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后,鱼汤炖好了。
小乞丐们闻到了鱼汤的鲜香味,纷纷咽起口水来。祝威从破烂的木柜里拿出有破损一摞碗,将鱼汤盛出来,先递给年龄小的孩子们喝。
由于碗的数量不够,大家只能轮着喝。先让年龄小的那些孩子喝,再让年龄稍大些的少年们喝,最后是祝威喝。
大家并没有因此争抢,都耐心的等待着年龄小的孩子喝完。等他们喝完后,祝威将碗再舀满鱼汤,递给年龄稍大些的少年们喝。
轮到祝威的时候,锅里只剩些熬剩的鱼骨渣了。祝威没有嫌弃,重新往锅里添了些水,等水沸腾后,将锅里的鱼骨渣连同水一起倒入碗里,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原本饥饿难耐的小乞丐们,在喝下鱼汤后,都露出满足的笑容,开始围着祝威嬉戏打闹着。
祝威温柔的看着围着自己玩闹的弟弟妹妹们,心里感觉十分幸福。他印象里自己从小就是孤儿,“祝威”这两个字不知被谁刻在了他的双臂上,大概率是他的生身父母刻的。
一开始他不知道双臂上刻的是“祝威”二字,以为是自己哪一天不小心磕伤的。直到七年前,他来到了这里,这里的好心人告诉他,他胳膊上刻的是“祝威”二字,他索性就把这两个字当作自己的名字。
在他印象里,这群小乞丐中,有一大部分是跟随着他来的。他想不起来他们为什么要跟着自己四处流浪,总之在他的记忆里,一直有一群比他小的弟弟妹妹们陪他流浪着。
他也曾问这些弟弟妹妹们为什么选择跟着他,这些弟弟妹妹们大多数回答的是跟着他走有安全感,一小数人回答的是因为跟着他走的人多,集众人之力,活下去的希望会更大一些。
他们现在所住的破旧的房子,是张医师之前住的房子。七年前他们刚流浪到这里时,张医师可怜他们,把房子腾出来让给他们住,自己和家人住在医馆里,让他们不再风餐露宿。后来这里的百姓们又捐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品,包括补满补丁的被褥、有些破损但还能将就着用的锅碗瓢盆、各种布料做的褪色的旧衣服……
祝威当时就决定要在这里长久的生活着,报答这里热心善良的百姓们。在得知这里的百姓经常遭受地方官员的欺压,被征收沉重的赋税,导致这里的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后,他自悟了一套棍法,苦练了五年,然后独自一人力挑一队官兵,打到了那个官员的家门口。
那个地方的小官员被祝威暴揍了一顿后,便被拖到众人面前,要求他当众开口说减轻赋税,再也不会欺压这里百姓们。那个地方官员无奈,哭着按照祝威的要求去保证。从此,这里的百姓们过上了相对小康的生活。
这里的百姓们很感激祝威,便对祝威和他的丐帮弟弟妹妹们关爱有加,帮祝威把房子补好,虽然房子看上去还是很破旧,但不再漏雨了。
祝威想让丐帮里的弟弟妹妹们学些知识,私塾的陈教师便单独为丐帮的孩子们腾出一间房屋,原来就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白天学习,丐帮的孩子们晚上学习。
张医师很喜欢祝威,曾当着众人的面表示,若是丐帮的孩子们生病受伤,他愿意免费为他们医治。其他的百姓也时常给丐帮的孩子们送好吃的好用的东西。
祝威为了表示感谢,愿意免费帮这里的百姓们忙。比如今天王大婶家需要翻新一下旧房子,祝威会带着一部分弟弟妹妹们来帮忙;李大爷耕种需要帮忙,祝威也会带着一部分弟弟妹妹们来帮忙……祝威和他的小丐帮在这里深得人心,而他们也很喜欢这里的百姓。
虽然如此,丐帮一百多人,也不是每天都能吃上饭,有时间碰上天气不好,一连下一个多月的雨,祝威便穿戴上当地百姓送给他的斗笠蓑衣,去挖些草根带回来熬汤喝,不让丐帮的弟弟妹妹们饿死。
祝威习惯性在吃完午饭后小憩一会儿,原本在他周围嬉闹的孩子们见状,便悄悄的离开房屋,到外面玩耍起来。
今日午后的阳光正好,祝威感受到春日阳光的温暖,微笑着进入梦乡。梦里,他看到了一位穿着白衣裙的美少女朝他跑来,然后抱住他,吻上了他的鼻峰。
祝威猛地惊醒,他环顾四周,看到有的弟弟妹妹在屋外玩耍,有的在午睡,没有人发现他突然惊醒,便暗自松了口气,心里嘲讽自己可真是在大中午做着白日梦。
祝威起身,准备去医馆看看那位被他钓上来的白衣少女怎么样了。
……………
张医师在给白衣少女一勺一勺的喂药,这时祝威走了进来,张医师看了一眼白衣少女,又看了一眼祝威,笑着说:“你来帮我喂药,药柜里的草药不多了,我去上山采药,差不多傍晚就能回来。”
“好。”祝威爽快的答应下来。
张医师将药碗递给祝威,祝威接过药碗后,张医师起身去背药蒌,随后离开了医馆。
祝威轻吹着药匙里的汤药,将汤药送到白衣少女的嘴边,看着眼前的白衣少女的样子,祝威忽然有些出神。
眼前的白衣少女,肌肤胜雪,吹弹可破,宛如羊脂白玉般细腻温润,带着婴儿肥的圆嘟嘟的小脸显得她格外可爱,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捏;微蹙的双眉,小巧的鼻子,如樱桃般红润小巧的嘟嘟唇,让人产生想要保护她的欲望。
祝威看得有些出神,药匙里的汤药不小心流入白衣少女的鼻孔中。
“咳咳咳,咳咳咳!”白衣少女剧烈的咳嗽起来,祝威立刻回过神来,连忙用衣袖给白衣少女擦了擦流出来的汤药,结果擦完后,祝威发现白衣少女的脸上被抹上了一些灰,显得有些滑稽。
白衣少女被呛醒,她缓缓的睁开眼睛,看到了神色有些慌张的祝威,疑惑的问道:“我这是在哪里啊……”