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看了看两翼还在进行的战斗说:“可以保留大御所在关东的封地,并释放德川秀忠。继续战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请大御所收兵吧。”
德川家康抬起一把扇子摇摆几下,德川家康后阵立刻传出信号。大久保忠邻看到德川家康后撤的信号,立刻带着部队和郑松徐弘基脱离接触,开始缓缓后退。
王鼎也派出使者让丰臣军后撤退出了和本多忠胜的战斗。这场战斗大概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
但是为双方留下了将近三万人的伤亡。王鼎赶紧派冲锋队清理战场,救助伤员,顺便把德川军丢在战场上的一万多支火绳枪也全部捡了回来,德川家康看着明军清理战场,也没有派兵进行阻拦。
下午的时候德川家康带着本多忠胜,大久保忠邻等十几个德川军大名来到了王鼎的营寨,表示臣服。
众人见到王鼎之后,由德川家康带着众人对王鼎施礼。
德川家康也看到了坐在王鼎一侧的丰臣秀赖和浅井茶茶也上前施礼。
双方似乎没有一点芥蒂似得,热情的很。
丰臣秀赖依旧面无表情的说:“欢迎征夷大将军日后到大阪城做客。”
说的德川家康一愣,又看了看浅井茶茶,然后微微一笑说:“恐怕不行了,我没有尽到规劝倭王的责任,我已经答应夏王,会陪着倭王到北京赔罪。似乎关白大人也没有尽到规劝倭王的责任啊,不如和我一起去大名的京城向大明天子赔罪吧!”然后德川家康又把目光转向王鼎。
王鼎也是哈哈大笑,说:“也好,秀赖就去大明看看我大明的风华也好!”
王鼎对这位德川家康深表佩服,一句话逼得丰臣秀赖浅井茶茶不得不一起去北京了。
王鼎今天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其实完全可以彻底消灭德川家康,但是如果真的消灭德川家康,按照德川家康的武力,王鼎必须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大明的士卒至少还得减员一到两万。
既然德川家康主动投降了而且主动献出了大量的封地,也承诺天皇降为倭王。还有去北京谢罪。那么王鼎征伐倭国的目的也就达成了。留下德川家康也不是不行。
而且如果王鼎处死了德川家康,那么丰臣秀赖和浅井茶茶就成了唯一的倭国之主,丰臣旧臣又那么多,整个倭国石高总数有两千多万石,养个五六十万武士一点问题都没有,当年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时候,就曾经动员了三十万武士。说实话就算五六十万头猪都不好抓啊,何况是拿着武士刀和火枪的人啊。
万一丰臣秀赖或者浅井茶茶有点其他想法,难道到时候王鼎再来倭国搞一次征伐吗?
不如防患于未然,王鼎同时留下德川家康和丰臣秀赖两套系统,让他们共同统治倭国,谁强大了就打压一下,谁弱小了就扶持一下。
这样两家都必须依靠王鼎的扶持,王鼎可以左右逢源,用最小的代价统治倭国。
最后经过王鼎,德川家康和丰臣秀赖三方协商。
名古屋周边地区作为夏王在倭国的行在。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后罚没的将近一千万石的土地(含小早川秀秋的五十五万石)都归夏王所有。由夏王委任官吏进行管理。
德川家康继续担任大御所(德川秀忠继续担任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原来关东的二百六十万石的土地被削减到一百二十万石,但是被削减的一百四十万石土地王鼎并没有拿走,而是用来安置这次被剥夺土地的东军大名。所以不算违约。
丰臣秀赖的后代可以世代继承关白的位置,另外他的封地由原来大阪城的六十五万石增加到一百二十万石。经过这样的调整丰臣家就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德川家了。但是丰臣家那些在关原之战中失去封地的大名和高级武士王鼎就不管了,他们又没有为王鼎出力。让浅井茶茶自己操心去吧。
毛利辉元封地恢复到六十万石(关原之战前是一百二十万石),上杉景胜封地恢复到六十万石(关原之战前是一百二十万石,)。两人虽然都来了鹿儿岛参战,但是在九州几次战役中表现不佳。所以王鼎只是给他们恢复了一半的封地。
但是加藤清正在追击德川家康和小仓城之战中立下大功,所以他的封地由十二万石增加到十八万石。
岛津家由于没有参与追击德川家康,也没有参加小仓之战,而且王鼎来倭国的原因就是是因为岛津家派出的武士骚扰了大明沿海。
但是岛津家在岛津义久的劝说下反正后,参与了围攻本多忠胜。
所以最后王鼎只罚没了岛津氏二十万石的封地,给他们保留四十万石的封地,但是鹿儿岛城以及周边地区,以后归大明所有。
经过三方商议,规定以后倭国所有大名产出的石高需要向夏王奉献百分之三十。作为夏王在倭国驻军的费用。
日后倭国的政治体系就是丰臣家和德川家各自统带自己的小弟为夏王这个新主服务。
王鼎在和德川家康谈好条件后才知道,最终促使德川家康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投降的原因是他的后院起火了。
福岛正则、浅野长政和真田昌幸都重新升起了丰臣家的旗帜,而且三人已经进军江户了。
福岛正现在是广岛藩主,两年前,1602年德川幕府进行检地,福岛正则领地石高为51万5800石。他是宁宁一手养大的,现在是丰臣旧臣中实力最强的。但是这个人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就是他在关原之战前支持德川家康,那些丰臣嫡系才跟着加入东军的。但是这个人历史上结局很不好,在丰臣秀赖和浅井茶茶死后,被德川秀忠随便找了个理由收回了五十万石的封地,最后忧惧中病死。
浅野长政本身领地不多只有五万多石,可是他的儿子浅野幸长领地多达37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