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准备阻击洛阳援兵
唐军大营。
刘绍正在观战台上面,用望远镜观察函谷关攻防战的战况。
副元帅张信,以及一些军团长也同样如此。
现如今唐军之中,常建新直接从现代时空交换过来的军用级望远镜,只是配属到营长一级。
不过常建新提供了制作望远镜的原理,以及一些大块的玻璃材料,让大唐工匠自己制作了一部分。
常建新对古代时空这边,一直都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非迫不得已,他不会提供那种,一旦失去他的帮助,古代时空这边就完全无法制作出来的东西。
古代时空这边大唐自己的工匠制作出来的望远镜,虽然很粗糙,能看清的距离也远没有现代军用级望远镜那么远,但毕竟是会自己制造了。
而且性能是否能比得过现代军用级望远镜,这并不重要。
一件器物最主要的不是他有多么先进,而是能否比敌人拥有的更先进?
何况,古代时空这边压根就没有望远镜这种概念。
无论大唐的工匠制作出来的望远镜有多么粗糙,都是敌人根本没有的东西,天然便在观测这一方面,碾压了敌人。
大唐自己的工匠制作出来的望远镜,则是配属到‘排’一级。
现代时空。
常建新在市中心高层大平房,靠坐在客厅大沙发,一边吃着干果零食,喝着二两五粮液,一边借助古代时空刘绍的视角,观看函谷关的攻防战。
相较于刘绍需要通过望远镜来看函谷关攻防战,常建新则可以直接拉动视角到函谷关近距离呈现,他看到的比刘绍用望远镜看到的更广,更清晰。
看到函谷关羯族守军陆续砸出一罐罐火油,焚烧一辆辆唐军大型攻城器械。
“算上撞击城门的攻城冲车也被焚烧,我军七辆大型攻城器械,已经有五辆着火了。”
“估摸着函谷关羯族守军,将近一刻钟能焚烧一辆大型攻城器械,最多再有两刻钟,七辆大型攻城器械便会全部着火。”
常建新的声音传入刘绍的耳朵里。
“我们的计划是耗光函谷关内羯族守军准备的火油,羯族人不知道大唐可以大量制造包钢皮大型攻城器械,所以准备的火油数量必然有限。”
“函谷关羯族守军看样子没有任何经验,而且这么久也没有人意识到单纯凭借火油焚烧,太过浪费火油。”
“我估摸着,就是焚烧五辆大型攻城器械,函谷关羯族守军便砸出来不下七百斤火油!”
古代时空,刘绍沉吟了一下,回应道:
“焚烧五辆大型攻城器械,函谷关羯族守军应已经用了八百五十斤左右火油,回回炮应该也砸毁了一部分,现在函谷关羯族守军损耗掉的火油数量,必然已过千斤。”
做为古代时空这边的人,当年晋阳城以一座孤城防守近十年。
整个天下,其实都没有比刘绍、刘琨、赵斌、张信四人守城经验丰富。
刘绍通过望远镜,看到函谷关羯族守军砸出来的瓦罐,估测大小,猜测每一个瓦罐应是装两斤重的火油。
守军也需要时刻计算自己具体用了多少火油,具体还剩下多少火油。
为了方便计算,定制装火油的瓦罐的时候,往往也是按照半斤或者整斤的数量。
比如装一斤半,或者装两斤,就算是能装两斤一两的瓦罐,一般也只会装两斤,方便计算。
刘绍的猜测很精准,函谷关羯族守军用来装火油的瓦罐,便正好是每一个瓦罐装两斤火油。
既然今日的目标是先耗尽函谷关羯族守军的火油,而后争取进入破城。
刘绍自然专门安排人去数函谷关羯族守军具体砸出来多少罐火油,他根据计数的唐军士兵报上来具体多少罐火油,直接算出八百五十斤左右这个数量。
“火油这玩意,如果对付普通全木头制作的大型攻城器械的话,十几斤就足以焚毁一辆,一天时间了不起消耗几百斤。”
“函谷关羯族守军肯定没想过一天时间就有可能用掉几千斤的量,我估摸着他们顶多准备了两三千斤,按照三千斤计算吧,再多也应该不会多多少。”
常建新跟刘绍闲聊,把自己想到的东西,都顺嘴说了出来。
其实,如果不是刘绍正在观战台观战,周围有大量唐军将领,不远处也有大量唐军士兵,太多人目光看着,常建新还打算顺手给刘绍也送一杯酒,几包零食过去。
今日攻城战,持续的时间不会短,毕竟要耗光函谷关内就在守军库存的火油,估计都得至少两个时辰,一直这么干看着,精神上很容易疲惫。
刘绍点了点头,认同常建新的猜想。
“传令,提水上去灭火!”
刘绍觉得是时候了,便下令一队早已经做好准备的唐军士兵出动。
这队唐军士兵,每个人都挑着两个木桶的水,冲向函谷关城下,
准备朝几辆已经着火的大型攻城器械泼水。
用水泼灭火油的火,除非有超大量的水,至少不是单纯用木桶挑的水能做到的。
之所以刘绍还做这样的安排,目的是为了引诱函谷关羯族守军继续砸出来更多数量的火油,加剧他们库存火油的消耗。
果然,当唐军士兵拿着水往着火的攻城器械上面泼。
水洒到包在木头部件表面,已经被烧得非常烫的钢皮的时候,滋滋的大量水蒸气冲天。
哪怕水无法直接将剧烈燃烧着的火油泼灭,但十几桶水泼上去,也让火油燃烧起来的火焰,有那么一小会猛然减弱了一下。
城墙上,函谷关羯族守军将领大惊。
“快,这几辆唐军攻城器械,每辆再砸十罐火油下去!”
在此命令下,羯族守军士兵不得不暂缓对付唐军第六辆攻城器械。
而是又往正在燃烧中的五辆唐军大型攻城器械每一辆都再次砸过去十罐,总共二十斤火油。
这一下子又多消耗了羯族守军一百斤火油。
……
……
值得一提的是,唐军第一辆被焚烧的大型攻城器械,烧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包在钢皮里面的木头开始被烧红的钢皮烫得大量冒烟。
用不了多久,这辆大型攻城器械就将被完全烧毁。
如果细算的话,函谷关羯族守军为完全焚毁唐军一辆大型攻城器械,前前后后砸下来了足足两百斤火油。
纯靠火油焚烧,两百斤左右才能完全焚毁一辆大型攻城器械!
大约又拉锯了一刻钟时间。
第一辆大型攻城器械已经被烧得开始倾斜,已然相当于完全被焚毁。
第二辆大型攻城器械也开始有大量的烟从钢皮缝隙冒出来,距离被完全烧毁也不久了。
这时,第六辆大型攻城器械也已经被函谷关羯族守军点燃焚烧。
城门楼与城墙上的羯族守军士兵,正在对付第七辆大型攻城器械。
与此同时,城门楼与城墙上活着的唐军士兵数量大大减少。
从最多的时候超过三十人同时活在城门楼与城墙上,到现在仅剩九个人还同时活在城门楼与城墙上。
这九名唐军士兵之中,又有六人是在这第七辆大型攻城器械连接的城墙段,一方面对抗羯族守军士兵的围杀,一方面尽可能的护住这最后一辆大型攻城器械。
一旦这辆大型攻城器械也被羯族守军砸过去大量火油并且点燃,城门楼与城墙上还活着的唐军士兵,就将成为无源之火,将很快被羯族守军完全清除。
虽然已经在城墙上的六名唐军士兵,背靠着背,组成阵型牢牢守住这一小段城墙。
他们被羯族守军斩杀一人,身后攻城器械便也能相应的冲上来一个人补充,让他们的阵型能够在羯族守军的猛烈围攻下,始终保持六个或者七个的数量。
但是他们也无法完全阻止羯族士兵往攻城器械上面砸火油。
毕竟陶罐本身的重量加两斤火油的重量,也就三斤多重的罐子,完全可以砸出十几二十米远。
唐军士兵仅能阻止一小部分,能让羯族守军花更多的时间才能砸出去足够多数量的火油罢了。
终究还是不可能避免这最后一辆大型攻城器械也被羯族守军用火油焚烧。
不过,羯族守军以为将七辆唐军大型攻城器械全部点燃,就能够暂时遏制唐军攻城,他们能集中精力清除城门楼与城墙上的所有唐军士兵,然后趁机调整一下部署,以及补充损耗的各类守城物资,那他们也是想多了!
只见距离函谷关城墙,大约一百米的位置,唐军士兵又推着几辆大型攻城器械到这个距离。
与此同时,函谷关城墙上,专门有一队唐军士兵,人手一件铁钩,钩住已经被焚烧到完全没有救的第一辆大型攻城器械,往外拖拽,为新推上来的大型攻城器械腾出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拖走底部已经被烧坏,无法继续利用来攻城的大型攻城器械主体之后,原先的位置,仍有火焰在燃烧。
是那些浸润进泥土里面的火油还没有烧干净。
不过只要城门楼与城墙上的羯族守军,不再额外砸下来新的火油,仅凭浸润在泥土里面的火油,过不了一会便也会熄灭。
城门楼与城墙上的羯族守军,当然不可能直接往没有大型攻城器械放置的土地上面直接砸火油。
毕竟一罐火油两斤重,砸在地上也就只能浸润两三个手掌宽的土地罢了。
函谷关羯族守军有再多火油,也不可能这般浪费,更何况他们其实没有多少火油,现在的库存已经下降到不足两千斤了。
城门楼与城墙上的羯族守军将领,已经察觉到了唐军的算盘。
想要靠着源源不断上来替换的特殊大型攻城器械,把他们库存的火油消耗光。
“唐军究竟制造了多少辆这种所有部件都包了铁皮的大型攻城器械,除了已经在城墙下的这七辆,到底还有多少辆?”
羯族守军将领脸色非常阴沉。
他们其实想不通,为什么唐军能制造出来这么多辆这种大型攻城器械,唐国才有多少地盘,多少人口,凭什么有能力制造这种大型攻城器械。
现在眼见的已经有十辆了,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如果后面还有十辆,那么函谷关内库存的火油,怕是还真会被很快耗光。
距离城墙现在还有八九十米位置,唐军只是新推上来三辆大型攻城器械,更多的大型攻城器械现在才刚从大营准备往外推,所以城门楼与城墙上的羯族守军将领还看不到,他们现在直接看到的只是十辆。
其实,唐军足足制造了三十六辆所有木头部件全部包钢皮的大型攻城器械,甚至如果有需要的话,唐军还能制造更多。
毕竟当初常建新可是足足送了三卷,每一卷都足有十八吨重的一毫米厚钢皮过来。
一辆大型攻城器械了不起用三四百斤,那些钢皮全部用完,足够唐军制造出接近三百辆大型攻城器械。
总之,函谷关羯族守军完全焚毁一辆,唐军就替换一辆上来,就这么一直耗下去。
唐军从早上六点钟正式开始攻城,现在不过七点多钟。
距离今天晚上天黑,还有足足十一个小时。
现如今算上回回炮摧毁的,已经耗掉了函谷关羯族守军一千多斤火油。
接下来就算函谷关羯族守军意识到不能仅凭单纯的火油来焚烧唐军这种包钢皮大型攻城器械。
能从需要两百斤左右火油才能焚毁一辆,降低到只需要一百多斤,甚至一百斤左右。
那么函谷关羯族守军剩下的火油,也绝对不可能撑得到下午!
“射!”
“不要再节省箭矢,必须阻止唐军扒开已经烧毁的攻城器械进行替补!”
函谷关羯族守军主将意识到,照这种情况下去,他手握七千四百多守军士兵,三十万支箭矢,三千多斤火油,以及其他砖石、檑木等大量守城物资,却可能连一天时间都守不住。
这让他咬牙切齿,又惊惧万分!
原本三十万支箭矢,也是需要省着一些来用的。
毕竟两百多名弓箭手,平均几个呼吸时间就能射出去两百多支箭矢,如果丝毫不节省的大量使用,一天时间可能就会用掉超过十万支。
可现在他顾不得那么多了,如果函谷关连一天时间都有可能守不住,那么箭矢省着来用又有什么意义?不如直接放开了使用。
……
要说,为什么函谷关羯族守军主将,既然意识到函谷关在他手上有可能连一天时间都守不住,那他为什么不立刻派人传讯去洛阳城,请求大将军石虎支援?
这是因为他觉得这种事情太耻辱了。
如果他手握如此多的守城资源,守着函谷关这样的关隘,面对仅五万多敌军的攻击,竟然才刚开始不到一个时辰,就派人往洛阳城禀报说以唐军的攻势,他有可能连一天时间都守不住。
他的名声还要不要?
大将军如何看待他?其他将领如何看待他?
他在整个羯赵帝国,岂不是成为废物无能的代名词?
他的未来将黯淡无光!
所以哪怕意识到现在这种状况,他有可能连一天时间都守不住,他也必须要赌一赌。
或许唐军没有多少辆特殊大型攻城器械呢?
只要唐军的特殊大型攻城器械数量,不能迅速将函谷关内库存的火油全部耗尽,后续唐军以普通大型攻城器械攻城,十几斤火油他就足以焚毁一辆,三四百斤火油他就能撑一天。
等后续情况真正危急的时候,再向洛阳方面告急请求支援,他便不至于显得那么废物无能。
“咻咻咻!”
城门楼与城墙上的羯族弓箭手,不再有任何制约,大量使用箭矢。
原本这些羯族弓箭手,只是在城池攻防战刚开始那会,一下子射出去三四千支箭矢,后面两百多名弓箭手便分散开来,各自对敌。
瞄准目标精准射箭,尽可能减少箭矢的消耗,一刻钟时间也就消耗一千多支箭矢。
现在重新大规模,大范围使用,两百多名弓箭手,每名弓箭手平均三四个呼吸时间便射出去一箭,相当于三四十个呼吸时间,便会消耗掉两千多支箭矢。
一刻钟时间足以消耗一万多支,哪怕函谷关内库存三十万支箭矢,这样子的消耗速度,怕是也就只够一天时间所用。
城墙下,唐军弓箭手更加不在乎箭矢的消耗。
当初刘绍可是通过常建新足足订购了五百万支塑料箭身,大唐的箭矢库存,绝对比整个羯赵帝国的箭矢库存都要多得多。
双方都不惜消耗的疯狂使用箭矢。
唐军弓箭手抛射到城门楼与城墙上的箭矢,对羯族守军士兵杀伤力有限,一百支箭矢未必能杀伤三五人。
羯族弓箭手依靠在城门楼与城墙上占据地利优势的往下射,箭矢穿透力更强。
不过唐军士兵身上盔甲防护能力强大,一百支箭矢同样未必能伤亡两三个唐军士兵。
羯族守军想要依靠大量箭矢,便阻止唐军士兵用铁钩扒开已经烧坏的大型攻城器械,为新的大型攻城器械腾位置,自然是不可能的。
“嘭!”
第一辆新的大型攻城器械,也是一辆攻城塔,终于还是替代了已经被烧坏的第一批第一辆大型攻城器械,抵近到函谷关城门楼,上方梯子连接函谷关城门楼。
“杀!”
一队唐军士兵通过这辆大型攻城器械往函谷关城门楼上面冲。
这一辆相当于是唐军的第八辆大型攻城器械。
说起来,这第八辆大型攻城器械新推上来的时候,原先的第七辆大型攻城器械也已经被羯族守军给点燃了。
原先的第二辆大型攻城器械,这个时候也已经烧坏了。
同样被唐军士兵用铁钩子拉开,腾出位置。
与第八辆大型攻城器械相隔仅仅三四分钟时间,第九辆大型攻城器械便也替代了原先的第二辆大型攻城器械,顺利抵近在城下,上方梯子搭在了城墙上。
唐军士兵第二批新推上来的是三辆大型攻城器械,最后一辆也准备替换原先的第三辆大型攻城器械。
不仅如此,唐军士兵此时又已经从唐军大营之中,再次推出第三批四辆大型攻城器械,随时替换第一批其他几辆也快要被烧坏的大型攻城器械。
“唐军难不成真有二十辆以上这种特殊大型攻城器械?”
城门楼上,羯族守军主将看着第三批从唐军大营推出来的表面也是银色的包钢皮大型攻城器械,脸色铁青,目光惊恐。
他之前打算赌一赌,唐军顶多有十一二辆这种特殊大型攻城器械,现在看状况,可见的就已经十四辆了,有很大概率还有。
照这种情况,函谷关内库存的三千多斤火油,可能连半天时间都撑不住!
函谷关羯族守军主将脸色变幻莫测,他想继续赌,赌唐军未必真有二十辆以上这种特殊的大型攻城器械,可他也不免有些害怕自己赌输。
函谷关羯族守军主将这一犹豫,时间便又过去了半个时辰左右,时间来到上午九点多钟。
此时,唐军士兵将第五批,五辆包钢皮大型攻城器械推出大营,缓缓向函谷关城门楼与城墙靠近,算上第四批的四辆,眼下可见的便已经有二十三辆了!
超过二十辆就足以压垮函谷关羯族守军主将的心理防线,现在可见的便二十三辆,而看上去唐军好像仍然还有更多。
与此同时,羯族守军士兵的伤亡数量也超过了一千三百人。
一旦函谷关内库存的火油全部耗尽,无法再焚烧唐军任何一辆大型攻城器械,唐军士兵能肆无忌惮的以七辆大型攻城器械同时抵近函谷关攻城。
那么函谷关羯族守军伤亡速度绝对会大大增加,之前半个时辰可能只伤亡三百多人,到时候七八百人都未必扛得住。
“立刻传讯往洛阳告急,请求大将军支援!”
函谷关羯族守军主将咬牙传令。
他终于不敢再继续赌下去了。
虽然现在他派人去告急,说以唐军现有的攻势,函谷关自己可能连一天时间都守不住。
但也总好过真的守不住,轻易便真的丢失了函谷关这么重要的关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