途不顺,隋朝时任职的虚职连个品级都没有。
徐惠介绍自己却带着其父的名字,而徐氏又是个没落户,很难不让他多想。
她才五岁,应该没这么多心思,那就是有人指点?
“闻听你自幼聪慧,本王甚是欣喜,你可愿意在此学习。”
“家父常言,齐王殿下乃当世大才,将红薯推广至万民,不为谋取钱财,此乃大善之举。”
徐惠脆生生地说道,声音稚嫩却透着坚定:
“蒙恩得入王府,习文进学,此乃惠之至幸,感恩无已。”
小小年纪的她,面对齐王,不卑不亢,言行举止间尽显有礼有节。
王夜暗自思忖(大善人?呵!)
这些话可不像是出自一个五岁小孩之口。
不过他面上却始终保持着和蔼的微笑,循循善诱道:“这些话,都是谁教你的?”
“惠自幼随父习文,些许卖弄、让齐王殿下见笑了。”
说着,小徐惠十分谦卑地再次行了一礼,动作娴熟,仿佛久经习练。
“你年纪这么小就离开父母,可曾想家?”
王夜继续问道,试图从她的回答中探寻更多真实的想法。
徐惠却眨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始终不卑不亢。
“初时离家,慧心中确有不舍。”
“可一想到能在此饱读诗书,向齐王殿下求教,此乃人生幸事。”
这五岁小丫头还跟自己谈上人生了?王夜哭笑不得。
至此,小徐惠给他的感觉就是成熟,太成熟了。
若真是天性如此则罢了,如是她的父母因为其入王府学习,就想攀关系....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因其父亲善政,离世的时候百姓还给他立过碑,让承乾提携一点也没什么问题。
但这种提携不会太过,史书中徐惠那弟弟也是该科考科考,并没受到特别的优待。
其父最多也就是官跳四级,因出身太低,跳四级也不过五品。
怕就怕她那带点虚荣的母亲乱来,教徐惠一些不好的东西。
不过看向一直注视自己的小徐惠,自己或许想多了,以后她可是归王府教。
“既然你喜欢读书,本王为你准备了一个书房,安心在王府学习。”
“若有不习惯之处,可来找本王。”
“谢殿下厚爱,惠记下了。”
“晚些时候会有和你同龄之人过来带带你,以后你随她们一起上学。”
听闻齐王将一切安排得这般周详,徐惠内心欢喜,那张小小的脸上,不经意间绽放出纯真的笑容,总算有点小孩子的童趣。
“嗯、嗯嗯。”她忙不迭点头的样子有点可爱。
至此他已经没有了探究下去的欲望,日后如何还得看如何培养。
相信这一世的她,会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随着王夜离去,不一会就有侍女搬过来大量的书籍。
还有毛绒玩具,洗漱用品等。
小徐惠睁大眼看着得到的一切新东西,等侍女交代完奶娘离去。
她终于忍不住兴奋的欢呼一声,拿起这个看看,拿起那个看看,
最后爱不释手的抱起一个小白熊娃娃,冲其奶娘炫耀:“奶娘、你看。”
奶娘微笑着,眼中满是宠溺。
“看到了,大娘万不可辜负齐王的心意,这王府一应用度可超出本家太多了。”
小徐惠对齐王很是崇拜,不止是父亲推崇的原因,也因为红薯很好吃,她喜欢。
所以也喜欢将红薯毫不吝啬赐予百姓的齐王殿下。
“我知道的,以后我好好学习,定不让齐王失望。”
“这我倒是放心,咱家大娘最是聪慧。”
.......
当天傍晚,他就和长乐,城阳,巧儿说了一声,对那小徐惠多照顾一番。
长乐听到只是个五岁的小才女,很是爽快的应了下来。
小城阳表示今晚就要带她一起玩,他也没拒绝。
毕竟小徐惠再怎么心性成熟,也只是孩子罢了。
这么小离家生活,有玩伴一起会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